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是一個特殊的時代,特殊在其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封建王朝,是第一個打破血統論的朝代。
三代之君,無不有著古老的血脈,禹王自不必言,帝顓頊之孫;商湯之祖契乃是帝嚳之子,帝堯兄長,受封于商;而周祖后稷則是帝嚳嫡長子,司農之神,周乃是遞十數世之貴族。
追根溯源,說這三代更迭便是家族內部各世系的偏移也不為過。即便是秦,亦是有著顓頊后裔的名號,享數百年諸侯之國祚。
但漢不同,劉邦再怎么貼金也沒用,就算是《漢書》美化高祖,也只給他攀上了一個唐堯之后的身份,追及嫡脈,卻只是晉大夫士會,再往前難尋根源。
從本質上講,劉邦起事時就是個市井芝麻官,漢顯然不符合先秦那血統至上的理念。
血統論雖然打破,沉積了幾千年的尊卑觀念卻不可能就此消散,更別說獨尊儒術之后對周禮的推崇,也因此衍生出了畸形的“知識階層”。
這種階層的產生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歸根結底還是信息的不對等造成了階級的絕對固化。先秦以血脈延續家族的榮耀,漢則以知識文化作為延續的根本。
當這種畸形的社會結構發展到極致,最終形成的便是魏晉南北朝之后的門閥世家。
于劉備、曹操、袁紹等人而言,他們看不到幾百年后的世界,無法理解李澈對士族的忌憚。在他們看來,士族仍然跪伏于皇權的腳下,即便是再不可一世的大士族,對于皇權而言也只是一言可滅。
袁隗三起三落,說好聽點叫官場不倒翁,說難聽點,他的榮華富貴全部系于靈帝一念之上。
劉備和曹操打壓士族豪強,也只是為人主御下之時的必然平衡,不可讓一方太過強勢。
他們想象不到世家門閥會發展到何種地步,王與馬共天下,百年王朝千年門閥,高官顯貴都與五姓七望沾親帶故,而這流毒一直到了五代十國才堪堪消散。
死水之中只會產生腐菌,固化的階層使得門閥醉生夢死,魏晉時期談經論玄的風氣也是因為不愁物質生活的世家將精力轉移到了精神上,簡單來說就是吃飽了撐的。
而這一時期,周邊的游牧民族卻發生著劇變,當北方霸主匈奴、鮮卑衰落,其他異族便乘勢而起。與中原安逸的局勢不同,時時刻刻處于爭斗之中的游牧民族卻如養蠱一般,充滿了進取心。
一伺中原有變,這些異族便如同餓狼一般撲咬而來,最終釀成神州陸沉的百年慘劇。
若將責任全部推給士族帶來的階層固化,有失偏頗。但若要改變悲慘的未來,這些漸成氣候的大士族卻是不得不除的攔路虎。
“因為你們看不起胡人,太過自大,偏偏你們又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這很危險。”李澈很不客氣的對陳群說道。
陳群一臉無辜的攤了攤手:“這如何能怨得我們?自上古五帝至今數千年,除了犬戎攻破周都鎬京這場意外,何曾有胡人給中原帶來過真正的威脅?
高皇帝一時大意,也不過是被冒頓暫困,說難聽點,于大局無礙。大漢數百年,匈奴鮮卑都沒了輝煌,可中原仍是中原。君侯總說胡人可怖,天下人卻覺得不足為慮。”
這就是癥結所在了,上層的士族們將胡人視作麻煩,卻也只是麻煩。胡人的政治結構一向為中原華族所鄙夷,畢竟就算是不可一世的鮮卑,當檀石槐死后也會分崩離析。
而中原哪怕是捧上去一個幼年天子,依然能夠有條不紊的將帝國機器運轉下去。
縱然胡人一時昌盛,中原王朝只需忍上幾十年,熬死了那英明神武的領袖,胡人自然不戰而潰。
“難道你們就沒考慮過,胡人會師法中原?”
五胡亂華,北朝建立,那一代代由胡人建立起的王朝便是胡人師法中原的成果,傲慢的中原華族到那時才會驚恐的發現,這些胡人不是野獸,他們也是人,也會學習和進步。
“未見痕跡之事,思之無益。”陳群聳聳肩。
李澈不客氣的道:“但本侯能看見。”
“群相信君侯,所以才會盡心輔佐。”陳群笑瞇瞇的道:“所謂家族延續,何如青史留名?”
“你能和荀文若相友,倒真是一件怪事。”
陳群搖頭道:“陳氏和荀氏不一樣,陳氏自家祖之時才躍而成為潁川名門,荀氏的輝煌卻是自荀卿而起,文若背負的東西遠比群要更多。
于群而言,家族和個人之間其實并不需要作出什么艱難的取舍,若群能如祖父一般名滿天下,名垂青史,千載之后自然會有人因群而記得陳氏。
若只是貪戀權位,求那世代高官的顯貴……曹孟德屠的那些高門,千載之后有誰能知道他們的名姓?”
“本侯從未想過要打壓所有的士族,這不現實,本侯希望的是合作,希望能和聰明人合作。”李澈背著手慢慢踱步,沉吟道:“可兗州人顯然不怎么聰明,他們太過傲慢了。”
“您也不希望魏王的天下里,您的反對者太多。”陳群也毫不客氣的戳破了李澈的真實想法,笑吟吟的道:“畢竟您崛起太快,若非魏王偏向,您恐怕很難與沮公與、荀文若分庭抗禮。”
李澈也不否認,頷首道:“確有此慮,但也不止于此。魏王乃漢室宗親,若以懷柔之法網羅人心,自然可以傳檄定州郡,但妥協得來的天下只是為后漢續命罷了,這也不是魏王想要的天下。要改變,就要流血,這很殘酷,但卻是至理。
只有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天下,才能由著我們的想法去改變。若與兗州士族合流,那只是下一個曹孟德罷了,受制于人,難有改變。”
“君侯何必找這么多理由說服自己?”陳群悠悠道:“得失本就平衡,若魏王愿意大封各路諸侯為公為王,此時登基也無人反對,但卻是重回先秦之時,秦漢數百年的努力化為烏有。
既然要一刀一槍的打天下,那大戰便不可避免,若君侯真心認為如此做可以避免更大的悲劇,那自可為之。”
“這不只是打天下。”李澈搖搖頭,心里默默的道:“是一場革命,改變歷史軌跡的革命。”
請:m.biqu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