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竟然笑著對他說,剛才你愿為我赴湯蹈火萬死不辭,萬死不辭就不用了,現在寡人有件需要麻煩你。
李斯頓時誠惶誠恐,連說三個不敢,您是君來我是臣,有什么事情直接吩咐即可,那還用得著麻煩二字,隨后嬴政不好意思的對他小聲叮囑,讓他想辦法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韓非押解進咸陽然后秘密交給王宮護衛,剩下的事情他李斯就不管了,只要將韓非活著帶回來他就是大功一件,雖不能當場兌現,但嬴政保證會記在心中日后一并封賞。
聽到這個消息李斯如遭雷劈了一般傻傻愣在原地,嬴政許諾的封賞根本沒有讓他感受到一絲快樂,因為他滿腦子都被嬴政剛才的話所占據,聯想到之前嬴政臉上的奇怪表情,李斯不難猜出來嬴政這是有意放過韓非,可明明他都已經把話說到那種程度了,為何嬴政還會想著要留韓非一命!這點李斯絞盡腦汁也捉摸不透,若說韓非是嬴政私生子,韓非比嬴政年紀都大,這顯然對不上好,若說嬴政是韓非私生子,年齡上一樣對不上號,除父親能不斷寬容自己犯錯的兒子,李斯實在想不到其它理由能叫嬴政這般寬容韓非!
后李斯越想越怕,就害怕皇帝會突然反悔放人,不然他的一番話豈不是挑撥不成還會樹立了一個敵人。這個可能并非李斯胡亂臆想,他是有現實根據的,按照嬴政對韓非的態度來看,提解韓非回宮絕對不是要殺韓非那般簡單,若不然嬴政也不會讓他瞞著天下人秘密將韓非送回皇宮,那么答案只有一個,嬴政要雪藏韓非,讓韓非消失在大眾視野,這對韓非來說是一種變相的保護,韓非在宮中能受到的威脅有限,只要嬴政不殺韓非,就沒有人可以動手除掉韓非,接下來李斯似乎都可以預見到在日后的某一天韓非重新起復,被嬴政委以重任。
仿佛嬴政跟韓非才是真愛,他只是一個意外,如此一想,他就下定決心在嬴政還沒有改變主意之前就把韓非弄死,絕對不能給韓非一絲機會。隨后李斯假裝答應嬴政馬上就去安排此事,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將親自前往云陽提解韓非回咸陽。李斯離開咸陽宮之前故意對嬴政說,他旅途勞累,不堪連翻奔波,希望在家休息一日在前往云陽,感動不已的嬴政當即表示,李斯休息三天再動身也不遲,愛卿也是秦國重臣,身體累垮了,他這個君王也是心疼滴。
嬴政對李斯的態度非常滿意,并親自送李斯出門,李斯離開后便露出自己猙獰的獠牙,他要在韓非返回咸陽之前將韓非弄死,首先他要排除自己的嫌疑,他向嬴政主動提出要去云陽接韓非回來,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提供不在場的證明,洗脫自己本人嫌疑,從以為來看,李斯在秦國上下口碑還是不錯的,低調做人低調做事,為人辦事八面玲瓏,與他共處過的沒有說李斯壞話的,即便朝堂上他與韓非政見不合而交惡,私下里他任然主動登門拜訪韓非探討學問,這就給大家造成了一個假象,李斯人品不錯,雖然與韓非政見不合,私下里師兄弟二人的關系一如既往地和諧,君子之交淡如水,李斯在外面眼中算得上是“君子”。
這就是李斯的高明之處,也是他最為陰險的地方,早就給外界所有人都留下來一個良好印象,大家自然不會懷疑李斯去暗害韓非,這也是嬴政聽到李斯要親自前往云陽接韓非激動不已的原因,在當時嬴政的眼中這是兄弟情深,李斯擔憂自己師兄的表現,把韓非交給李斯嬴政無疑是放心的。
但他絕對沒想到,就是眼前這個讓他深信不疑的人,才是殺害韓非的真正元兇。
回到家中,李斯便暗中派遣心腹派前往去牢中送毒酒,韓非見到毒酒知道自己的命運會如何,但他不甘心死在異國,還是如此死法,他要求見皇帝,但李斯又怎么會給他這個機會,心腹來之前早就收到了李斯的明確指示,韓非必須死!
于是李斯心腹就命人按住韓非,強行將毒酒給韓非灌下去,之后又精心打理現場,偽造成韓非畏罪自殺的樣子。
李斯與嬴政會晤后的第二天,嬴政突然醒悟過來,韓非與李斯和姚賈之間存在矛盾,自己不能偏聽偏信,李斯說什么就是什么,讓李斯去接韓非在嬴政看來也是一步臭到家的臭棋,甚至都不應該讓李斯知道他要將韓非弄回宮的打算,最好是將李斯與姚賈一起瞞住!
現在走漏風聲,讓李斯知曉了他即將接韓非回宮的意圖,就算李斯沒有害韓非之心,但不能保證別人沒有,只要李斯將這個消息透露給姚賈……想到此處嬴政悔得腸子都快青了,一個勁得暗暗自責是自己害了韓非,立馬派人前往李斯府上查看李斯動向,在得知李斯還未動身之后。嬴政長舒一口氣,連忙派人前去獄中赦免韓非。當嬴政的使者到達云陽時,見到的已經是一具冰冷的尸體。
這可把嬴政使者給愁壞了,嬴政讓他前來是要他帶回一個活得韓非,現在韓非死得透透,雖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尸,但只帶會韓非的尸體依舊無法向嬴政交差,他回去跟嬴政說韓非畏罪自殺了,嬴政信嗎,別說嬴政不信,就連他自己都不信。
他是內侍與朝廷上的那些官員不同,他們上不得臺面,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嬴政底下的一群奴隸,生死全憑嬴政一句話。要當內侍首先要學會察言觀色,玲瓏剔透,什么該說的,不該說的,該看的,不該看的,都得收住咯,而且還要學會揣摩上意,那些心思瓷實點的早就都被殺了,能活下來的都有自己的本事,要不然他不能被嬴政排出來當使者,以他對嬴政的了解,那么冷酷無情的一人,對韓非再三容忍,說明韓非在嬴政心里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