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主公,樂安王太守(王脩)、濟南孫相(孫邵)、東萊管太守(管承)、是從事(是儀)一同求見。”
“快請。”那么多基層太守一起來,劉備覺得肯定有大事。
寒暄過后,求見的幾人對視一眼,是儀上前說道:“近聞公孫州牧遣人向主公求援,可有此事?”
“卻有此事,子羽有何高見?”
“冀州袁紹往攻幽州,其后必然空虛,若主公出兵襲其后,則袁紹將滅,冀州易得矣。望主公選精兵強將,立攻冀州。”
劉備說道:“子羽,備總督河(黃河)南四州兵馬,河(黃河)北之地非備管轄。備受陛下大恩,定要忠君愛國,若冒然相攻,豈非失遠近人心。”
王脩上前說道:“主公英明神武,雄踞東方,青徐百姓多蒙主公之恩,常思報答。方今天下大亂,諸侯各自相攻,百姓苦不堪言。主公乃大漢皇叔,正當奮發,興漢室。遠近之人亦久慕主公,今冀州空虛,不乘此良機伐袁,若為他人先,悔之無及矣。”
幾人一起上前說道:“請主公出兵。”
“諸君且回,待備思之。”幾人有些無奈,但也只能告退。
“大哥!”王脩幾人剛離開,張飛就從外面進來了,“大哥,俺聞大哥欲攻冀州,可有此事?”
“此等謠言三弟如何得知?”
“軍中聞子經率軍北上,皆以為大哥欲攻冀州,將士群情振奮,士氣高昂。大哥與俺離鄉多年,此次出兵小弟定要打回故土,與大哥、二哥共敘前事。”
“三弟,子經北上只為救援伯圭兄,攻伐冀州尚未有定論。”
“大哥,冀州空虛,正是進兵之時,大哥還有何顧慮?”
“三弟且回,容我三思。”
張飛離開后,又有許多跟隨劉備多年的幽州老人,相繼來到劉備這里請戰,劉備還是以三思為由推了。
這天,劉備府上來人絡繹不絕,一直到晚上才停止,但劉備見沒人來了,也沒有去休息,而是在書房等待。
沒過多久,簡雍便到了,他說道:“主公,冀州之事雍已辦妥,請主公放心。”
“憲和辦事我放心。近日可振奮軍中士氣,不可使將士失望。”
“得令!”
安排了簡雍,劉備這才回房休息。隔天一大早,劉備就被人叫醒,盧植來了。
“恩師身體不適,但有所需,只派小童前來即可,何必親往。”
盧植沒有說話,而是眼神示意劉備,劉備屏退了左右。盧植說道:“冀州之事可行矣,遷延時日,過猶不及。”
“這……”劉備明白盧植是看出了他的布置,“恩師如何得知?”
“玄德一向治軍甚嚴,若無玄德推波助瀾,軍中怎敢謠言四起。”盧植說道,“其實玄德何必多此一舉,若占河(黃河)北,世祖(光武帝劉秀)之勢將成,復興漢室,指日可待。”
這些年,劉備得到劉邦和劉秀的幫助,錢糧用之不竭的消息,劉備的部下大都有所耳聞,只是大家心照不宣不說而已。
不過在他們的想法里面,是劉備找到了劉邦和劉秀埋藏在各地的隱蔽物資。
還有人腦補了一段劇情:兩位先帝早就推算出漢室的劫數,特意做了后手,然后將埋藏寶藏的地圖傳給后世子孫,只是沒有傳來只言片語,后世子孫大都不明白地圖意義。直到劉備解開謎團,正式走上復興漢室的道路。
“謝恩師教誨,備已有謀劃,不日北方將有軍情傳來。”
“既如此,老夫有生之年尚能歸故里,甚好。”盧植見劉備這么自信,也不再說什么,讓盧毓攙扶著離開了。
之后好幾天,劉備一直推脫,但他們也看出劉備的猶豫,最后在簡雍的“牽頭”下,眾人準備再次聯名請愿。
這天眾人一起來到劉備這里,還沒等簡雍他們說話,門外就跑來一個斥候。
“報主公,冀州袁紹發檄文,欲起兵百萬攻青州,平原朱將軍請求支援。”
“什么!大哥尚未出兵,袁紹小兒到先來了。”張飛非常氣憤,“大哥,下令吧!”
簡雍說道:“玄德,先機已失,悔之不及啊。”
劉備起身說道:“百萬大軍又有何懼?我能以五萬勝五十萬,便能以十萬勝百萬!袁紹既然自尋死路,我便助他一臂之力。傳令,出兵!”
“是!”一眾人沒想到袁紹先攻來了,幫助劉備下定決心。他們不覺得袁紹強大,只要劉備下定決心,就能橫掃天下。
袁紹為什么那么急進攻劉備,就要從前面說起了。
渤海,這個青州和幽州貿易的必經之路上,和往常一樣來了一支商隊,這支商隊的主人是一對父子。
“站住!馬車上是何貨物?”
“自然是買羊毛之錢糧,還能有何物?”那青年兒子說道。
“汝乃一商戶,怎敢如此與本將說話,莫不是尋死乎?”
青年的父親,拉住兒子,上前賠罪道:“將軍恕罪,小兒年幼無知,冒犯之處,還望海涵。”說完從身上摸出一塊馬蹄金,塞到了守門小校的手中。
“恩,小兒便應在家中苦讀,若不是看在熟人的面上必不干休。”小校雖然不認識老者,但老者的面容他是熟悉的,常年來往看到過很多次。
小校揮手讓士兵開始到馬車上搬運糧草,他說道:“規矩汝亦知曉,本將便不多說了。”
“明白,明白。”老者在那點頭哈腰,青年卻滿臉鐵青。
交付了袁紹訂立的算緡,兩人帶著車隊又上路了。袁軍小校正當欣喜自己得到意外之財的時候,依稀聽到商隊的青年說道:“皇叔不日就要出兵冀州,皆時看彼輩如何猖狂。”
小校心中感覺不對,便讓人尾隨這支商隊,探聽虛實。商隊沒有立刻離開南皮縣(渤海郡治所),而是在城中住了下來。
商隊父子找了間驛站休息,袁軍士兵便潛入偷聽父子談話。
“白日汝怎可于外喧嘩,若軍機泄露,如何對得起主公。”
“我一時氣憤,險誤大事,幸得兄長警覺,攔阻于我。”
“我等受主公將令,往袁軍大營尋麴將軍,深入敵境,當時刻小心。”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