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和楊沂中率領選鋒軍到達高麗西京城下也就是箕城城下,很快就發現拓俊京將十萬高麗西北軍分成了三部分——其中,五萬在箕城踞城而守,兩萬駐扎在箕城西北的無望山山腳下,以山為依托,建立了堅固的防御工事,三萬駐扎在東南的大同江畔,背靠大同江布的堅固防線,三部兵馬相互依托,互為援軍,共同防守遼東軍的進攻。
由此可見,拓俊京也沒有完全將希望寄托在李資謙和王楷身上,其實他一直都在防著遼東軍南下。
臨出發之前,蔡仍親自召見了王彥和楊沂中,跟他們說:“你們放心大膽的打這仗,不要有任何顧慮,如果僅憑你們前廂就能打下高麗西京,本王就將此戰的首功給你們。”
王彥和楊沂中,尤其是后者,因為留守在臺灣,而錯失了很多出人頭地的機會。
這次是王彥和楊沂中,尤其是后者,難得的證明他自己的機會。
試問,王彥和楊沂中,尤其是后者,怎樣不竭盡全力打好這一戰呢?
因此,在來高麗西京的路上,王彥和楊沂中就商量好了,他們一定要趕在大軍到來之前攻下箕城,證明他們自己,也證明他們所統帥的前廂。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到箕城城下,王彥和楊沂中就開始主動尋找戰機,希望能盡快打下箕城。
可讓王彥和楊沂中上火的是,拓俊京用兵老辣異常,絲毫可乘之機都不給他們,關鍵拓俊京一直都在避免跟他們交戰——拓俊京一直都在依托他們已經準備了許久的防御工事固守待援,就算偶爾出戰,也是一擊就退,絕不戀戰,在拓俊京的率領下,高麗西北京的將士全都狡猾得像是狐貍似的。
在這種情況下,王彥和楊沂中一點便宜都沒有占到。
直到這一日。
傍晚時分,天空突然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
看著不太可能下大的雨,卻在天黑時大了起來,而且伴隨著電閃雷鳴,眼見著有下一宿的趨勢。
讓人沒想到的是,王彥和楊沂中竟然在這時候升起了大帳!
張俊、高師旦、翟興、楊再興、盧俊義等前廂的主要將領全都頂著雷雨來到了中軍大帳之中。
王彥開門見山道:“除了楊統制,咱們這些人,最近全都沒有打過什么像樣的大仗,所以,王上才讓咱們充當選鋒軍,想要給咱們一個立功的機會。”
王彥這話其實是有問題,他們這些人中,不僅楊再興最近打過大勝仗,王彥也參加了至關重要的黃沙原之戰,并且在那場戰役當中擔任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不過——
要說楊沂中、張俊、高師旦、翟興、盧俊義等人很長時間沒打過大仗、硬仗了,倒是不錯,尤其是剛從臺灣來的楊沂中、張俊和翟興。
也正是因為如此,蔡仍才將楊沂中、張俊、高師旦、翟興、盧俊義他們這些人派到前軍讓他們充當全軍的選鋒——一方面這可以給其他軍隊更多的休整的時間。另一方面這可以給楊沂中、張俊、高師旦、翟興、盧俊義他們一些立功的機會搞搞平衡避免一兩方做大。
當然,蔡仍這么安排,也是要承擔一些風險的,畢竟,就目前來講,這些久未上戰場的將士,確實是不如那些一直在打的將士更靠得住。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不少人反對王彥、楊沂中他們這些人擔任選鋒,那些人認為由另外四廂哪廂來擔任選鋒應該都比前廂要強。
所以,前廂的人全都憋著一口氣,想要向世人證明,他們前廂的將士不比另外四廂的將士差,蔡仍也沒有錯信他們。
王彥繼續說道:“可我等來此已過九日,在這九日當中,我等無有寸進,實在是愧對于王上對我等的信任。”
王彥又道:“相信,不出三日,王上應該就會率領大軍到來,恁地時,叫別人怎么看我等,我等還有何面目在遼東軍中直起腰行走?”
王彥此言一出,眾人全都面色沉重,又極度不甘!
他們不是不想跟高麗西北軍拼殺,而是這高麗西北軍的將士,一個個的,全都屬烏龜的,一直躲在他們的龜殼里不出來,讓他們無從下嘴,這仗怎么打?
