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高俅被評為奸臣,但歷史上高俅不但壽終正寢,而且有三個兒子,都跟他沾光。其中兩個兒子一個叫高堯康,一個叫高堯輔。據宋會要輯稿卷七十九冊職官三十六的記載,高俅仿效蔡京提拔兒子的方法,把兒子高堯康由遙郡轉為正任,另一個兒子高堯輔由觀察使提拔為承宣使。
可見,高俅雖然官居要職,但也懂得自保。或許也是他的命好,這一輩子得了善終。
又或是這高俅雖然是個奸臣,但是不是小人也不確定。畢竟奸臣不等同于小人。在一個大腐敗的環境中,能獨善其身的人恐怕會很少的。
這可能就是破窗效應吧!
破窗效應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筑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筑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縱火。
一面墻,如果出現一些涂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后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這個現象,就是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也反應了人的一種本性,或者是從眾,或者是落井下石。
而這現在的大宋朝廷便好像是一扇破窗,高俅恐怕也是難以不那手觸及到以權謀私上了。
這樣看來,高俅的所作所為并沒有什么突兀的了,至少不是他一個人這么做。
但以正義的角度來看,高俅絕對是個奸臣,壞蛋。
有人單純地認為,高俅僅僅是因踢得一腳好球而得到皇帝寵愛以至平步青云。這未免小看了高俅。高俅不是
尋常之輩,在為官弄權上還是有些手段的,所以能居高位數十年而不倒。首先他乖巧善佞,對上司尤其是皇帝徽宗百般討好,迎合徽宗志大才疏,好名貪功的心理。
出身寒微的高俅何以后來會平上青云?他發跡的原因是什么呢?《水滸傳》中說他后來遇上了貴人,小王都太尉和內侄端王交好,小王都太尉派高俅到端王府送物,由此結識了端王嗎,也就是后來的徽宗,被端王看上,從此留在端王身邊。
這種說法是有依據的。王詵是宋神宗的妹夫,宋徽宗的姑夫,王詵雖然是堂堂駙馬,但卻是一個招蜂引蝶之輩,冷落蜀國長公主。公主后來郁郁而死,氣得神宗在公主葬后立刻將王詵貶謫。
不過王詵卻是一個丹青書法的好手,徽宗在潛邸時,就常與之切磋,關系很好。元符三年,高俅的人生因為一次偶然事件而發生了重大轉折,這就是與宋徽宗的相識。王詵與宋徽宗在等候上朝時期相遇,宋徽宗忘了帶篦子刀,于是向王詵借了一個,修理了一下鬢角。
宋徽宗用后對王詵說這篦子刀的樣式非常新穎可愛。王詵說我最近做了兩個,還有一個沒用過,稍后就派人給你送去。
晚上,王詵就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碰巧,宋徽宗正在園中踢毬,高俅便站在一旁看,露出不以為然之色。或許宋徽宗注意到了這個小廝的神情,便問你也會踢嗎?
高俅倒也年輕氣盛,回答說能。于是二人對踢,高俅拿出全身本領,將毬踢得如鰾膠粘在身上一般,甚合宋徽宗的口味。
宋徽宗大喜,當即派人傳話給王詵說謝謝你給的蓖刀,連同派來的人,我一起收下了。
至此高俅于是變成了還是端王的宋徽宗的親信。
更為湊巧的是,不久皇帝宋哲宗駕崩,端王幸運地被太后選中繼位,成了
大宋皇帝。而高俅這個搭上末班車的潛邸舊臣,也鴻運當頭,一下子從一個閑散王爺的玩伴兒,一躍進入了大宋王朝的官場。并且在官場中青云直上。
宋王朝在仕進制度上采用揚文抑武的政策,不過這是針對權力和威望而言的,武臣的俸祿和品級實際并不低。但既然文臣的地位占先,對其的要求也就比武臣高得多。
有宋一朝,擔任縣令以上的文官基本上都具有三考出身的進士資格,對于像高俅這般的閑雜人等,要想要擠入文官圈子是不現實的。而武臣體系相對望低權小但用人的資格方面比較低,升遷的伸縮性也大。
對于高俅這類人物來說,顯然是步入仕途的捷徑。不過宋朝的武官任用也有制度,沒有邊功,就不得為三衙的長官。
而宋徽宗為提拔高俅可謂煞費苦心,先讓高俅下放到基層,托給守衛邊境的大將劉仲武,以此來鍍金,為以后升遷打下基礎。
可見這高俅是深得宋徽宗的心了。
其實在正史中,高俅的記載并不算多,這很奇怪,因為一個太尉這么大的官職卻沒有列傳。并且對他的歷史評價含糊不清,也就是說他不算是個大奸臣。因為這種人物有自由發揮的空間,所以水滸傳就將他與童貫、蔡京和楊戩四人并稱為四大奸臣。
當然了,奸臣也罷,小人也好。這都是后世藝術作品和民間傳言的。不足以真的。
此時,劉慶看到高俅則是覺得這個人從氣質上看便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和那些市井之徒絕對不一樣。
高俅有一雙圓圓的小眼睛,好像是老鼠的眼睛,精精亮,里面透露著一股子的精明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