如果黎安明沒記錯的話,等朝廷再次把目光投向西南,就是四川永寧宣撫司奢崇明在重慶殺官起事的時候。
“什么辦法?仔細說說。”聽到黎安明的話,黎文海和程林相互看了一眼后便問道。
黎安明聳了聳肩,說道:“擴軍備戰!反正各軍民府的軍餉都是用屯田來抵的,而現在的衛所兵幾乎已經廢了,沒什么戰力,真的發生戰爭的話,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自備糧餉再重新招募一支軍隊。”
“哪有那么容易啊,先不說朝廷方面會不會同意,光是自備糧餉這一條就夠嗆,最重要的是,這一切的前提是西南將要大亂的情況下才能進行的。”聽到黎安明說的辦法,黎文海、程林二人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由黎文海開口說道。
“西南將要大亂這是必然會的的,不說各種苛捐雜稅,光是每年征收遼響的增加這一項就能逼反很多土司了,跟別說還有各種剝削。”黎安明見狀想也不想的分析道:“現在不過就差一個時機而已,而這個時機也快到了。”
“什么時機?”聽完黎安明的回話,黎文海、程林二人異口同聲的問道。
黎安明聞言指了指北方,說道:“宮中那位的身體情況想必您二位已經知曉了吧?”話沒說明,但想必他們已經明白了。
黎安明可記得很清楚,明年將會是一個很奇幻的一年,先是七月二十一日萬歷帝駕崩,接著八月初一泰昌帝登基,然后九月二十六日在位僅二十八天的泰昌帝駕崩(八月二十八日托孤吃仙丹),緊接著就是天啟繼位了,可謂是三個月換了三皇帝。
聽到黎安明這么一說,黎文海二人先是一愣,接著臉色便有些沉重了起來。程林嘆了一口氣說道:“是啊,我這次進京見到陛下,發現他已經病入膏肓了,如果陛下真的......,那看來我們是得早做準備了。”
“老爺,夫人說可以吃午飯了。”正在這時,管家黎荃從外面走進來說道。
黎安明聞言一愣,抬頭朝屋外看了看,這時估摸著已經是下午的兩三點了吧。
飯桌上,黎安明見到了自己的舅娘程陶氏,不過沒見到他未來的大嫂。他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來今天程林一家是路過遵義,所以特意的上門來坐坐。
飯后,兩家人又聊了沒一會兒,程家人便告辭離開了,走時黎安明同樣也送給了他舅娘一面巴掌大的鏡子。
“鏡子做出來了?”等他們離開后,程蕓迫不及待的問道。剛才她見黎安明隨手就送出兩塊價值兩千多兩銀子的鏡子,她就已經猜到什么了。
黎安明笑著點了點頭,沒有說什么,而是對喜鵲說道:“喜鵲,你去找人幫我把剛才讓你放回院子的東西搬到這里來,哦,對了,記得留兩塊在院子里。”
“好的,公子!”喜鵲歡快的應了一聲后,便和程蕓的丫鬟青竹一起去搬東西了。
“父親,娘,東西我已經做出來了,具體的您們問荃叔,基本都是他在張羅的。”見她們離開,黎安明笑著解釋了一句。
“老荃,說說,那玻璃鏡子的成本如何?”程蕓兩眼放光的問道。
黎荃聞言想了想回道:“回夫人,老奴大體的算了一下,因為所有礦石都是自家開采的,所以算下來成本不到一兩銀子,就算運到南直隸去,每塊的成本也才一兩銀子的樣子。”
“這么便宜!?”聽到黎荃的介紹,黎文海、程蕓頓時驚訝得張大了嘴巴。
“還不僅如此,少爺還燒出了一種叫水泥的東西,那是修路建城的利器,比起三合土來成本要低了不少,并且比之更加好用。另外就是,少爺還改進了幾種瓷器的燒制方法,現在燒出來的瓷器已及好太多了。”黎荃如數家珍一樣的把黎安明的功勞說了一個遍。
其實瓷器的事是黎安明順手為之而已,當時他只是把后世的幾種瓷器燒制方法扔給了瓷窯的主管,讓他們自己研究,沒想到的是,那些匠人僅僅只是花了兩天工夫,就燒出了新的瓷器。
沒一會兒,喜鵲就帶著人把幾面鏡子抬了過來。沒意外,當程蕓見到那一米多高的鏡子時,兩眼放光的驚叫了一聲,就連黎文海也驚訝得合不攏嘴。
“娘,這些鏡子就交給你分配了,反正我給府中的每個女眷都準備了一面,到時你看著給就是了。”黎安明見狀笑了笑說道。
他們家女眷還是挺多的,除了黎安明娘、二娘、小娘以及黎小雅、黎小妹外,黎安明還給每個丫鬟也準備了一面梳妝鏡。
傍晚,當黎小雅和黎小妹回家見到各種房間里的鏡子時,府中又是免不了一陣雞飛狗跳。
..........
