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不言神色凝重,也慢慢送出一拳。
一掌一拳,前者隨意,后者鄭重。似他們這等高手,以快打快之下,一息之間就能攻守數合,然而這一拳一掌,足有數息才撞在一起。
拳掌交接,并未有半點異相顯露。
兩人紋絲不動,慢慢收拳。
這次,方不言率先緩緩打出一拳,魚和尚則平推一掌,拳掌再接之際,忽然一股狂風突至,飛沙走石一樣,卻在即將籠罩兩人之時,如同遇上無形屏障,風力消散。
這一次兩人同時退后一步,又不約而同向前邁出一步。同時魚和尚化掌為拳,迎上即將到來的第三拳。
方不言一拳揮出,他們這一拳并不迅捷,相反很慢,不論是魚和尚還是方不言,俱露出吃力的神情,好像他們推出的不是拳頭,而是一座山一樣。時光似乎也隨他們拳頭推移,竟也變得緩慢起來。直至兩個拳頭相交在一起,并未像之前那樣一觸即分,反而膠著在一起,似乎放棄了切磋,轉而開始相互角力。
“角力”到最后,魚和尚似乎有些不支,緩緩盤膝坐于地上,方不言隨之而坐,兩人拳頭都已收回。
忽然魚和尚一指點向方不言眉心。
眉心本是人體要穴,何等重要,豈可受制于人,然而方不言安然端坐,不動如山,卻是任魚和尚施為。
魚和尚見狀道:“施主好沉穩的心性。”
說話間,一指已經點到方不言眉心處。
魚和尚暗運大金剛神力,周身本相若隱若現,佛音禪唱不絕于耳,宛若羅漢臨塵。然而一身僧袍在風中紋絲不動,顯然是真氣運行到極致。
不過他并非是為了卻敵,而是以佛門無上輪轉大法,將自身關于大金剛神力的感悟以心傳之術,借真氣運行之理,刻印于方不言心頭。
做完這一切,魚和尚已經是大汗淋漓,頭頂氤氳白氣冒出,顯然是元氣大傷。
這是佛門心火傳燈秘術,如同醍醐灌頂一般,旨在令人開悟。非佛法修為俱臻上乘妙境的大德高僧不能施展,可將施法者一生積累之智慧轉授他人。
只是以自身積累化作薪柴,助受者點燃心燈,開啟妙處。卻是極為耗費精神,一生只能施展一次。
魚和尚微微喘息片刻,嘴角溢出一絲血液,卻是方才大費心力,觸動陳年舊傷。他運氣凝神,平復真氣,開始調息,同時也為方不言護法。
方不言天資絕佳,本身就到達煉神之境,無論眼界還是武學造詣都不遜色魚和尚。
他接受了魚和尚數十年感悟,本身火候已足,短短時間內,三十二非相已經大成。氣機勾連之下,顯露于外,早已驚動了一旁觀望的魚和尚。
隨即三十二非相似乎后力不繼,逐一消散,卻又逐一浮現,如此反復。最終三十二相消減成一十六相,一十六相變為八相,八相演化為四相,四相相融而成兩相,兩兩相合,只得一相,映照半空,似相非相,似我非我,卻是將大金剛神力練至一合相圓滿,只待明悟自我,便可返照心神,本我法相。
到了這一階段,本相卻是與自身心性息息相關。正所謂相由心生,修煉者根性中究竟是什么,他所凝成的本相便是什么。
正如金剛宗開派祖師九如和尚,他呵佛罵祖,吼嘯十方,馳騁禪林,無有抗手,所留本相,大有藐睨六合、唯我獨尊的風采,決不屈服于天地間任何人物。是以這九如和尚形成的就是下坼地圮、上決浮云、吞吐星漢,藐睨眾生的唯我獨尊相。
而二代祖師花生大士,本身性情沖淡,故而練出的是出之如泉,不知其所來;收之如雨,不知其所止的極樂童子相
以后各代傳人皆是不同,就如淵頭陀以淵為道,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淵有九名,太沖莫勝而成九淵九審之相。
四代傳人沖大師珠輝玉潤,衣帶飄搖,猶如山間流風,洗盡萬古長空,現出一輪朗月的明月流風之相
五代傳人大苦尊者成就不震不正,死中覓活的萬法空寂相,
而魚和尚則是古拙沉雄,樸實無華的大愚大拙之相。
此時便需要佛法修為加持,不然便無法形成佛門本相,只能證得自我之道。
這也是原書中金剛宗傳承七代,唯獨陸漸這一代沒有形成佛門本相的原因。
然而萬法皆通,陸漸雖然不同佛法,不解禪意,但是卻不妨礙他走出自己的道,故而成就包容萬象,上善若水的海納百川之相。也正因他的海之道包容萬物,海納百川,所以雖無特定法相現世,而能得以幻化前六代金剛傳人的本相法印。
方不言此時便到了這最后的關頭,凝成自己的本相法印,從而明確自己的道路。
只是他心中頗有些舉棋未定,蓋因他爭強好勝之心未熄,總想爭個第一,便是凝練本相法印,也想證出個最強來。
此時方不言心中頗雜,窮搜以往記憶,將心中所知神話大能一一過了一遍,總想尋得最強一位證成自己本相法印。然而凝聚本相法印便是聽從內心,一氣呵成而成,最忌心中猶豫,從而喪失心氣。
他這一猶豫,氣機渙散,神意已經不穩。也正因為他積累過厚,修煉大金剛神力一氣呵成,根基不穩,招致魔劫。從魚和尚看來,方不言臉上忽然青紅一片,隨之紅色越顯,青色越減,最后似有一片火光從方不言身上迸現。
“阿彌陀佛。”
魚和尚知道這是方不言自己引發的心火,當即宣了一聲佛號,手中捻動佛珠,開始頌出金剛經來。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經聲揚揚,聽到方不言心里卻是振聾發聵,如雷貫耳,喚醒他幾分清明。
(想一想方不言該證什么本相法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