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近黃昏,一輪赤陽懸掛在西方的天空,將那皚皚的萬年冰峰也染成了紅色。起伏的山地之間,便是碧波如鏡的疏勒河。河谷兩岸是遼闊的胡楊林帶,再往東,蒼莽的綠色草原在眼前一覽無余。
于闐軍在半下午時分便是全部渡過了疏勒河,一隊隊的偵騎在河岸邊的樹林中來回奔馳。于闐軍過河后休整了半個時辰,便開始朝著疏勒城方向前進,準備發起進攻。
十幾里之外的疏勒城,喊殺聲已經是漸漸平息了下來。
在進攻遇到頑強的抵抗后,喀喇汗軍將疏勒城團團包圍。
一個下午的激戰就死傷三千多人,也是讓尤素福感到肉疼,放棄了強攻的想法,準備就地安營扎寨,改為長期圍困。遼闊的草原上晚風獵獵,喀喇汗軍白色或是黑色的大旗隨風招展,部分軍卒被派到了河谷方向,準備伐木造營。
嗚……
四下派出的偵騎突然吹響了警報的號角,曠野上,兩萬余于闐騎軍猶如一道黑線,從兩個方向出現在了地平線上。半個時辰后,浩浩蕩蕩的于闐騎軍已經列好騎陣,與喀喇汗軍相隔不到兩公里,遙遙相對。他們停住了戰馬,等待著進攻的命令,一場爭奪疏勒城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李圣天立馬在中軍大旗之下,他手握橫刀,注視著前方的敵軍。
喀喇汗軍從中午抵達疏勒城之后并沒有休息和調整,就開始了直接攻城。現在敵人正是疲累之時,他不想給敵人有喘息調整的機會。
西北邊天山的天空血色殘陽映照下的云霞,將小半個天際都渲染成了一片迷離的血紅的顏色。清涼的晚風刮過兩軍之間寬約三里多的草原,在草原的另一頭,數萬喀喇汗騎軍也是嚴陣以待。
喀喇汗軍主帥尤素福格外自信,他們在兵力上占有優勢,雖然似乎甲騎不如對方多,但是大食彎刀在強韌程度上應該是要比于闐軍的制式唐刀鋒銳。但他的手下士氣高昂,有勇猛的草原戰士,有品質優良的河中和大食戰馬,這些足以壓倒這些信奉佛陀的于闐人。
戰馬在不可抑制地踢打著地面,黑色的鷹旗在晚風中飛舞,一切都準備就緒了。
尤素福回頭看了一眼一身白銀盔甲的阿斯蘭,大聲笑道:“阿斯蘭,第一仗就交給你,用真神的名義去征服這片土地,拯救這些可憐的人們吧,讓獅子王的美名傳遍這片草原!”
阿斯蘭點頭示意了一下,策馬馳回本陣前列,用像惡狼一樣殘忍的目光狠狠地盯著于闐軍的帥旗方向,然后緩緩舉起了手中的彎刀……
毫無征兆的,萬余喀喇汗騎軍就率先發起了沖鋒。
于闐軍這邊急促的沖鋒號角也是驟然響起,六千于闐軍前鋒騎兵猶如如蓄勢已久的洪水一般,卷起陣陣浪濤,金戈鐵馬,也是向著喀喇汗軍沖擊過去。
在東側,反倒是于闐騎軍率先發起了沖鋒。
殘酷而激烈的鏖戰在這寬約三里多,長十幾里的戰場上迅速展開,兩萬余于闐軍與五萬余喀喇汗聯軍迅速混戰廝
殺在了一起。
兩支草原軍隊如同兩股洪流轟然沖撞在了一起。
戰馬突馳,刀光閃耀。
吶喊聲、怒吼聲、慘叫哀號聲混雜在了一起,戰場上血肉橫飛,落馬的身軀被踐踏如泥,命如草芥。
李圣天也率王室衛軍突入到了戰場,他很清楚,如果此戰不能全力取勝,于闐國便有覆滅的下場。
“殺啊!”他喝聲如雷,身旁的于闐軍士氣高漲,一鼓作氣,如一把鋒利無比的戰刀,瞬間將喀喇汗軍陣截成兩部分。
此時疏勒城頭上的戰鼓驟然擂響,鼓聲如雷。
疏勒城城門打開,吊橋放下,守將楊再通率城內三千余騎兵也是突出城外,其后目標直指散亂的葛羅軍陣。
葛羅祿各部才被喀喇汗國征服,許多部族本就與天山南麓的于闐人有著親戚關系,本就不怎么情愿跟隨喀喇汗軍來攻打自己的兄弟部族,在戰場上也是出工不出力,游離于主要的戰場之外。
楊再通是于闐國名將,勇猛異常。他身材雄偉,騎在一匹高大的青色戰馬上,手執一桿鐵槍,率先直沖葛羅祿騎陣。葛羅祿人本就戰斗意志不強,楊再通率三千于闐騎軍一路奔殺,如狼似虎,頓時勢如摧枯拉朽,將葛羅祿騎兵殺得膽寒心裂,開始四散奔逃。
“敵人敗了!”楊再通一聲大吼,跟隨在他身后的疏勒騎軍也一同高聲吶喊起來。
于闐軍在聽到這吶喊聲后頓時軍心大振,原本膠著的戰場形勢頓時發生了細微的改變。
楊再通率三千疏勒騎軍追逐著潰散的葛羅祿騎軍,沖散了尤素福的本隊。
尤素大聲指揮著被沖散的騎軍重新布陣,就在這時,楊再通的三千騎軍也已經殺到了。
尤素福見到敵軍沖來,大吃一驚,急令中軍緩緩后退。
李圣天眼見喀喇汗中軍大旗向后移動,頓時大吼一聲:“敵軍已敗,殺啊!”
喀喇汗軍見到中軍大旗向后移動,也是士氣受挫,斗志渙散,頓時被殺得人仰馬翻,開始慢慢崩潰。
阿斯蘭見到情況危急,厲聲怒喝道:“結陣!不準后撤!”
可惜的是他的命令已經是沒有了效果,于闐軍現在是氣勢大盛,而喀喇汗軍已經是斗志全無,開始全軍崩潰。
另一邊,馬繼榮的萬余騎軍也是突入喀喇汗人的中軍之中。
尤素福見到大勢已去,只得帶著數千親軍,率先逃離戰場。
喀喇汗軍的中軍大旗在一片血雨腥風中倒了下來。
于闐軍頓時歡聲雷動,個個奮勇爭先……
兵敗如山倒,阿斯蘭和奧爾胡克見勢不妙,也是先后帶領部下逃離了戰場,隨著主師和兩名副將的逃離,喀喇汗聯軍徹底崩潰,一敗涂地。
被于闐軍趁勢在后面追擊掩殺,將喀喇汗殘軍一路趕回天山以北。
疏勒城一役,于闐軍大獲全勝,斬殺敵軍近九千人,生俘六千余人,尤素福只收攏了不足一萬五千喀喇汗殘部退回境內。
當然,這只是一場全面戰爭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