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學生和老師確實有緣。”
“你那天和蘇離成為了朋友,所以,你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那蘇離的文采老夫都自愧不如。”
“而且,此人與其他人不一樣,其他人巴不得和老夫搭上關系。那天,我親自邀請他,都被他拒絕,說明此人非常有風骨,這才是讀書人的風骨,不需要去依賴任何人,老夫很欣賞這樣的人。”
“是的,老師,我與蘇兄成為朋友后,確實被他的才華震撼到了,與他越是交談,就越覺得自己才疏學淺。”
“玉林,你是老夫收的關門學生,況且還有蘇離相助,老夫相信,你用不了多久就能成長起來。”
“今后,學生全聽老師教導。”
“嗯,好,老夫在這雍州城還要呆一段時間,等到真正成為大儒后,我會動身前往帝都,到時候,你可愿跟著老夫一同前往帝都?”
“學生愿意。”
“好,今后,在這期間,如果在學問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來老師這里。”
“學生多謝老師成全。”
“老師,學生還有一事想詢問老師。”
“但說無妨。”
“老師,今年由于一些原因,導致百姓收成減少,這雍州城的萬記糧鋪私自提高糧價,為何朝廷不出面解決此事?”
“此事老夫也很頭疼,老夫給帝都寫了書信,至今還未收到回復。”
“原來老師也為此事擔憂啊。”
“是啊,畢竟關系到無數百姓的性命,老夫怎么能眼睜睜的看著這樣的事情發生。”
“老師,您想必也知道今年朝廷增加了賦稅一事吧?”
“知道,不過此事是皇上定的,我等做臣子的也不好說什么。”
“原來如此,那學生也不敢再去談論此事。”
“老師,今年夏天到現在都沒有下過一次雨,我看城中百姓吃水都有些困難了。”
“哦?居然有此事?老夫已經很久沒出過門了。”
“之前蘇兄曾對學生說,他害怕會出現天災,而且也預料到了糧價會漲,學生也是聽了蘇兄的話,屯積了一些糧食。”
“并且,他還料定明年天災會加劇。”
“如果是這樣,那看來真的有這個可能。下午我讓管家也去屯積些糧食,到時候,說不定會用到。”
“明天,老夫會寫一首求雨詩,然后看看能不能求到雨,如果能,也可以短暫的解決點問題。”
“老師大善。”
“玉林,今日中午在老師這里吃午飯吧,你讓人去給家中說一聲。”
“多謝老師,學生求之不得,學生的管家就在老師門外等候著,所以學生讓管家把話帶回去。”
“好,你快去快回,回來后,就讓丫鬟帶著你來我的書房。”
“是,老師。”
宋玉林聽了夏四海說話后,欣喜萬分。
這個時候,如果一位長輩肯將你帶到他的書房,那說明他是真的看重你,否則他不會這么做的。
畢竟,一個人的書房,那是存放著眾多書籍的地方,里面有很多書籍都是做過注釋的,這些注釋可以幫助后人去理解書本里面的內容。
如果是一般人,書房豈會讓你進來?
早上,蘇離起來后,到自家池塘處轉了一圈。
他發現,池塘里的水位又下降了。
這么下去可不行,他得想想辦法。
如果將水井里面的水打上來,然后倒進來這池塘如何?
剛生出這個念頭,就被蘇離自己給否決了。
因為他不知道這次的干旱會不會影響到他們今后的用水,所以他不敢這么消耗井水。
于是,他只好想其他辦法。
他想起來之前他聽宋玉林說,可以寫詩來求雨,他很好奇,不知道如何才能用詩來求雨。
看來,他得找個時間問一下了。
帝都。
董府內。
一個頭須皆白的老者手里拿著一封書信,桌子上還擺著十幾封書信。
他將這封書信打開,然后細細觀看。
“豈有此理。”
這個老者說完,將手中的書信放下,又拆開了下一封。
“啪~”
他看完這封信后,氣到拍桌子。
隨后,他把所有的書信全都打開,一一瀏覽了一遍。
“這些奸商真是好大的狗膽。”
“呼~”
他說了這一句后,長舒了一口氣,將書信放下,然后站起身,在自己的書房里踱著步子。
他收到的這些書信都是各地寄來的,里面的內容都是關于這次各地糧價大漲的事情。
當然,還有各地出現河水驟減以及缺水一事。
“老孫,備好車馬,我們下午進宮面見楚皇。”
這個老者說完,門外面進來一個身穿管家服飾的人。
“老爺,您為何突然進宮?”
聽了自家老爺說他要進宮,孫管家很詫異。因為自家老爺已經很久沒有進宮了,突然進宮,肯定有事。
“你看看這些書信。”
這孫管家來到董府已經有四十年了,所以,他很得董大儒看中,正是這樣,他才會被允許看書信。
孫管家拿起一封書信看了起來。
“老爺,難道這些書信都是?”
“沒錯。”
“老奴知道了。”
孫管家說完,就出去了,并且將門關好。
“唉,也不知道這次進宮有沒有用。”
現在的楚皇已經不是之前的楚皇了。
下午。
這個老者上了馬車,然后,孫管家趕著馬車朝著長安城的皇宮走去。
按理說,董仲是大儒,可以直接飛至皇宮內,可這帝都里,除過半圣及以上的人物,都不得飛在帝都之內,否則會被嚴懲。
“站住,何人進宮。”
“老夫董仲。”
董仲這時從馬車上探出頭來,對著這些侍衛說了一聲。
“原來是董大儒,瞎了你們的狗眼,放行,董大儒,您請。”
城門口的一個侍衛長看到是董大儒后,立馬將兩個不長眼的侍衛罵了一通。
其實這也不能怪侍衛,因為這皇宮門口的侍衛每隔兩個時辰就輪換一波,所以很難記住門口來往的人。
整個大楚皇朝一共就九位大儒,皇宮里有五位在翰林院常駐,皇宮外有四位。
皇宮外的四位是上了年紀的,這是楚國自立國以來,先祖皇帝定下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