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果然無愧天資聰穎啊,此番言論說的連吾這個師長都為之佩嘆,條理清晰目的明確,不僅分析了兩郡也言明孫權之心,這一點卻是亮疏忽了……”
說著說著,諸葛亮就面向劉備躬身一禮做請罪狀,誠心實意的為自己一時疏忽思慮不周而有所抱歉。
這點小節自然不會被劉備放在心上,畢竟一時大意乃人之常情,就算智謀超絕如妖的諸葛孔明也不是沒有超脫凡人之軀吧,會犯錯不可怕,知錯不改才是最令人害怕的。
當初的許攸,審配,郭圖,逢紀等等,這些袁本初手底下的重謀,那個不是智力高絕之輩。
可他們到最后呢,不僅沒有幫自家主公成事,反而陷入了爭權奪利之中,乃至于還各自奉承新的主公,也就是袁本初的那三個兒子對自家親兄弟展開了征伐。
有錯不改又不能團結一心,所以注定了袁氏集團的敗北,這一點可是為后人之誡啊……
不過諸葛亮此時開口可不僅僅只是為了表示歉意又感嘆兩聲那么簡單,雖然他一時疏忽沒有劉禪料想那么多,但其臥龍之名也不是白給的。
劉禪說了什么他都一字不落的聽了清楚,對其讓孫權兩郡之事自無意見,但諸葛亮卻一樣有著自己的看法。
頂尖的智者從來不是盲從的,無論事關大小,他們第一時間都會有自己的看法,乃至于費盡心思從其中找出破綻和缺席來加以彌補,已達到最完美的狀態……
當然了,事件不存在真正完美而卻的計策,不論是陰謀也好陽謀也罷,狡詐狠毒是計,正大光明亦是,其中沒有什么具體的差別,只在乎于手段不同而已。
但完美畢竟是一個目標,能夠找出一絲一毫的錯漏來,都會讓智者覺得開心高興。
能為主公避免一點點的損失,哪怕只是幾百人的傷亡,或者一天兩天的口糧,也一樣是進步。
這也是為什么每次有人諫言進議的時候,龐統總能站出來有不同的意見,或者說總要戰斗一番。
雖然他自己也喜歡這樣做一個戰斗狂人,懟天懟地懟所有,但卻也有其本職身份使然的緣故……
而諸葛亮亦是當世頂尖的智者,甚至現在的排名比龐統還要高出一分,那他又怎么可能忽略此方面呢。
劉禪所言讓出長沙桂陽二郡,在諸葛亮看來確實可行,也沒什么毛病,畢竟他的的確確是有些疏忽了孫權這個最大的意外因素。
但誰讓諸葛亮跟孫權之間并不熟悉呢,當初過江商談兩家聯盟的時候,哪怕是舌戰群儒諸葛亮針對的更多也只是那些江東文武而已,反對是對孫權這個江東之主關注較少。
這么說卻也不是很恰當,只能說接觸的少罷了,畢竟就算諸葛亮代表的是劉備,可他也不可能天天跟孫權待在一起進而了解他的心性吧……
疏忽歸疏忽,可長沙桂陽二郡的問題呈現之后,諸葛亮卻也一樣有了自己的看法。
劉禪之言讓出二郡,意思很明顯,就是這次直接將兩郡之地全都轉讓出去,一次性的喂飽孫權,也能讓其日后少開尊口。
但在諸葛亮看來,一次性的大手筆雖好,但卻一樣有一定的隱患,畢竟當人吃飽了之后,很容易就將胃口給撐大啊……
劉禪本來還抹著鼻子有些羞澀,畢竟能得臥龍諸葛丞相的贊嘆,對于劉禪來說還是很不一般的。
可正當劉禪還有些沉浸的時候,諸葛亮卻又開口說道:“然少主之言雖好,但在亮看來卻還能有幾分精進之處……”
“哦?軍師大可之言明說,想必禪兒也會對師長指教記掛于心的……”
劉備笑著應道,心里并沒有對諸葛亮有什么惡意,畢竟劉禪剛才的發言已經算是很亮眼的表現,劉備現在夠滿足的了。
再者說,劉禪畢竟是一家之談,雖然無錯但略作修改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能更好的的讓策略實施展開,進而對大局有幫助,那劉備又有什么理由反對呢。
他又不是那種獨裁的暴君,也不是完完全全的護犢子,劉禪說什么就是什么,自然更像聽一聽諸葛亮所謂的精進修改到底是什么意思……
“長沙比之桂陽更甚,雪中送炭亦好過錦上添花,一時禮輕一時禮重自有不同!
少主此時將兩郡之地都作為南郡之替代,交換與孫權治下,先不說兩郡內我方各署官員心中如何作想,就是孫權恐怕也會將我方的大方理解為軟弱吧!”
聽到這里,劉禪猛地一愣,他只想著盡可能滿足孫權的胃口,卻忘了其他的關鍵,這確實是不應該啊。
然而諸葛亮話還沒說完,劉禪也不得不放下心中思緒繼續聚精會神的聽著。
“故而兩郡可以給,但卻不能一次性全都給出去,主公大可明言告知使者,兩郡之地均做贈還,但卻也要明言,先還哪個后還哪個,條件為何卻是要一一列清楚的!”
“那依軍師之見,這長沙桂陽二郡,究竟何為先何在后,又當以什么條件為主呢?”
劉備這番問話出來,基本上已經認定了這個現實,只不過各種偏差還得聽聽諸葛亮是個什么看法。
“依亮之見,當小利在前以緩孫權之心,而后重利在后以穩孫權之意,此為上謀!”
諸葛亮話說的很明白了,兩郡順序必是桂陽在前長沙在后了,只不過他這話說完,龐統在一旁卻撇了撇嘴心下有些不爽。
畢竟雖然是采納了少主的意見,但到最后兩郡給出的順序也算是他跟諸葛亮之間的勝負關系了。
沒想到這一言便把桂陽放在了前面,算來龐統已是落了下風,又一次比較當中敗給了一生之敵,哪怕只是很不足為道的一次失敗……
可憐的龐統啊,當初被水鏡先生司馬徽贈予道號的時候,就覺得這鳳雛沒有臥龍威風,一直以來都想著怎樣跟諸葛亮一決勝負分個高下。
要不然他也不會在聽說諸葛亮心向劉備之后便投身江東了。
只不過在周瑜手底下龐統根本沒什么發揮空間,或者說江東那時候根本就是一言堂,輪不到他這個周瑜帳下的幕僚插嘴。
后來就算是應老對手邀請到主公劉備麾下,龐統也沒想過跟諸葛亮放棄爭鋒的意思。
只是幾次三番下來,好像每一次龐統都差了那么一丟丟,諸葛亮每次都不咸不淡輕飄飄的占據了一點點的上風,搞得龐統心里頭那叫一個不爽啊。
可不爽歸不爽,現實歸現實,鳳雛想要將臥龍比下去,恐怕還有的等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