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值得慶賀的日子。
隨著鐘華志挑起了嘉谷食材的擔子,齊政仿佛看到了一條供應鏈將橫跨東西南北,一端鏈接著八億農民和農場,一端連接著千萬家商戶和消費者,從而把砍去中間環節擠出來的利潤空間讓利給農業合作社、農民,和數以千萬計的消費者。
這將是何等壯觀的情景。
美國方面也是捷報頻傳。
嘉谷美國分公司的農場已經獲得有機認證,出產的農產品不斷投放市場。因為有靈陣的滋潤,第一批有機農產品引發的市場反應很大,在這之前的有機產品,從來沒有這么優質。
有機果蔬和禽畜已經出到第二批,在迅速取得市場認同度之后,嘉谷美國分公司也沒停著,干脆一股腦的將有機食品超市開到洛杉磯,形成品牌戰略連鎖鏈條,分批次推出有機產品。這個過程中,嘉谷這個品牌的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并擁有強力的崛起之勢。
是以嘉谷的名氣在南加州一時無兩,盧志威奔走在南加州各大城市對嘉谷有機產品有興趣的生鮮采購商之間,進行不斷的接觸談判。
盧志威累得夠嗆。
一方面要堅守大本營,保證農場的生產毫無質量問題;另外一方面,還要奔波各處,兩個副經理都已經不夠用了,齊政這邊也不住地給盧志威打電話慰問。
盧志威就道,“沒事!我老盧多少年沒這么風光過了。現在我們的品牌已經走出了安大略,吸引到了不下六個城市的連鎖經銷商。要知道將農場產品走出安大略,那可是當年我爺爺那一輩的最終目標啊!”
現在農場的人手已經增加近一倍,產出穩步提升,盧志威最近都在日夜不停的調整種植計劃,應付逐漸增多的訂單。
“刺客”對沖基金則還處于調整期,運作方面剛開始,畢竟很多問題還要處理,盈利上面還需要一些時間。
“虧了七八百萬美元……”姜平向齊政匯報的時候,感到了一定的壓力。
齊政波瀾不驚,“不要擔心,一家新成立的基金,起步從來就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是我了解你這個人,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好!”
齊政給予了姜平和蘇放團隊最大的信任。
另一利好消息就是,戴文能源支付的尾款已經全部到賬,除開美國公司發展所需,轉回國內的資金約有六十五億。
來自美國的資金進入了齊政的手中,捏著手里的資本,這已經是齊政后世無從擁有的財富。不過他知道,在真正的巨頭眼中,恐怕自己手中的這點資本,還不夠拿給他們塞牙縫的。
但不管怎么說,除了先期普誠縣的投資以及對嘉谷食材的投資外,手里還有五十多億的現金無處可去,從嘉谷的戰略規劃中挑出兩個會下金蛋的小豬仔,再養成大肥豬,是此時最好的選擇了。
基于此,齊政回到公司,就召集各事業部進行開會。
總經理王昱業,公關營銷張澤宏,財務陳靈珊,綜合管理謝開濟,法務部沈時行,戰略部丁顯,人力資源部江妍,嘉谷食材鐘華志等人都列席左右。
現在的嘉谷,不光招募大學畢業生,也會挖角國企和私企的成熟骨干。尤其是有商界經驗以及政界經驗的資深人士,更是嘉谷戰略事業部重點關注的對象,用以補充嘉谷自身的年輕。
返聘退休的政界人士到嘉谷的戰略事業部工作,是齊政既定的目標之一。
盡管良莠不齊,但大浪淘沙之下,總能挑出些“將軍”來。
嘉谷所從事的農業,和地方政府打交道的地方簡直不要太多。這種時候,這些“將軍”的經驗就能發揮作用。
政府的態度、地方的態度、農民的態度和應對都要做出判斷,然后才能做出能否投資的判斷,再對項目和條件做出分析。
任何的大型企業都是非常需要這種大裁量的背景分析的。商業決策要建立在政治、外交和經濟決策之上。齊政能判斷大勢,但在具體的地方上,就需要這些“門客”的斟酌了。
