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吏只不過是立了小功,僥幸得最,焉敢有‘冠軍’之稱,這稱謂,是獨屬于冠軍侯的啊!”
等到了大將軍幕府中,獻上右谷蠡王首級后,任弘表現得十分謙遜,先前田延年在北闕說任弘堪比衛、霍,他這會就拼命吹霍光的老哥霍去病。
“霍驃騎何止是冠絕孝武一代,前追文景,后朔孝昭及今,冠絕五代人,上百年,真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任弘眼中仰慕之情倒不是裝的,只是霍光雖然心里受用,面上卻不吃這一套,只讓任弘將簡牘急報里沒法細述的戰事一一奏來。
這說來就話長了,任弘從下午時分,一直說到天色將黑,與趙充國在報功奏疏里大肆表揚任弘不同,在西安侯自己的自述中,除了交河之戰確實沒法推外,其余戰役里,他好似隱形了:
說及焉耆一戰,任弘猛夸金賞主動請纓來助他,靠的了休屠部壯聲勢,嚇得那個鬼父焉耆王投降。
日逐王庭,開都水草原一戰,對匈奴人和烏禪幕的窮追殺戮,也多是休屠部所為。
熱海山口一戰,更是靠了休屠部詐取。
赤谷城之戰就更不用說了,任弘詳細描述了金賞面對泥靡詐敗奔襲,臨危不亂,守住了中軍大旗,為大軍包圍泥靡贏得了時間。
如此一來,所有功勞都分了霍光的好女婿金賞一份,也不枉他為任弘拖住了泥靡的拼死一擊,如今還帶著休屠部,跟傅介子在烏孫受凍。
霍光聽著,心中不以為然,知道任弘是在故意抬舉金賞,自家女婿有多大本事,他還不清楚?金賞最大的能耐,便是會站隊,跟著任弘沾光而已。
后面的斬右谷蠡王一役,任弘則推功給趙充國、趙卬,雖然豬最后撞他身上了,但趕豬人難道就沒出力么?
除了大肆表揚友軍外,任弘還拼命拔高下屬,好似他是被眾人抬著才能立此功勛,換了誰為將都一樣。
任弘越是如此,霍光就越有一種感覺。
“任弘為人,確實不似吾兄去病,反而更像長平烈侯啊。”
這場五將軍伐匈奴,倒是和孝武元光六年初征匈奴像極,那次也是兵分四路,各自努力,最后三路或敗或無功而返,唯獨衛青至蘢城,斬首虜數百。好歹挽救了孝武皇帝的尊嚴,也讓主和一派不至于一邊倒。
此役亦然,戰后要總結的教訓是很多的,田順就不必說了,寧殺錯不放過,霍光對田廣明、范明友兩路失望至極,若西面兩路再戰敗或無功,輿情洶洶反撲,他恐怕要向天下人謝罪了。
幸而趙充國沒有讓霍光失望,穩而有勇,一舉打殘了右地,而任弘更獨樹一幟,霍光對他的判斷果然沒錯,猶如寶劍,一旦出鞘,必立奇功。不僅完成了救援烏孫的任務,保住了大漢的盟友,甚至斬獲四角王,這是一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事啊!
蒲類、強弩兩軍必須大書特書,而挽救了大將軍尊嚴的任弘,加封少了五六千戶,朝廷恐怕都不好拿出手。
更難得的是,此子還如此謙遜,頗似衛青為人仁善退讓,以和柔自媚於上,又喜歡讓功于下,所以衛青麾下出的列侯將軍很多,天下稱焉。
這樣的人,才能長久啊。
“可惜啊可惜。”
看著曬黑了一圈的任弘在面前侃侃而談,霍光又覺得遺憾了。
距離任弘拒婚已過去兩年,近來他女兒也年紀漸長,快要及笄了,夫人霍顯嘮叨著希望霍光給女兒挑個好人家——最好是做皇后!