楊沂中接過話來說道:“所以,我與都統商量了一下,決定今晚劫了大同江邊上的高麗軍的大營,先斷它一臂。”
高師旦有些難以置信道:“這種天氣夜襲是不是……”
王彥打斷高師旦道:“正因為是這種天氣,敵人才絕對想不到咱們會去夜襲。”
聽王彥這么說,張俊立即附和道:“不錯,這種天氣,必定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然后主動請纓道:“末將愿帶人去襲營!”
翟興也請命道:“都統、副都統,還是將此事交給末將吧,末將愿立軍令狀,不成功,便成仁!”
見翟興要搶這個機會,張俊忙道:“末將也愿意立軍令狀,如果不能端掉敵營,末將愿意提頭來見!”
王彥和楊沂中對視了一眼,最后還是楊沂中道:“你們二人就不要爭了,此一役我親自帶著各軍精銳前去,你等要做的就是協助都統截斷高麗的援軍。”
張俊和翟興哪里能爭得過楊沂中這個副都統。
沒辦法,立功心切的張俊和翟興,也只能是等下個機會了。
眾人都是干脆的人。
很快他們便開始商量具體計劃。
與此同時,楊沂中親自將各軍的精銳挑出來,組成八千敢死隊。
時至子時,楊沂中率領八千敢死隊冒著大雨潛到大同江高麗軍的大營之外。
連日來的提心吊膽,讓大同江高麗軍的將士,從上到下,全都身心疲憊。
好不容易趕上一個下大雨的日子,不認為會有戰斗的他們,早早的就睡下了,準備明日再應付遼東軍沒完沒了的攻擊。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楊沂中率領八千精銳敢死隊沒費多大力氣就潛入到了大同江高麗軍的大營之中。
爾后,等電光一閃,楊沂中便帶人一躍而起,奮勇進殺;電光過后,遼東軍的將士就全都潛伏不動。
黑夜加上大雨,再加上恐怖的夜襲,讓大同江的高麗軍滿營大亂,甚至自相殘殺。
遼東軍的將士則按戰前約定好的暗號,時分時聚,不停的收割著大同江高麗軍將士們的性命。
待天蒙蒙亮,大同江高麗軍讓楊沂中他們徹底擊潰,他們不得不逃出軍營往箕城逃去。
可讓大同江高麗軍的將士萬萬沒想到的是,背嵬軍的騎兵和游奕軍的騎兵已經等候他們多時了,關鍵王彥親率遼東軍截斷了大同江和箕城之間的聯系,讓這些人插翅難飛。
結果,前廂一戰而全殲了大同江高麗軍的三萬人馬——共計:擊殺了一萬多,生擒活捉了一萬多,跳進大同江中淹死的大約有一兩千,剩余的人趁亂逃跑了。
此次大捷不僅重創了高麗西北軍,也打碎了高麗人的膽魄,更打出了遼東軍的威風。
數日之后,蔡仍率領三十二萬大軍兵臨箕城城下。
蔡仍也懶得跟拓俊京廢話,他直接命前廂、左廂、右廂、后廂將箕城團團包圍,使城中之人插翅難飛,然后集中了各軍的一窩蜂火箭、沒良心炮、火槍隊,之后將之全都布在了無望山的高麗軍的大營外,然后以地毯式攻擊的方式向無望山的高麗軍的大營推進。
這是一場毫無技術可言的戰斗,蔡仍完完全全就是仗著武器好又多欺負無望山的高麗軍。
在鋪天蓋地、壓得無望山高麗軍的將士連頭都抬不起來的熱武器的攻擊下,無望山高麗軍的將士只有兩條路可選——要么就是投降,要么就是等著被遼東軍碾壓。
在這種情況下,無望山高麗軍的最高指揮官高麗西北軍的大將軍李成宰,最終選擇打白旗投降。
盡管早早的就看到了無望山高麗軍打出來的白旗,可蔡仍還是命令前線總指揮吳璘,在攻入無望山高麗軍的軍營之后,再停火。
吳璘完完全全的遵從了蔡仍的命令,直到他們用一千多個炸藥包將無望山高麗軍的寨門連同一大片寨墻全都給轟碎了大軍從缺口沖進去了之后,才停止轟炸。
僅僅十幾天時間,遼東軍就全殲了拓俊京精心布置的兩個犄角,使箕城變成了一座孤城,關鍵,四十萬大軍將箕城圍得水泄不通。
箕城中人,無不對此感到絕望。
這時,蔡仍才派人進城去招降,并說只給拓俊京一天考慮時間。
拓俊京跟蔡仍派去的人說:“我不是不愿意投降,可是現如今我們高麗已有大王,又有眾多文武大臣,投誠這么大的事,我自己說得不算,得大家一塊商量,請遼東王給我三天時間,三天后,我一定開城投降。”
蔡仍派去的人,將拓俊京的原話帶給蔡仍。
