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莊里的消息,源源不斷地傳進宮中。
裴皇后每日在天子身側伺疾,親自為天子試藥。天子一日都離不得裴皇后……
六皇子上午在宣和帝身邊讀書,下午勤練騎射,隨賀祈賀校尉練刀,極得天子歡心。宣和帝對六皇子的喜愛,溢于言表,屢次在人前夸贊六皇子……
前一條令鄭皇貴妃和一眾嬪妃羨慕得雙眼通紅。
后一條,令宮中眾皇子嫉恨得發狂。
宣和帝是父親,更是天子。皇子們從記事開始,便拼了命的爭奪宣和帝的注意力。宣和帝每日要上朝理政,無暇每日都見兒子。皇子們隔幾日見一回天子,是常事。在演武場里騎射練得最好的,才能得宣和帝的一句夸贊。
有哪個皇子能日日在宣和帝身邊?
有哪個皇子能時時得宣和帝夸贊?
有哪個皇子有過這樣濃厚的圣眷?
一個也沒有!
就連以前最得圣眷的大皇子,也遠遠不及。
更不用提二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了。
大皇子之前以離間計,挑唆二皇子和六皇子兄弟離心。數日過后,就沒這等心情了。因為大皇子也快被心里的嫉恨沖昏了頭。
父皇怎么能如此偏心?
父皇怎么能這般偏愛六皇子?
父皇偏愛的兒子,明明一直是我!
大皇子恨得咬牙切齒,再也按捺不住,開始每日寫信,命人送去皇莊。信中都是兒子對父親的思念和孝心。隨著信一同送去的,還有鄭皇貴妃親手為宣和帝做的鞋襪中衣。
宣和帝對寵妃和寵愛的大兒子,倒也不算冷漠,很快傳口諭回京,夸贊鄭皇貴妃賢良大皇子孝心赤誠。
大皇子總算心下稍安。不過,對六皇子的嫉恨,并未因此減退半分。
二皇子不甘示弱,也不斷寫信去皇莊。不過,他寫的信多是給六皇子和裴皇后的,信中內容可想而知。
宣和帝很快令人傳口諭到二皇子府。
為了顧全二皇子的顏面,傳口諭的內侍先低聲提醒:“二皇子殿下,圣上口諭,殿下聽一聽便可。”
二皇子心里一沉。
如果父皇是夸贊他,內侍絕不會這般委婉暗示。現在既暗示清場,可見這道口諭不怎么美妙……
二皇子的預感沒有錯。
“……朕來皇莊之前,令你和大皇子代掌朝政。朕身邊有皇后和小六陪伴,無需你多憂心。以后不必再寫信給皇后和小六,你安心當好自己的差事,就是對朕的孝心了。”
這道近乎斥責的口諭,令二皇子面耳赤紅,心里的嫉恨和怒火熊熊燃燒。
當著內侍的面,二皇子不敢和不能表露出來。還得擠出笑容厚賞內侍,待傳旨的內侍走了,二皇子才變了臉色,伸腿踹倒了身邊的椅子,猶不解氣,將桌子也踹倒在地。
咚咚的巨響,傳到門外。
站在門外的二皇子妃,略一躊躇,還是推門而入:“殿下請息怒……”
“滾!”暴怒不已的二皇子,隨手拿起手中的東西,砸了過來。
二皇子妃一個沒提防,被砸中了肩膀,頓時一陣火辣辣的劇痛,一聲痛呼,后退幾步。旋即小腹也隱隱抽痛起來。
二皇子妃臉頰陡然白了,一臉痛苦之色,略略彎腰抱住自己的小腹,口中溢出一聲痛苦的低吟。
怒火中燒被沖昏了頭的二皇子,終于從暴怒中回過神來。面色也是一白,快步上前扶住二皇子妃:“來人,快去宣太醫來!”
萬幸二皇子府中就有太醫。
這位太醫迅疾趕來,為二皇子妃療傷看診。
二皇子妃的肩膀被砸中,流了不少血,外傷著實不輕。更不妙的是,二皇子妃懷孕時日尚短,此次受了驚嚇,小腹一陣陣抽痛,竟有了小產的征兆。
二皇子妃面色蒼白,滿額冷汗,忍著疼痛,斷斷續續地說道:“王太醫,請保住我腹中的孩子。”
王太醫沉聲道:“微臣一定竭盡全力,請皇子妃娘娘放寬心。”
二皇子妃這才閉上雙目,暈了過去。
幾個陪嫁的丫鬟,各自紅了眼眶,暗暗咬牙。自家小姐,賢良溫柔,嫁進二皇子府后,言行謹慎仔細,從無疏漏錯處。
可這位二皇子殿下,性情暴躁易怒。在氣頭上,竟連懷著身孕的二皇子妃也被遷怒……
嫁給這樣的夫婿,小姐真是命苦。
二皇子面色難看地站在一旁,心里有些悔意,更多的卻是惱怒。
他動怒的時候,身邊人都知道躲著一些。這個江氏,明知自己懷著身孕,竟不躲遠一些,還傻乎乎地往他面前湊。
他在氣頭上,哪里知道進來的人是江氏。萬幸隨手拿到的是一個茶碗,不是什么銳利尖刺之物。否則,江氏受傷會更重。
江氏肚中的孩子,是他的嫡長子。萬一這胎有失……
二皇子心里怒氣又蹭蹭上涌,厲聲說道:“王太醫,一定要保住皇子妃這一胎。若有個閃失,本皇子要你的命!”
王太醫戰戰兢兢地應了,心里暗暗叫苦不迭。
皇子公主們開府后,太醫院皆會派太醫進府。他也是倒霉晦氣,偏偏就被派到了二皇子府來。
以二皇子暴戾易怒的脾氣,他這個太醫實在不宜做,遲早是個短命的倒霉鬼……
王太醫將喉間的長嘆咽了下去。
賈公公輕手輕腳地進來,低聲稟報:“啟稟殿下,奴才已叮囑過眾人,今日之事,不得胡亂傳言。違令著,亂棍杖斃。”
這等事傳出去,實在丟人現眼,會令二皇子顏面盡失,為人恥笑。更不宜傳到衛國公府的耳中。
二皇子陰沉著臉,略一點頭,目光掠過面色慘然的二皇子妃,心情愈發煩悶:“你們幾個,好生伺候。等她醒了,讓人去書房給本皇子送個口信。”
然后,便轉身離去。
幾個丫鬟一同行禮,恭送二皇子離去。
待二皇子離去后,丫鬟們強忍著的眼淚也掉了下來。
一個時辰后,二皇子妃悠然醒轉。
丫鬟們紅著眼圍攏上前,其中一個,哽咽著低聲道:“皇子妃娘娘,此事總得送個信回衛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