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欽宗捫心自問,自繼位以來,自己哪一天不在兢兢業業地謀劃朝廷大事?何曾偷懶過一天?為了社稷江山,自己可謂殫精竭慮,鞠躬盡瘁!可是,老天為什么不長眼?為什么要這么冷,要下這么多雪?宋欽宗眼前忽然又閃現出守城士兵的身影。他們凍得渾身發抖,手指都凍僵了,幾乎無法握住兵器,有人甚至凍得昏倒在雪地里。
宋欽宗脫掉鞋襪,走出大殿,赤腳跪在雪地上。他祈求蒼天開恩,停止下雪,趕快晴朗而溫暖起來吧。
雪仍然在下,但好像在漸漸變小。宋欽宗覺得,蒼天似乎真的有些感應。他回到大殿,再次下詔:一定要想辦法給守城士兵多運送一些木棉襖去,一定要想辦法讓士兵感到溫暖。
于是,前往城墻上運送慰問品的官員與民工絡繹不絕。他們不僅給將士送來了各種物品,也帶來了皇上對他們的深切關切。守城將士皆感動的流淚,他們紛紛表示,不拍苦不怕累,誓死捍衛東京城。
因為各地勤王軍始終不見蹤影,宋軍為表現出敢戰之勇氣,自圍城以來,時常派衛士下城向金人挑戰。每次出戰便是數百人,雖然也獲取了不少金人首級,可自己也付出了損失過半的代價。那三萬守城衛士,是戰斗力比較強的守城主力,可此時已有數千人陣亡。其余守城部隊,都是些臨時組織起來的民兵,戰斗力與紀律性都較差。
金軍自攻城以來,重點一直放在城東南一帶。因為這一帶城墻比較低矮,防御設施比較薄弱。金人一直持續不斷地在用木柴、泥土等雜物,填埋護龍河。河南岸已被他們堆成土山,他們逐漸向河北岸蠶食。
其中,有兩座城樓最接近護龍河,情況也最危急。一是惟字號城樓,一是乃字號城樓。每當金人運土填河,向這兩座城樓推進時,守衛在旁邊與附近的七八座城樓上的宋軍,便爭先恐后地發射箭矢與砲石,每次發射都數以千百計。可是,絕大部分都沒射中金人,往往虛棄。這時,如果有人膽敢站出來制止,則眾人一定會指他為奸細,一起將他殺死。宋軍參加射擊者人數很多,每次射擊結束,大家都要求獎賞。給賞官雖然口頭答應,但就是不辦,戰士們很不滿意。
等城上宋軍射擊結束,金人便又開始在砲矢掩護下,繼續填河,繼續向城樓推進。
城上櫓樓等設施,多為金人砲矢所毀壞。修繕每一柱每一枝,都需要用厚賞才能招募到匠人,因為風險很大。有的匠人剛登城不久便中砲,被擊碎頭部;有的被流矢擊中,整個身子貫穿在柱子上。現在,人們皆害怕丟命,無論賞賜多厚,都沒人愿意登樓施工。守城將領不得已,只好逼迫匠人登臨修繕。
這時有人建議,可以用磚石壘壁,來代替修建樓櫓。這樣施工比較簡便,一樣可以發揮防御作用。將領們接受了這個建議。
潤十一月十四日,雪止天晴。盡管寒風依然刺骨,但宋欽宗仍興致很高。他覺得,或許真是自己的誠意感動了蒼天。他再次穿上鎧甲,又要登城視察,慰問守軍。這次登城,他有兩個想法:一是想等天黑后,令隨身衛兵們下城與金人交戰一番,借此考驗一下衛兵,戰勝者賞金帛;二是想考察一下砲兵情況。
宋欽宗首先來到戰況比較激烈的東水門,即通津門,慰問并安撫日夜守衛在這里的軍兵與百姓。然后,他冒險登上城樓。他要親自觀察一下城外金軍情況。忽然,他發現城外護龍河已被金軍填埋了一半還多,他很震驚。他問守御提舉官李擢:“這是怎么回事?”
李擢原任中書舍人,此時擔任南壁提舉官。他每天都吃住在城樓上,不過,他將自己坐臥之處修建的如同晏閣賓館一樣豪華。他每天在此與僚佐們飲酒烹茶,或彈琴或歡笑,時醒時醉。守御使孫傅、王宗濋與宰相何栗,都知道這個情況。但他們沒有一人過問,將士們莫不扼腕嘆息。本壁統制官何慶源,曾向李擢報告道:“敵人以木板壘橋渡河,橋將成矣。請像北壁那樣,在城下用鞾車弩施放火箭射擊洞屋,使敵軍洞屋不能藏人,則橋不成也。”可是,李擢不采納,致使護龍河被金軍逐漸填埋,即將被填成一座橋。
當初,劉延慶守御此門時,曾將一捆捆松脂放在鐵盆里,點著后懸掛在城樓上,火光照徹城外。同時加強守備,一旦發現金人渡河,便箭砲俱發。因此,金軍始終不能到達城外。可是,等到李擢負責守御南壁之后,守備廢弛,有時夜不燃火,城外一片黑暗,故金軍乘機加緊填河。
宋欽宗得知實情后大怒,當即下令免去李擢職務,并“推勘遠竄”,令田灝代之。
這時,有個將領跑過來奏捷道:“剛才砲兵發射了一砲,正中一名金人金牌將領,可能是王汭。”過了一會兒,又有人前來報告說:“被擊中的是金人謀臣劉安。”
陪同宋欽宗視察的何栗、孫傅、王宗濋等大臣,以及眾將官都很振奮,互相道賀。宋欽宗這才轉怒為喜,下令以武功大夫官職與金帶,賞賜監砲使臣。
宋欽宗問劉延慶:“劉守御使,你看事勢如何?”
劉延慶回答道:“大臣說城不可破者,皆欺罔朝廷。今日之事,可謂危矣。”接著,劉延慶又說道:“大臣只知向陛下奏捷,未有遠慮。大抵守御獲勝,也僅能自保。一或不勝,則如之何哉?何賀之有?”
宋欽宗一聽這話,心情頓時又憂郁起來。
正在這時,有個大臣匆匆跑來,向宋欽宗奏報道:“陛下,金使蕭慶又進城來了。”
宋欽宗一聽金使又來了,當即決定暫停視察,趕緊回宮。他令莫儔和高世賞,繼續擔任館伴使,先將蕭慶等金使安排到都亭驛,深入了解一下他們此次之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