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以北的長城則由陰山山脈西段的狼山,向東直插大青山北麓,繼續向東經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縣境。由尚義向東北經河北省張北、圍場諸縣,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向東南,終止于朝鮮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處。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墻,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御體系。尤其是,長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個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騎兵縱然破關而入,但只能對內地實施騷擾,而他們的后勤根本無法通過關口輸送進來,故而無法在內地立足、從而動搖中華帝國的根基。癬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這是長城存在的根本意義。
但秦始皇修建長城的根本原因并不只為了阻擋胡人,或者說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他統一天下后意氣風發,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了三皇五帝,于是給自己取“皇帝”稱號。他希望大秦帝國能萬世永存,便自稱“始皇帝”,后世的皇帝稱號以數字表達,從二世皇帝、三世皇帝到萬世皇帝,無窮無盡。
為了實現自己的宏偉目標,他需要解決兩大問題:一是要如何確保帝國的江山穩固,這樣才能千秋萬代;二是自己能不能永遠不老不死,與世長存。對于第一個問題,秦始皇連出五招。
第一招是“修馳道”,也就是修建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高速公路網”。
第二招是“去險阻”,也就是拆毀六國在險要之處修建的長城巨塹和城郭要塞。
第三招是“決川防”,也就是決通六國所筑阻塞水道的堤防,疏浚鴻溝,開鑿靈渠。
第四招是“銷兵器”,也就是沒收全國各地的武器,集中運到咸陽,鑄成大鐘和銅人。
第五招是“大移民”,也就是將天下豪富遷移到咸陽,數量多達十二萬戶。
顯然易見,這些措施都頗有成效。但這些還不夠,這些措施只能保證帝國永固,卻無法讓他一直看著自己親手建立的帝國成長,于是他還想追求長生不死,
大殿中內的場景便是他第一次召集接見六國方士的畫面,這次會晤之后,
韓終、侯公、盧生等人便奉命出海尋求仙人不死的奇藥。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巡視北方邊地時,出海尋藥的燕人盧生回來了,雖然沒有得到不死藥,卻給他帶來了一本仙書。
他打開一看,大吃一驚,因為書上寫有五個大字,“亡秦者胡也”。對這句話秦皇嬴政深表贊同,帝國的真正威脅并不是國內的六國余孽,而是北方的胡人。而且剛好這個時候,胡人趁著戰國紛亂之際強勢崛起,不斷侵擾大秦邊境,這次出巡的目的就是為了看看北方情況。秦始皇一想,覺得這五個字很有道理……
為了保證自己的霸業可以延續下去,也為了可以徹底擺脫胡人的威脅,在自己長生不老的時候可以坐穩江山,他認為無論修建長城多么的勞民傷財,也是必須要執行的于是,秦始皇下令蒙恬率三十萬騎兵北上出擊匈奴,攻占河套地區,把匈奴趕到更荒漠的北方。與此同時,為了長治久安,秦始皇還下令,把戰國時期秦、燕、趙三國的長城重新修繕,建立起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原王朝對抗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
正如剛剛上文提到的,以秦皇嬴政的雄才大略修建長城絕非只是為了單純的防守,長城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作用是作為跳板進攻胡人一路向西攻城略地,這是他為自己長生后提前打下的根基,修建通往六國腹地的馳道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六國的物資運往長城集結,一旦準備西進長城便不再是抵御胡人的堅固壁壘而是變成進攻西域的橋頭堡,那時候的長城將會成為大秦物資的中轉站也是所有秦軍的大后方。
在古代戰爭里面,限制軍隊攻城掠地的并非武力,而是后勤,是人總要吃飯,無論那個時代戰爭中后勤補給都是重中之重,在運輸力低下的交通不便的年代里,從秦國將物資運往西域短則兩三個月長達可能要半年之久,如此長的時間嚴重影響軍隊戰機,并且還要冒著被胡人切斷補給線的風險,一旦補給線被胡人切斷,那么前方的軍隊將會五糧可吃,長城的作用便凸顯的尤為重要,進可攻退可守,進則是秦軍最穩固的補給堡壘,退則是抵御外敵的堅固城墻!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亡秦者胡也”雖不假,但此“胡”非彼“胡”。他去世后,胡亥即位,是為秦二世,短短三年時間,大秦帝國便覆滅了……
更諷刺的是,胡亥不僅斷送了秦國,還斷送了他這個始皇帝……大殿中的畫面就像是一顆落入水中的小石頭,讓秦皇嬴政的記憶不斷泛起漣漪,當那些美好抑或遺憾的事情從記憶中閃過,執念就如同那頑固的水中礁石,逐漸付出水面,胡亥的無能,還有自己的慘死,讓秦皇嬴政再一次陷入到記憶的瘋魔之中,身上煞氣不斷涌出來,黑色摻雜紅色的煙霧仿佛狼煙一般將秦皇嬴政的身影淹沒,望著眼前滾滾如潮的煞氣,彼岸花面色凝重道:“不好秦皇嬴政入魔了……”
言崢那震撼的臉上寫滿費解,有些口舌不利索的說道:“我我我怎么看著有點像血戾呢!”
彼岸花接道:“沒錯,就是血戾,執念成魔,秦皇嬴政這是陷入到了自己的執念里面血戾的可怕你應該不陌生吧,你可以把現在的秦皇嬴政看成是一個鬼帝級別的血戾!鬼王級別的血戾都已讓地府頭疼了,鬼帝級別的血戾在陰界從未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