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肉蓯蓉生長最多的兩個地方,是南疆和阿拉鄯,其中阿拉鄯野生的肉蓯蓉要更貴一些,因為荒漠肉蓯蓉的產量相對要少一些。
但當嘉谷開始出產肉蓯蓉后,就像一頭蠻橫的公牛闖進瓷器店,將原有的市場格局砸得稀巴爛。
回過頭來一看,市場上能穩定大批量提供肉蓯蓉的,唯有嘉谷一家——雖然這個“大批量”幾乎可以比擬之前兩地總產量。
但李章來不及高興挖到了一個聚寶盆,就再次被人手緊張的問題所困擾。
現在的肉蓯蓉接種和采挖都要依靠人工,嘉谷的肉蓯蓉栽培面積這么大,需要的勞動力也不是個小數目。關鍵在于綠洲推進的進程是不能停下來的,各方面都需要人手。
李章已經緊急求助總公司,急需肉蓯蓉接種和采挖機械化技術。嘉谷實驗室也已經找到了合作單位,正在開發采挖和接種一體化機械,但距離大批量生產和推廣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雪上加霜的是,這邊人手還不足,那邊基地還被人舉起了挖墻腳的鋤頭。
“太缺德了!嘴上說著來取經,學習一下嘉谷治沙的方式方法,結果都是過來挖人,這簡直是添亂……”焦頭爛額的李章強忍住情緒,才沒有在boss面前口吐芬芳。
齊政皺眉:“這樣的情況很多嗎?”
李章扶著額頭,道:“很多。一家企業可能只瞄準一兩個人,但‘取經’的企業來來往往,加起來就很嚴重了。”
綠洲就這么大,人事方面有啥風吹草動,可逃不過嘉谷的管控。
“而且這幫家伙眼光還很毒,瞄上都是咱們培養的骨干成員,都是有經驗的大工,沒有他們,很多項目就算人手充足,調度效率也會大降,進度計劃都得重做,一些比較關鍵的崗位,還要重新招人。”李章咬牙道。
“重新招人不是個好選擇,太浪費了……”交接完基地工作的魏明表明了自己的意見。他說的浪費,不僅包括支付給骨干成員的薪水,也包括培訓、家屬安置等費用。他可不愿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帶出來的人才,卻平白為他人做了嫁衣。
“樹大招風啊。”齊政面露深思之色。
可不就是樹大招風?
當嘉谷治沙被媒體再次提起,很多人才恍惚發現,首都近幾年好像都沒有重現沙塵暴陰影了。
曾經是中國最大沙塵暴策源地的阿拉鄯沙漠區,每到春夏之交,沙塵開始集結,僅需7個小時后,強勁的西北風就卷著黃沙從天而降,彌漫首都,遮天蔽日。
如今呢?
中科院在阿拉鄯沙漠區設立的近地面沙塵暴觀測塔監測結果顯示,沙塵暴發生的次數明顯在逐年減少——在嘉谷治沙的頭一年,年平均發生沙塵暴11次;0912年,年平均8次;截止到今年,年平均不到2次。
更明顯的是大氣降塵量大幅減少,每平方公里大氣降塵量較多年平均值幾乎是暴降了200,過去半年,首都空氣總體質量為新世紀以來的最佳表現。
兩漠水庫與大規模綠洲的出現,對西北氣候的改善有目共睹:近幾年西北地區降水量增多,雖然相比于該地區的蒸發量,增多的降水量似乎還是相差巨大。但從目前的觀測模型來看,這種氣候改變是具有可持續性的。
這樣一來,將兩漠水庫流域范圍內的沙漠區進行大規模的綠化改造,似乎已經不是什么無解難題。
何況,嘉谷還證明了治沙不是純賠錢的公益事業,前有暢銷中東的三秦牛,后有引爆市場的肉蓯蓉。
不少有意“沙里掘金”的企業心動了。
在東部,想要開發大塊連成片的土地已經很難了,但在西北,特別是沙漠區,你能開發多少就有多少。
當然,沒有誰有嘉谷這樣的心氣和資本,但十萬八萬畝的,也夠他們忙活的了。
政府方面的心態也很好理解。嘉谷的貢獻雖然最大,但不代表著就只支持嘉谷治沙。
也許在政府看來,治沙的過程很漫長,絕非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投入就能改變,它更需要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
那么問題來了。治沙需要調動各種要素參與生態治理,放眼國內,還有誰的治沙人才儲備比嘉谷還要豐富?
李章也不好直接趕人,趕緊問齊政意見:“我們該怎么辦?”
齊政想了想,呵呵的笑了兩聲,說:“不就是人才競爭么?你怕什么?”
“啊?”李章一怔。
齊政瞥了他一眼,淡定的道:“能影響到我們的,那就是業務和我們有共同之處的企業。既然如此,那就搶人好了。有已經成型的綠洲基地,還有諾大一個集團在背后給你撐腰,要是連一般的企業都搶不過,你李章趁早退位吧。”
李章臉色一整,站直了道:“明白了,我會讓過來的公司,一個人都搶不走。”
“挖咱們墻腳的,必須一個都不要放過。他們要治沙,多多少少會有人能用的,你不是缺人嗎,反挖回去唄。”齊政口氣嚴厲,轉瞬又稍有放緩,道:“他們要在我們的基地認真取經,隨他們,記錄數據,找技術員談話都行,但不能讓他們挖走公司精心培養出的人才。”
“您放心吧,我會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李章本有此意,得到了齊政的授權,回答沒有丁點的磕絆。
就像齊政所說的一樣,凡是嘉谷涉及的業務,他們都是行業領先的,這也是齊政在資金充沛的情況下,對嘉谷的要求。
同樣的人才,面對業務相似,發展前景更好的單位,自然會選擇后者。而且嘉谷不僅是發展前景好,待遇也好得出奇。
如果不是在荒漠里,其他企業興許還能通過各種手段“騙”到一些人才。
但在荒漠里,無論是待遇還是前景,嘉谷的優勢都被成倍放大。
就算如此,即使是資本雄厚的嘉谷,也不一定能吸引到足夠的人才到沙漠中去,其他企業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一家家企業來,一家家企業去。
但是,嘉谷始終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吸引力。難以適應沙漠環境的骨干人才有,但離開嘉谷跑到其他治沙企業的,確實寥寥無幾。
不僅如此,李章還真的反挖了回去——親,沒有誰比我們的治沙規模大,何不來嘉谷大展宏圖;你自己投資治沙?圖啥啊,加入到我們嘉谷中來,既不用操碎了心,同樣能實現你的治沙理念……這廝甚至將不少正經前來學習的企業代表,都收入了囊中。
治沙人才不斷流向了嘉谷,有人坐不住了。
“打”了小的,自然來了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