一夜無話,第二天事情就比較多了,黎安明和黎荃二人分別帶著人馬投入了各種工作。
由于前兩天招募工匠的動靜,吸引來了長江沿岸的一些流民,所以這些流民得安置好;工坊區的準備工作也比較多,各種工匠還得繼續招募,最重要的武器作坊也要快速的建立,所以,一時間擺在黎安明面前的各種大事瑣事一大堆。
黎安明頓感人手緊張,堪用的也就只有黎荃這個老仆人而已,其他的如吳洋要守護工坊區的安全,而林皓目前也只能跑跑腿,喜鵲就不用說了。
而黎荃除了要負責派人尋找礦藏外,還得要籌備著去南直隸販賣玻璃及相關的采購事項,所以他也無暇分身。
所以各種瑣事只得黎安明自己來了,首先將流民中的人進行分工,將工匠分離出來,不過令黎安明欣喜的是,流民中竟然發現了十幾個鐵匠。這些人以前在長江沿岸討日子,前兩天聽說這里在招募工匠,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往這里來了。
一番詢問后才知道,他們原本是軍中的匠戶,至于為何流落至此,黎安明也懶得了解。其中有幾個好像還是威遠衛下的一些千戶所的匠人,不過黎安明是來者不拒,統統都收下了。
所以黎安明直接把這十幾個人分到了鐵匠鋪去了,不過工坊區的鐵匠鋪還在建設中,所以只得打發他們去了黎文海買下的鐵匠鋪里,算是前期打磨吧,并調了幾十個青壯負責擴建那個鐵匠鋪。
由于鐵料什么的都不缺,所以黎安明準備讓鐵匠鋪開始打造長槍,作為他即將成立的新軍前期訓練的武器。他的要求是槍桿要長達四米,原鐵匠鋪管事周鐵匠和其他幾個鐵匠商議了一番,設計出了一種重四兩多的槍頭。
長槍的造價很低,幾乎是兵器中成本最低的幾種之一,黎安明按照自己將要招募的兵丁人數,準備先讓他們打造兩千把,至于那些不會打造兵器的鐵匠,則讓他們打造農具。
不管在什么時候,鐵匠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黎安明讓這些鐵匠多招學徒,帶出一個會打造農具的鐵匠賞銀一兩,帶出一個會打造兵器的鐵匠賞銀三兩,達到一定數量還有額外獎勵。
而鐵匠的工錢分為五等,最次學徒,一月工錢一兩,會打造一般的農具則晉升為四等,一月工錢二兩,會打造兵器的工匠為第三等,一月工錢四兩,能熟練打造兵器的為二等,月工錢五兩,二等鐵匠能提出改進生產工藝的,則晉升為一等,月工錢十兩,再按照改進的工藝重要程度賞賜銀兩。
黎安明將條例一頒布,鐵匠們士氣大振,明代匠戶地位低下如同奴隸,很多時候連飯都吃不飽,上官把材料給貪污了,還得他們自己出錢補,生活簡直就是豬狗不如。
不過在這里顯然不需要擔心那些問題,工錢不僅豐厚,還包吃包住,只要努力干活就能過上不錯的曰子。這些鐵匠所求的不正是那樣的曰子嗎?
除了鐵匠外,黎安明這幾天還招募到了一些木匠、泥瓦匠等各種工匠。他都是來者不拒,正好他現在是用人之際,泥瓦匠、木匠之類的正好用來幫著建設工坊區。
至于那些沒有一技之長的流民,除了一些被他招工了以外,其他的他就交給了黎文海,反正軍民府一直都在招收各地來的漢民。幾千萬把流民,對整個遵義軍民府來說,只是毛毛雨,隨便劃塊地就可以安置了。
不過想要平地恐怕就很難了,有道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這便是貴州地區最好的形容了。
來的幾千流民中,一半是老弱婦女,青壯達到半數。流民中青壯的生存幾率更高,因此才能達到這樣的比率。何況這些人以前一直在長江邊上討生活,青壯肯定不少。
這幾天黎安明和黎荃都很忙碌,由于缺少人手,所以只能自己上陣。目前并不缺少流民,急缺的卻是行政管理人員,也就是文化人。
“看來得抓緊時間自己培養人才了,像這樣什么都自己上陣,遲早會被累死的。”一忙起來就是四天過去了,好不容易得以休息下來的黎安明不由得嘀咕了一句。
“少爺,我這邊都準備好了,您看我什么時候走?”而經過幾天的準備,黎荃也已籌備妥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