蔡仍一聽,立即就任命王彥為前線總指揮,岳飛、韓世忠、吳玠、劉锜為副總指揮,馬上組織攻城。
聽見蔡仍的命令,李石勸道:“王上,您如今的身份,已經不只是一位將軍了,你還是一位君王,不可出爾反爾啊,須知,君無戲言啊。”
不想,蔡仍卻道:“本王在朝堂之上,自然是一言九鼎的,可本王現在在戰場上,那本王就只有一個原則——打勝仗!兵者詭道也,無論在任何形勢之下,都絕不可以拘泥于形式。”
說完,蔡仍向王彥、岳飛、韓世忠、吳玠、劉锜等領兵將領,道:“你們要切記,不出兵則矣,出兵了,就要以最短最快的方式擊敗敵人取得戰斗的勝利,不要有任何顧慮。”
王彥、岳飛、韓世忠、吳玠、劉锜等人齊起應道:“諾!”,然后就下去部署去了。
不久,張俊、呼延通、楊政、翟進四人就各自率領本部人馬向箕城發起了進攻。
拓俊京真沒想到,蔡仍會如此果斷的就開始攻城了,連他之前答應得那一天都沒有遵守,進而有些被蔡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這讓拓俊京大感:“麻煩了!”
對于這一戰,拓俊京其實是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打算堅守到金軍增援的時候,最不濟也要堅守到剩余的十萬高麗西北軍來合兵,然后再跟遼東軍決戰。
然而讓拓俊京萬萬沒想到的是,遼東軍剛一到來,就斷了他的左膀右臂,逼得他只能踞孤城而守。
而現在,別說金軍還沒有出兵的消息,甚至就連那十萬高麗西北軍都還在路上。
這仗怎么打?
根本就沒法打嘛。
可即便如此,拓俊京還是抱著僥幸的心里組織箕城中的軍民頑強的抵抗。
然而——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負偶頑抗是根本沒有用的。
僅一天一夜,張俊手下的兩員大將趙密和張子蓋,翟興手下的姚仲和關師古,楊政手下的王彥和田晟,就先后沖上了箕城的城墻,而呼延通手下的許世安也將箕城的外墻給轟塌了。
又經過半天的攻打,遼東軍徹底占領了箕城的外城,逼得拓俊京不得不帶領軍民進入內墻苦苦支撐。
這時,蔡仍才再派人向拓俊京招降。
得說,拓俊京也真是高麗的忠臣。
雖然形勢已經如此明朗,可拓俊京還是砍了蔡仍派去招降的人,仍準備率領內城中的軍民繼續負偶頑抗,他甚至都準備巷戰了。
只可惜——
拓俊京不可能代表所有高麗人。
見拓俊京有活路不領大家走,一門心思領著大家走死路,立即就有人不干了,他們找到王僑對他說:“陛下,大勢去矣,沒必要再做無謂的犧牲了,您在這個困難的時刻能挺身而出擔任高麗王,已經算是對得起祖宗了,現在您要對得起您的子民和您自己以及您的家人了,此禍非是您惹的,您真沒必要因別人惹的禍而為高麗陪葬。”
看著跪了一地的人,王僑仰天一嘆,道:“非是孤王怕死,實是不想百姓蒙難啊!”
在這之后,王僑以有大事跟拓俊京商量為借口派人將拓俊京召到了王宮之中,然后派人擒住了拓俊京。
拓俊京見此,哪還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拓俊京掙開眾人,然后朝著開京方向一個頭磕了下去,哭道:“陛下,臣盡力了!”
沒有人知道,拓俊京說的這個“陛下”指得是誰?是王俁?是王楷?還是王僑?
現在也有沒人關心拓俊京拜得是誰,因為這已經不重要了。
所有人都沖出去迎接遼東軍、迎接遼東王了。
突然!
也不知是誰,在王宮里放了一把大火。
今日南風急盛。
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王宮幾乎被付之一炬。
雖然經遼東軍和高麗人的全力救火,可最后整個王宮仍只剩下三個亭子和內帝釋院廊廡等寥寥數十間宮舍幸免于難。
在這個過程當中,直史館金守雌一個人背著國史,將其埋在山呼亭北,這才使高麗歷代實錄幸免劫難,否則,高麗此亡,可能就要跟很多朝代一樣,湮滅在無盡的歷史長河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