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戰場其實并未如后世順朝官方史書上,所描述的戰斗那般激烈。宿衛騎士只是輕輕一沖,江南兵戰死者至多千數而已,明軍大部是陸續崩潰逃走的。
約有一萬多人逃回呂梁洪陣地附近,想要奪船南下返回金陵。但是由于劉澤清已經先一步帶著山東鎮,裹挾了南明水師逃走,等到這些潰兵沖到呂梁洪附近時,只勉強奪到了幾十條民船而已,根本不堪大軍南逃之用。
剩下二三萬兵馬,已經丟盔棄甲,連逃走的膽氣都無,直接在徐州城下向隨后追到右翼的郝搖旗和許都投降。
許都是浙江金華府人,這次南明北伐,因為按照計劃本來是準備由弘光皇帝御駕親征,因此軍中頗多江南士人官員,很是不乏許都的故舊老友。
在許都親自出面招降之下,大部分和他或者是通過復社、幾社產生聯系的朋友,或者干脆只是和他有過幾面之緣,亦或者只是聽過許都名字的東南士人,在生與死之間,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投降大順。
在這點上,這些東林、復社的君子們,行事倒比馬士英果決許多。
再怎么說,大順軍和異族為主的清軍完全不同。投降大順,無非是易一姓之社稷而已,對于江南士人來說,既然順軍中已有了許都、陳子龍、方以智、張家玉這些先例,那么他們再作馮婦,就完全沒有任何輿論和心理上的壓力。
投降也就投降罷
像黃得功和夏允彝這樣負隅抵抗,堅持不肯投降的人,在南明大軍中,已算最后少數。
許都和夏允彝的私交,在這些東南文人中算是特別熟稔深厚的了,絕非普通泛泛之交。因此許都實在不愿意下令大順軍對勇衛營最后的陣地發起總攻,他不愿意自己十分欣賞的老朋友夏允彝血濺沙場,因此想方設法進行招降。
然而夏允彝對于老朋友許都,只做了一個簡單的回答。他在黃得功的軍中,寫好了留給兒子夏完淳的家書,又寫下了一封留給自己朋友們的遺書遺書里還請求許都、陳子龍等老朋友,在新朝平定江南以后,能夠照顧一下自己的遺世之子。
許都明白,夏允彝對于大順軍并不存在不留余地的惡感。所以夏允彝將兒子夏完淳托付給了立場敵對的自己,只是夏允彝自己以名節忠義自詡,又身處戰場之上,絕不能接受直接投降的結果。
黃得功亦是如此。
黃得功堅持不投降,率部負隅頑抗,這主要是因為黃得功是崇禎皇帝親手提拔起來的將領之一。他自認為深受皇恩,不能辜負先皇的知遇之情,因此才堅決抵抗。
黃得功和夏允彝一樣,于理,同大順軍并沒有不共戴天的地方,只是于情,以名節自許的他們無法接受屈膝投降的結果。
許都痛苦地搖搖頭,他很想直接下令麾下大軍,將包圍網放開一個缺口,也放黃得功和夏允彝一條生路。
但他身為大順朝廷的山東招討使,身為順軍的重要將領,又不能因為一己私情而任性妄為。
就在許都無可奈何,左右為難時,黃得功的副將馬得功等人卻率領一百多名士兵,將勇衛營設置的木柵欄全部劈開,出陣投降。
接著更多勇衛營士兵見狀,全都棄陣地而出,將武器丟到順軍軍前,在許都面前跪倒成一片,主動投降。
不過分秒之間,黃得功和夏允彝身旁就只剩下了十多名家丁護衛。黃得功身為百戰余生的一軍主帥,到了最后地步,連自己麾下的大部分家丁和親兵都控制不住,他百般呼喊勸阻,也遏止不住剩余士兵的投降浪潮。
夏允彝向黃得功苦笑數聲,終于把塞在懷中準備留給兒子夏完淳的家書取了出來,無奈道
“事敗如此,江南豈能茍安海內大一統不久矣侯爺,算了吧”
黃得功手臂在明軍大崩潰時,被亂兵所傷,現在用布帶吊著胳臂。他臉色如灰,再不復過往跋扈驍狠的神態,唉聲嘆氣一頓之后,只好將腰刀扔到地上,一屁股癱坐了下去。
許都算是松了一口氣,他不用對自己的老朋友下殺手,夏允彝的投降,又能帶動另外一大批江南士紳文人的投降,看來天下大定不久了
除了這些人以外,還有史可法。
史可法在江南聲望最高,而且他又是許都、陳子龍、方以智三人的老幕主。許都對史可法心懷尊敬,但經過在大順軍中的歷練以后,許都又能對史可法的能力看得十分清楚,知道史相公終究只是一介書生。
史可法是和鄭鴻逵一起被俘虜的,鄭鴻逵有些倒霉,他其實在鄭森的提醒下,早就察覺到了劉澤清的圖謀。而且鄭家控制有很多水師船只,想要逃回南京問題并不大。
但鄭鴻逵獲悉劉澤清準備“轉進”的消息以后,第一反應是先找史可法商量這件事情。史可法自然極力勸說鄭鴻逵不要跟著劉澤清逃走,勸他留在徐州城下,再觀望一會兒局勢再說。
結果這一觀望,就將鄭鴻逵丟進了順軍的大獄里那是李來亨專門為清軍、明軍高級將相官員設置的牢房,是由開封一處名為功德林的寺廟改建而成。
鄭鴻逵本來還想帶領身邊親兵突圍而走,但史可法又勸說他
“大順軍幾十萬兵馬已經包圍彭城,將軍欲走,欲往何處走如何能走突圍之中,誰能知將軍姓名身份任一兵卒流矢亂箭,即可殺害將軍。
與其無名死于亂陣之中,不若待順兵到此以后,示我等身份以后,再從容就義。”
鄭鴻逵對史可法的建議,只感到了一陣深深的受侮辱感。他當即就下令剩下的士兵們全部丟下武器,還命令自己心腹的兩個家丁把史可法五花大綁起來,免得他自殺,接著就派人亮起明軍總兵大旗,向順軍將領郝搖旗洽談投降事宜。
留在呂梁洪的鄭森則被劉澤清的山東鎮裹挾,已經離開徐州一路南下逃竄。鄭森心知徐州的數萬南明軍隊南逃全軍覆沒的命運,他只好對叔父鄭鴻逵在心中暗嘆一聲抱歉,便出面依靠鄭家嫡長子繼承人的身份,說服鄭家水師戰船們協助劉澤清逃亡江南。
這一場宏大的明軍北伐之旅,終于在鬧劇聲中收得了最后的倉皇北顧。
李來亨駐足呂梁山北側,他放眼眺望山腳下無數匍匐投降的明軍將士,心中一嘆
洪武功業遺澤,至今絕矣
李來亨收回了望向南方的目光,他的眼睛重新看向北方
多爾袞,孤等候你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