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國有水師十萬、樓船五百,現為夏王廷所有,夏王廷終于有第一支水師,尚未有一個華夏水師將領。
柴云天在東海國皇帝、文武百官的引領下,親自巡視東海國水師。
揚越城,蒼海之濱,樓船五百,旌旗蔽空,整齊排列。
東海國畢竟擁有東域規模最大的水師。
十萬水師將士立在樓船兩側,手持長戈、弩箭,甲胄齊備,可遠程射箭,也可近戰搏斗。東海國已經有三千年歷史,時刻維持著東域最強大的水師。
“從此以后,夏王為水師統帥,十萬將士皆聽夏王廷號令”
東海國皇帝將麾下最精銳的軍團,東海國水師交給柴云天。
十萬水師將士肅然,他們已經提前知道夏王對這支水師感興趣,也愿意臣服于更強者。
“此間樓船以天檀木為材料建造。天檀木不僅堅固,而且質量較輕,用以建造樓船再適合不過。樓船設有巨型床弩。按照我們東海國的劃分,樓船可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樓船有三層甲板,可容納千人以上,設大型床弩十張、小型床弩百張。中等樓船有兩層甲板,可容納五百人,設大型床弩五張。下等樓船只有一層甲板,可容納兩百人,設大型床弩兩張。”
東海國水師大將施成為柴云天介紹東海國的五百樓船。東海國以下等樓船為主,還有五艘上等樓船、五十艘中等樓船。
“床弩僅僅可以殺武宗高手,對付武尊高手頗為費勁。水師將領必須是武尊高手,庇護船隊,擊殺海獸或者敵人的武尊高手,否則船隊可能會全軍覆沒。”
施成提及如何在蒼海征戰。樓船交戰時萬箭齊發,最終還是要靠武尊以上的強者以及弓箭手保護船隊不受海獸或者其他船隊所襲擊。
柴云天打量東海國的上等樓船,與古華夏的樓船相差無幾,有所區別的地方在于使用更加堅固的天檀木,還有陣法。
所有樓船都有陣法,可以呼風喚雨,速度更快。
東海國的船隊規模已經不小,不過聽東海國眾人而言,東海國的水師僅僅只能在三千里范圍內逡巡,不敢離開東域太遠,怕被其他界域的古老王朝盯上。
東海國皇帝還有文武百官小心翼翼打量夏王的神情。東海國的十萬水師是夏王廷唯一感興趣的東西,如果夏王滿意他們的水師,他們在夏王廷還有一席之地。
然而夏王面無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柴云天在想著讓華夏水師將領重生,統帥東海國的十萬水師,為夏王廷探知蒼海之中的其他古老王朝。
夏王廷統治東域,應當有普天之下最強大的騎兵、步卒、水師。
武尊高手可以在蒼海御劍飛行,不過一旦體力耗盡,若是沒有地方休息恢復體力,可能會在浩瀚的海域隕落。
因此一支強大的水師必不可少,不僅可以運輸武卒,還可以為武尊高手落腳之處。
東海國的水師將士,最強者是水師大將施成,武尊七重,還有若干武尊境界的水師將領,以及上百個武宗境界的統領。水手的修為則在武宗以下,小部分是武師境界,大部分是尋常武者。
總體而言,東海國的水師在東域還算過得去。
柴云天卻還不足夠滿意。東海國的水師和石國騎兵、鄘國三支精銳軍團相比,顯得弱小,更別說和夏王廷更加精銳的軍團相比,平均修為就不在一個層次。
看來憑借東域的土著水手還是不行,最終要靠華夏水師取代東海國的水師。
華夏水師的修為提升速度很快,遠非東域的水師可以比擬。
東海國的水師將領們不知夏王在想著讓華夏水師重生取代他們,只道夏王身為君王,城府極深,所以面無表情。
公孫鞅在觀察樓船上的陣法,類似于城池的護城大陣,可以庇護樓船,還可以加快樓船的航行速度。
“船艙內有特殊的礦石,修仙術士將法力貯藏其中,用以在航行時催動陣法。司南是陣法的核心。”
一個水師將領為公孫鞅介紹陣法的作用。
公孫鞅伸手放在司南上,法力融入陣法,瞬間清楚了陣法的結構。陣法覆蓋整個樓船,以船艙中的礦石能量,讓樓船更加堅固,還可以招來大風,使樓船航行速度更快。
換而言之,比起古華夏的樓船,使用了此方世界天檀木、陣法的樓船更加堅固,擁有更快的速度。除此以外,并沒有多大的差別。
柴云天帶人在樓船上觀察一番,樓船相當于漂浮在海面上的小型城池。有女墻、床弩、旗幡、刀槍、纖繩、櫓、帆和楫。還有陣法,以及位于船艏的撞角。
“床弩還要進行改良,使其威力更大,足以殺傷武尊高手。陣法也要進行改良,讓樓船更加堅不可摧。”
柴云天眼界更高,對可以射殺武宗高手的床弩不夠滿意,御劍飛行的武尊高手對樓船的威脅更大。
對樓船床弩的改良還要交給煉器司的蒲元等人,樓船的陣法需要交給公孫鞅、范仲淹、張儀、陳慶之、孫臏等修煉仙道的人杰進行研究。
柴云天要打造一支精銳的水師。
“不知道夏王殿下是否滿意我們的水師”
東海國皇帝謹慎詢問柴云天的看法。
敬畏的不只是柴云天作為即將統一東域的君王,而且還有柴云天自身踏入武王境界的修為。
作為武尊境界的武者,面對武王境界的武者,本身就低人一等。
“尚可。”
“東海國畢竟只是一個小諸侯國”
東海國皇帝有苦難言,他所在的東海國只是東域一個小諸侯國而言,與現在幾乎坐擁整個東域的柴云天沒法比較。
東海國集中所有國力,供奉十萬精銳水師已經實屬不易。
柴云天檢查東海國十萬水師之后,住在東海國揚越城的大軍營帳。
“雖然從東海國獲得了五百樓船,但要打造一支真正強大的水師,終究還是要王廷投入資源。”
柴云天對內政大臣之一的公孫鞅吩咐下去。
“臣要為主公引薦一人,或許可以協助王廷征服附近其他勢力。”
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