當然,此時的嘉谷戰略事業部,雖然收羅了一些“門客”,但在最終的決策方面,并不依賴他們。只是要求公司事業部內的成員都要閱讀“門客們”撰寫的文件。
戰略擴張是早就做好的決定,大家都考慮了不短時間,此時都有了相對成熟的想法。
最先被提及的項目是“大農場”。
只聽謝開濟侃侃而談:“雖然我國囿于地少人多的困境,但事實上是有不少荒地荒山被閑置,基于生產力水平難以被利用。嘉谷農業經過普誠縣的農業項目得到了鍛煉,如果通過土地流轉,向農業規模化經營發展,既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也能實現公司農業生產的多元化……”
齊政對此不置可否,指指自己的耳朵,意即只聽不說。
他要是有了傾向,其他人自然沒辦法暢所欲言了。
謝開濟明白地點點頭,說完了自己的建議,就坐穩了不吭聲。
接下來,“農業機械”和“農資服務”的建議也先后出籠。這兩項同樣屬于嘉谷的戰略規劃,至少未來可能涉足其中。
齊政仍然只聽不說話。
眾人提出得意見,也越來越五花八門,農產品加工、藥材、零售等全部被提了出來……
多元化是國內企業發展的潮流,稍微有點規模的國內企業,都傾向于多元化發展。挖煤的跑去搞影視,做房地產的跑去養豬,做家具的跑去玩家電,不一而足。
有貪心的原因存在,也有外部因素使然。
市場開放的條件下,中國相當數量的企業在每一個專業市場里都面對著能力數倍、甚至數十倍于自己的國際巨頭的競爭。因此,中國企業往往選擇的是以速度沖擊規模,以資源抗擊能力。
從后者來看,在新興市場,資源往往向規模流動,而多元化是快速實現規模擴張的途徑。因此,極度嚴峻的跨國公司競爭壓力使得部分中國企業傾向于以多元化獲得規模,以規模吸引資源,以資源抗擊能力,從而得以生存。
嘉谷有大量的現金存留,選擇面實在是寬闊無比,再奇怪的建議,剖析起來,多多少少總能摟到一點可行性。
就在齊政聽得有些發困的時候,戰略部丁顯發言道:“我們現金留存充足,但現金流不高。我覺得,是時候上馬一兩個能為公司帶來豐富現金流的項目了。”
“基于我們的農業生產優勢,食品飲料加工是我們擴張的必經之地,同時能帶來大量的現金流。糧油加工自不必說,休閑食品的市場集中度不高,進入壁壘較低,但很多是要倚靠本土資源經營,可以慢慢來。”
“從市場規模和立足本省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啤酒業和乳業是我們當前切入的好時機。”
“啤酒業和乳業是食品飲料行業的兩大明珠,現在已經有不少巨頭入局了吧?”王昱業著眼于全國,對這兩個行業也有一定了解。
齊政托腮,明顯陷入了思考。
丁顯受此鼓勵,連忙道:“雖然現在是有巨頭入局,但是這兩個行業還是處于諸侯爭霸的階段。”
“以啤酒為例,啤酒是酒類產品中生產和消費量最大的品類,我國是全球啤酒消費大國,一年的消費量高達2000萬噸以上,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如此龐大的消費量,使得我國能以一國之軀就能撐起數家全球性規模的啤酒公司,其中蘊藏的機會遠比我們想象的樂觀。”
“啤酒又是區域性的產品,除了幾個全國性的巨頭,其他各個區域都活躍著地方品牌。更妙的是,啤酒行業的早期成長史,更多是一部資本擴張史。規模效應與工廠布點,決定了啤酒的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進而影響到終端的銷量和售價。要進一步擴大渠道網,最快速和低成本的方式就是通過收購地方啤酒廠實現擴張。一旦全國擴張開啟,資本能力就成了關鍵。”
“這是我們的機會,充足的資本能力也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