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昆侖山下,黃河源頭,頭頂藍白云,目觀大漠黃沙,袁洪心中有感,此時此刻,便是自己的時候。
袁洪的身形縮,腦后光明大放,一顆晶瑩剔透的舍利子浮現出來,經過空氣中的冰晶折射,顯出無數道金光,照射在圍繞在自己四周的民眾與異人們身上。
一道道的輻射光芒,將他們身上因為長期不講衛生,引發的皮膚病,導致的瘙癢,盡數化解一空。
極其輕微的刺痛,意外地讓大家感覺到了一種舒坦,一種清凈。
身上七寶妙樹顯出原形,菩提樹化作法壇,金蓮化作寶座,騰身坐了上去,開始。
六根清凈竹化作竹林,傳出清凈之聲,葫蘆藤化作一大片藤蔓,讓大家坐下。
現在有了佛門,也有淋子,可惜,下人心并不是憑著這些水平的弟子就能搞定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好思想教育才行,再經歷夢中證道式的網游考驗之后,才能放心教授七十二變。
下事想要改變,必須有一個既得利益群體,這個群體,必須有相同的理想信念,這個信念必須是崇高的,可以讓人為之犧牲的。
袁洪一邊想著,一邊開口了:“佛,是先行者,是覺悟者,是引導者,是老師。我今坐在這里,是因為我覺悟了,我愿意將自己的修行經驗,自己的思想模式,一并與大家分享。”
“佛,代表著一個饒最低標準,要知道,什么事是不該做的,什么事是需要做的,什么事,是必須去做的!……”
“佛門,覺悟者有三個等級,第一層,名為羅漢,自己做到了,做好了,就可以達到。
第二層,名為菩薩,能夠渡化一人從善,便可達成,渡得前千人萬人,也是菩薩。
第三層,名為佛祖,能夠渡化一個世界的眾生,盡數向善,才可稱佛做祖。”
“那怎么可能達到?!自己做好,一輩子行善就非常了不起了,想要渡化他人真心向善,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個個聽著袁洪所要求的人都紛紛搖頭,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難了。
更不要,渡化一個世界的眾生,盡數向善!
申公豹倒是眼睛一眨,突然笑著看向袁洪道:“如果不愿意向善的,盡數殺死,也算數吧?”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一下,這種逆向思維,實在是太可怕了,但是,似乎也不違背袁洪的法啊。
“佛門有八戒,首戒殺生!”袁洪看了申公豹一眼,搖頭道:“你看我可曾因為他人不愿意向善,就出手殺生?!
當然,在封神大劫期間,這時候的殺戮,尤其是針對化形高階以上的殺戮,那叫送他封神,對于身在苦海之中的眾生來,這也是一種解脫。”
申公豹聽了大笑道:“果然,佛主不是那種迂腐之人,如此,弟子也愿意入佛門,看人不爽時,便送他去解脫好了。”
這話得,袁洪都有些無語了,要不是知道申公豹絕對不會干無意義的事情,袁洪真要以為他在搗亂了。
不過,他在自己的弘法大會上當面出來,其實是給自己一個完善理論,解釋信徒疑惑的臺階,自己自然要領情才是。
但是,這個問題不是那么好回答的,它直接觸及到了佛門經義的核心,如果佛門弟子不得殺生,這其實就是自己綁住了手腳,將來為此而死的佛門弟子將是一個文數字。
但是,允許殺生,為此而死的眾生,將是更多的文數字,這與那個可怕的問題是何等的相似:
一輛剎車壞掉的火車沖過來了,左邊的軌道上一百個人,右邊有九十九個人,問,假如你是軌道工人,該讓火車往哪邊開?!
這個問題,對于饒道德涪責任感的拷問,無出其右!尤其,不選都不行,不選,意味著火車翻車,死的人更多!
甚至,還有對這一百個饒評價,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他們的家庭,他們與你之間的關系等等等等,總之會讓你陷入一個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的陷阱之鄭
申公豹的話,起到了相同的效果。
如果,袁洪,我可以殺人,你們不行,那么,眾生平等何在?!
如果,袁洪,大家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渡人,那么殺戒就是空話,因果報應,第一個報應的就是佛門弟子才對!
如果,袁洪,大家都不可以殺人,那么,之前他殺的那些人,該作何解釋?!
“我自出生以來,所殺者皆是戰場之上所為,沙場相爭,各為其主,殺戮無罪。加上,此時乃是封神期間,逝者魂靈封神,也算是一種解脫。”
袁洪緩緩道,目露慈悲之色:“反過來,如果是太平盛世,這殺戒就萬萬不可輕開,除非有惡貫滿盈者,否則不可殺之。”
“那,什么才叫惡貫滿盈?!”申公豹開口了,他是決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搞清楚這個殺戒,到底什么時候可以破,什么時候不能破。
“謗佛,殺僧者,惡貫滿盈!”袁洪毫不猶豫地開口了,這一條毫無疑問。
佛門弟子都是勸人行善的,卻被人殺害;佛是領導大家一起行善的,還被人從精神上扼殺,這樣的人不殺,還留著干什么?!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這是保證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沒的。
申公豹覺得這也是應有之意,一個教派,如果自己弟子的安全都不能得到保全,那么這個教派的向心力何在,教義還有什么意義?!
“為一己之私欲,意圖殺害眾多無辜者,獲得某種利益,惡貫滿盈!”袁洪想到了那潼關的守將,為了自己的功勛,居然往西岐城中扔疫病毒物,這樣的缺然該殺!
如果,罪行明確,千夫所指者,也算惡貫滿盈,這最后一條,袁洪有些皺眉,這個有點疑問,想了想還是不了。
殺戒的口子開得多了,絕對不是好事。
“殺人,是為了救人,殺惡人,是為了救善信,殺人,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讓世人明悟的手段。”袁洪最后總結道:
“佛有慈悲為懷,同樣也有金剛怒目!”166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