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陳憲又進行了持續射擊試驗,他讓一個士兵使用火繩槍,一個士兵使用三眼銃,讓兩人進行半個小時的持續射擊。
最后,使用火繩槍的士兵射出的子彈幾乎是三眼銃士兵射出子彈的三倍。
在長時間的射擊比賽中,還暴露出三眼銃相對于火繩槍另外一個缺點,那就是瞄準性能差。
百米距離,射擊人形靶,哪怕火繩槍試射的學徒槍法不佳,也差不多有將近一半的命中率,用三眼銃,子彈飄的很厲害,十槍里,也難有一槍命中,全靠運氣。
三十米靶,三眼銃倒是三槍里能中一槍,但這個距離火繩槍差不多都能做到百發百中了。
經過這一系列實驗,學徒們總算是心服口服,不再要求裝備三眼銃。
有槍當然不能沒火藥,不然火槍就是燒火棍,所以對火藥的開發,是和火繩槍的開發同步進行的。
當火繩槍試制成功的時候,陳憲已經有了自己的黑火藥生產車間。
黑火藥是由硝,硫,碳混合而成。
黑火藥的配方,硝,硫,碳的制作,幾乎是大多數穿越小說的必備資料,在那位網絡寫手的資料庫里也有這些東西。
硝在宋朝已經有比較廣泛的生產和應用,這種東西在煉丹術中很重要,是主要的伏火藥之一。
硝在中藥里也有運用,制皮中也會用到它。
但這東西的用量比較少,在和楊家關系蜜月期的時候,陳憲讓楊家商隊幫忙去萊蕪縣城采購,但他很快發現,采購回來的東西要么價格很高,要么不對。
比如從中藥鋪子里采購回來的硝,大多時候是芒硝,皮貨行里的硝連芒硝都不是。
沒辦法,陳憲只能自己用土法熬硝。
所謂熬硝,就是從硝土中提煉火硝。
硝土的來源,火硝的熬制方法,網絡寫手的手機中全都有詳細的資料,陳憲只需要照本宣科即可。
硝土一般產于茅廁、豬牛圈,老房子的墻角,懸崖,巖洞等地方。
陳憲一方面通過學徒從東莊子里收集硝土,一方面派人進山在懸崖,巖洞等一些有腐殖土但雨水又不會沖刷的地方收集硝土。
這是因為,有機物在硝酸細菌的作用下腐敗的過程會產生硝酸鹽,所以腐殖土里面往往富含硝酸鹽,但硝酸鹽又比較容易溶于水,因而,雨水會將腐殖土中的硝酸鹽帶走。
他還嘗試著用將一個堆肥的肥堆長時間堆置,看能不能自產硝土。
硝土產生的原理是土壤里的有機物腐敗后,經亞硝酸細菌和硝酸細菌的作用,生成硝酸,再與土壤中的鉀離子和鈉離子結合,生成硝酸鹽。
堆肥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亞硝酸菌和硝酸菌起作用的過程,只要堆肥時間夠長,就會產生大量的硝酸鹽。
所謂熬硝,就是將硝土和草木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熱水攪拌溶解,過濾去不溶解的物質。
將過濾后的溶液進行熬煮,熬煮過程中,利用硝酸鉀和硝酸鈉等雜質在不同溫度時的不同溶解度,在不同溫度,去除雜志,析出比較純凈的硝酸鉀。
運用這個原理,進行多次溶解析出后,就能得到比較純凈的硝酸鉀。
相對于火硝的難以采購,硫磺的采購就容易的多。
硫磺在中藥里運用很廣,是這個時代治療皮膚病最主要的藥物,所以只要是藥鋪子,都有這東西,而且硫磺還是提煉金銀的輔助品,用量也不小。
最關鍵的是,萊蕪本身就是硫磺的產地。
硫磺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天然硫磺提純,另外一個就是由硫鐵礦中提煉。
明朝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中就記錄了從硫鐵礦中提煉硫磺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其實早在宋朝就已經開始使用了。
萊蕪盛產煤鐵,也產硫鐵礦,縣里就有做硫的作坊。
有了硝和硫磺,炭就不用說了。
當陳憲完成火槍和火藥的量產,已經是泰和七年的仲夏時節。
……
在這半年中,還發生了一件小小的插曲。
被陳憲救活放走了的八個獵人在一個多月后再次來到陳家莊,他們帶來了不少皮毛和熏肉作為禮物,向陳憲感謝救命之恩。
其中一個獵人就是上次襲擊陳憲的那伙獵人中一個把頭的弟弟,他帶來了獵人把頭的感謝和善意。
能少一個敵人,陳憲自然是高興,他接見了這群獵人,收下了他們的禮物,回贈了他們一批優質的砍刀。
這種砍刀是陳憲仿制自己手里那把冷鋼出產的狗腿刀的外形,刀刃前端寬厚,后端狹窄,刀背呈反曲圓弧,刀刃呈S狀,刀尖朝正前方,不但劈砍威力極大,刺殺起來也很順手。
在仿制時,陳憲將刀的體積放大,原本一尺多長的刀,放大到了兩尺多長,然后給每個士兵都配備了一把,當做副武器。
這種刀陳憲也采取了百煉鋼和熟鐵的包鋼法鍛造,附土淬火,質量不輸于武士刀,實用性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獵人們拿到寶刀后甚至有些誠惶誠恐,他們覺得他門拿來的臘肉皮毛根本抵不上這寶刀的百分之一。
陳憲又趁熱打鐵,向對方提出用這種砍刀向對方換取硝土。
聽了陳憲介紹的硝土是什么東西后,獵人們差點覺得陳憲瘋了,竟然用這寶刀換土!
雖然覺得不可思議,但獵人們當然不會拒絕這好事,當即答應下來。
陳憲又和對方約好了檢驗硝土的方式,并表示只有檢驗合格的硝土才能換刀。
獵人本來就覺得這事是白撿的,自然不會拒絕什么。
談完了生意,陳憲又招待獵人們吃了頓酒。
喝了些酒之后,有個獵人借著酒勁試探著問陳憲,他收不收他們獵戶的子弟做學徒。
原來,這獵人有個哥哥在一次打獵時受傷死了,留下三個兒子無依無靠,他見陳憲手下全是半大孩子,便借酒壯膽,問了出來。
陳憲當即毫不猶豫的表示,“收,怎么不收,我這鋪子里只有兩不收,第一不收地主豪強子弟,第二不收讀書人,其他都收。”
陳憲覺得自己這水平,洗腦一些目不識丁的少年還湊活,讀書人就算了,而地主豪強子弟一方面難以控制,另外這類人少有不識字的。
陳憲正愁招不來學徒,當即便宣揚了一番自己招收學徒的優厚條件,讓許多獵人大為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