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徐溫接到朝廷圣旨得知張如率領大軍一夜之間便過了江,楊樂與之交戰被打的全軍覆沒,震驚之極。
徐博與一眾將領亦是大驚失色。
即便是楊樂在不濟也不可能一夜之間便讓隴軍過江呀!
眾將問徐溫,徐溫解釋。眾將這才明白,原來是張如用了火,這才使得楊樂全軍覆沒。
他們皆是好奇,難不成張如提前知道那個時辰會起風嗎?
心里各自猜測,徐溫也覺得這事非常奇怪。即便是張如精通風水星象之學,可也沒有這么神的,居然能精確到時辰,這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徐溫壓力極大,他自認不是張如之敵手。
一番商議之后便率領大軍兵分兩路向著龜城趕去。
自己率領主力自大道而行,命李鐘引了一支人馬自鳳凰關而下,做為奇兵。
就在張如拿下上阜與靈武二城準備攻打龜城之時徐溫率領大軍趕到了龜城。一到龜城徐溫便傳下軍令,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又命士兵與百姓往城上搬石木,以做防御之用。
徐溫知道隴軍弓箭殺傷力大,便命士兵加厚了盾牌,方方面面做的非常充足。
與此同時,張如率領大軍下營龜城五里處,意在尋找機會攻打龜城。
不一會,派出去的探子來報:“丞相!梁國大將軍徐溫布置城防,看樣子是要死守龜城。”
張如一點頭,道:“在探!”
“是!”
士兵出去之后趙義對張如道:“丞相,梁國派徐溫來此地南安渡守軍必定不足,可叫韓將軍自南安渡攻打梁軍。如此,劉成必定會叫徐溫分兵去救,屆時我們突然攻打龜城,一舉可下。”
其余將領也是點頭。
張如微微一笑,說道:“趙將軍言之有理。不過,本相有更好的辦法來取下龜城?”
“不知丞相有何良策?”
“白將軍!”
白承答道:“在!”
“本相命
你引兩萬人馬于今日過江,過江之后立刻趕往古舟城與韓將軍匯合。同時,放出消息,便言本相已去了古舟,要自南安渡攻打梁國。”
“遵命!”
趙義道:“丞相此計必叫徐溫猜疑不定。”
張如一笑,道:“本相便就是要他不知道本相要做什么?擾亂他,使他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趙義與眾將點頭,張如叫來一個士兵,叫士兵給他收拾東西。趙義不解,問道:“丞相,何故要收拾東西呀?”
張如道:“既然說要去古舟,那必然是要去的,咱們可不能欺騙徐溫大將軍呀!”
一聽此言,趙義恍然大悟:“末將明白了。”
“本相與白將軍今日便出發,你明日率領大軍攻打龜城。”
“遵命!”
張如與白承去后趙義便放出了消息,一時士兵議論紛紛。
趙義依張如所言率領大軍攻打龜城。
行軍城下,徐溫叫喊趙義:“趙義將軍,許久未見一向可好啊?”
趙義大聲回道:“承蒙徐大將軍掛念,本將一切皆好。只是未想你我見面竟是在此地,想及往事實在叫人唏噓呀!”
“是啊!徐溫也未曾想過有一天會與趙將軍兵戎相見。”
說完,徐溫又問:“聽聞大隴丞相張如少年才俊,久聞大名未得一見,不知今日可在軍中否?”
“我家丞相于帳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這廝殺之事自然是不會出現的。”
“倒是在下唐突了。”
徐溫有些失望,本以為是張如率領人馬來攻打城池沒想到是趙義領軍。
他上次遲了一步沒能見上張如一面有些遺憾,沒有以至于做夢都會夢到。他特別想看一看這位隴國的丞相究竟與他子平安相似到如何程度。
趙義笑道:“徐將軍,趙義有一言不知徐將軍愿聽否?”
“趙將軍請將,徐溫洗耳恭聽。”
“九州戰亂,五國紛爭。百姓苦不堪
言,黎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皆思太平。然而,太平而字說起來容易,實現起來卻難如上青天呀!”
“幸得天生我大隴陛下,行新法,分田地,使百姓過上了安寧日子。如今我大隴更是一一國之力先后滅陳、楚、夏,徐將軍乃聰明之日,何不為天下安寧做一番貢獻呼?”
徐溫一笑,說道:“趙將軍,道不同不相為謀,各從其志也。”
“徐將軍,今我大隴帶甲百萬,戰將千員,我丞相更有鬼神莫測之謀,試問徐將軍能勝否?”
徐溫不答,他很清楚梁國現在的實力,根本無法抵抗隴國。
但他是梁人,更是梁臣,這個時候必須要與國家同生死。
“徐將軍乃聰明人,必能做出名智之舉。”
徐溫道:“趙將軍,不必勸了,本將勢與大梁共存亡,我徐家世享大梁國恩,背之必為世人唾罵。”
見徐溫態度堅定,趙義也不再勸他,說道:“既如此那本將便要攻城了。”
說罷!趙義抬手,猛地將抬起之手落下,大喊一聲:“放箭!”
一聲令下無數弩箭射向龜城。
徐溫見隴軍放箭命令士兵以盾牌御之!這盾牌加厚了不少,弩箭雖強卻也未穿盾牌。
趙義又命士兵以床弩射之!梁軍猝不及防,被床弩巨箭射在盾牌之上巨大的力量砸翻了城上梁軍。
徐溫大驚,這隴國弓箭竟然如此厲害,心里暗暗稱奇。
兩波箭之后趙義下令撤軍,城上一眾梁將見趙義撤軍皆是疑惑,一將問道:“大將軍,趙義怎么突然撤軍了?”
徐博也很疑惑,看著其父等待著他的回答。
張如擅長用兵,想必趙義今日來攻打城池是假,試探我軍實力是真。
“命令各部,嚴加防御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