其實早在劉賀在位時,霍顯就起過這心思,一心要做漢家外戚,只是霍光看不上劉賀,如今新帝繼位近三月,好歹超過了七十二天,霍顯又有了想法,常勸霍光將女兒送進宮里,入主未央。
“妾看這新皇帝不似昌邑王那般胡鬧,挺敦厚淳樸的啊。”霍顯就希望給女兒找個老實人。
霍光不置可否,但他心里對新帝確實十分滿意。
從即位后起,新帝便老老實實為孝昭服喪,對喪事無關的事一律不談,偶爾霍光讓人送重要的奏疏去給他過目,也是唯而不對,說凡事奏于東宮太皇太后即可,不必再往溫室殿送一回。
而平日里見了霍光,也恭恭敬敬,又不至于太過卑躬屈膝。
于是三個月過去了,君臣竟平安無事。
這讓霍光十分舒服,他不在乎皇帝聰明還是愚笨,只討厭他們拎不清胡來,霍光最脫離掌控的感覺,新帝分寸感把握得不錯,看來這段君臣關系,能夠維持長遠一些了。
但送女兒入宮為后一事,還是再等等看吧,反正新帝服喪期間不近女色,連嬪妃都不納,宮里就許婕妤一個人服侍。
在最后,霍光還細細詢問了烏孫的情況,解憂公主真不愧是漢家的女兒啊,連太后稱制這招都學會了,而大漢目前也是太皇太后省政,東西兩太后,倒是相映成輝。
至于解憂公主廢長子而立幼子這種事,霍光決定睜只眼閉只眼,大哥別笑二哥,廢立之事他做得,解憂就做不得?禮制不能太雙標,更何況再大的禮法,也大不過一個孝字。
聽說烏孫的新昆彌大樂,就被解憂做主,取了個“孝王”的名號,意義不言自明,到了來年,元貴靡還將入朝。
解憂公主想要在中原募一支兵的請求也當允許,但領軍者必須是忠于大漢的校尉。
只要解憂主政烏孫對大漢有利,長安便會絕對支持她。不過這樣一來,任道遠有這樣一位執掌西域大邦的岳母,他在朝中的話語權,恐怕是難以限制了。
等天色大黑,任弘終于告辭后,霍光只暗暗感慨,有些東西,他不得不給任弘了:
“朝中,要多一位雜號將軍了!”
隨著任弘攜右谷蠡王首歸來,補上了正旦大朝會最后一個環節:獻俘報功,振旅而歸都可以安排上了。
正旦大朝,這是漢家自高祖時起的慣例,主要是彰顯國家威儀,諸侯群臣,排列有序,從諸侯王到六百石官員依次奉賀,場面恢弘。
諸侯王當然沒法每年都來,但遇上新帝即位,第一年必召諸侯至長安,好歹認個臉熟。
太初之前是十月初一舉行,改制后變成了一月初一,對霍光來說,哪怕國庫打空了大半,這場大朝會也必須大操大辦,一來宣示新帝的正統性,使天下勿疑;二來向四夷和對戰爭持懷疑者顯示大勝,彰顯大漢國威。
隨著日子一天天臨近,諸侯們也差不多都集結于長安各王國邸了,這件事本該大鴻臚負責,但賢良文學叩闕一事后,韋賢罷官,當時霍光讓田延年代理大鴻臚之事,眼下便來稟報:
“大將軍,廣陵王和楚王到長安了。”
霍光近來對田延年感觀十分復雜,一來這是他多年的左膀右臂,確實忠心不貳,但卻太自作聰明,屢屢想要繞過霍光,做些不能為人道之的事。
田子賓現在給霍光的感覺,和那個不知下一刻會做什么的劉賀已經很像了……
霍光有時候都搞不明白,他究竟是想幫霍氏鏟除異己,還是想害自己。
尤其是那件事,已經完全越過了霍光能容他的底線!
但縱然心中大惡,霍光仍是忍著,時候還沒到,更何況,他還有一些臟活,要讓田延年去做。
比如說,諸侯云集于長安,其中一些人,需要敲打敲打了。
田延年便說了廣陵王與楚王違反大漢律令,私相接觸之事,聽說二人還結了姻親。
他提議道:“高皇帝曾對吳王言,漢后五十年東南有亂者,豈若邪?荊楚之地,五湖之間,其人輕心,吳王濞、江都王建、楚王戊、淮南王安、衡山王賜皆曾反。今廣陵自詡為劉姓之長,孝武子嗣,行為跋扈,動作無法度。加上他是燕王胞弟,素來覬覦皇位,對大將軍必有怨恨之心,不可久留也!何不乘其入朝之際……”
霍光卻搖頭:“乘其入朝而擒斬?這不是呂后會做的事么?若真如此,諸侯必大恐,天下會如何看我。”
“還是按照尋常禮節接待,諸侯王朝見天子,漢法凡當四見耳,始到入小見;正月朔旦,奉皮薦壁玉賀正旦,法見;后三日,為王置酒,賜金錢財物;后二日,復入小見辭去,凡留長安不過二十日。”
他對田延年道:“這二十日里,子賓先收集其不端證據,卻要保證彼輩周全無覺。”
對某些太過分的諸侯,要下手也只能等他們回國后再說。
田延年應諾:“那下吏先安排廣陵王入宮小見?”
霍光頷首,雖然新帝借口居喪,但其他事大將軍能代勞,諸侯入朝覲見,卻必須他自己接待,這倒是個試探他性情的好機會。
和劉賀完全相反,新帝太過低調了,不做事就不會錯,這次必須出面,霍光倒正好看看,皇帝該如何應付這群惡親戚。
霍光道:“在小見之前,且將廣陵王、楚王密會之事,先密奏縣官知曉,是親是疏,縣官心中得有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