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的武院建設的十分順利。
不過那些遠在京師的朝臣聽到張誠帶頭去建校之后,對張誠的輕視就到了極點。
“武夫就是武夫。說的好聽的是辦什么武院,說的難聽點就是為了討好皇帝,營造宮殿。動用軍隊去修房子,真的是荒唐。老夫到是要詰問那三邊總制楊一清,如此荒唐之舉他如何不加勸阻。”
坐在楊廷和上首的一個老者,聽到這首輔的話開口道:“介夫所言甚是。什么武院?武夫還需要上學?給武夫建學院真是古今奇談。”
其他的官員聽到當今首輔作為天下文宗的老者的話,紛紛應是。對于這個皇帝的荒唐舉動其實他們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對于他們而言,對這些事情行一個忠臣之道盡數去指責就好了。
這些文臣不看好張誠他們不說,那掌握著運河兩邊的江湖勢力的護龍山莊里面也在談論著這件事情。
“海棠你是接觸過張誠的,對于這件事情你是什么看法。”
上官海棠聽放到朱無視的問詢之后開口道:“義父,以我對張誠的了解他并非是個江湖莽夫。所以我看這件事情怕是另外有原因。”
朱無視聽到上官海棠的話陷入了沉思。不過半晌之后又釋然了,以朱厚照的性子,做出這些事情并不奇怪。
“建立武院本來是一件非常好的提議,一個群武林高手掌握在朝廷的手中絕對是利器。可是這皇上怕是被小人蒙蔽,做出如此折辱人的行為。真的是白白的浪費了這么好的提議。
海棠既然你和那張誠相識,那么就由你去宣府助那張誠一臂之力。若是有人對他加以迫害,可以將他接到我護龍山莊躲避。這樣的人才,我朱無視可不能看著毀在奸妄的手中。”
上官海棠看到朱無視的決斷,心中對于這個義父更是佩服不已。這些年若非義父忠心耿耿維護朝綱,怕是這個天下將會被那些奸妄禍害的更加黑暗。
歸海一刀聽到朱無視的委派之后開口道:“宣府危險重重,怕是讓海棠一個人去太過危險。現在京師穩定,我在這里也沒有什么意義。不如讓我陪海棠走一遭,確保大事無虞。”
朱無視略微沉思之后開口道:“這樣也好,你正好與海棠做個伴。天涯,關于巨鯨幫和東嬴那邊的事情暫時就全權交由你處理。現在是緊要的關頭,不能讓那些奸逆鉆了空子。”
對于朱無視的這些安排他手下的幾個干將都是認可的,確實在現在的這個時候,就該做好幾手準備。
等到那些人通通的出去之后,進入密室的朱無視放聲的大笑起來。一個蒙面人從密室的另一邊走了進來開口道:“候爺為何如此的喜悅,莫否又有什么好事不成。”
朱無視看著那人開口道:“朱厚照自毀長城算不算是一件好事?本以為他朱厚照開建大明武院是多么了不得的一件事情。但是沒有想到他竟然讓那提議者,自建武院。
這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那個真的武林高手不是一身傲骨,真以為天下人都是他皇帝的奴才么?本王就看著他朱厚照被萬夫所指的一天。”
“賀喜候爺,看樣子王爺距離大寶之位又近了一步。”
朱無視搖了搖頭說道:“沒那么簡單,那些朝臣不會讓我那么輕易的登得大寶。你那邊收集證據得速度不能放緩,只要有那些把柄在手,我看他們到時候還有什么傲氣可講。”
遠在宣府的張誠,沒有什么空閑去管那些個外面世界的紛紛擾擾。
因為他除了干活之外,還得和其他的人一起編寫教材。
想要武院真正的立足自然不能憑一股蠻勁,也不能是靠著一些秘籍瞎練。更不能只管武功不顧其他。
張誠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只有武力的江湖人。否則他只需要扶持江湖上的那些門派就好,而不必自己花心思來建什么武院。
編寫教材的小組并非全是江湖人,還有楊一清這樣的文武兼備的士人精英。
不過因為草創所以這樣的人暫時只有楊一清一個。但是在現階段楊一清已經足夠,至于以后自然會吸納其他的人才。
楊一清是第一次接觸到這些江湖人。通過接觸之后,他完全的更正了自己腦海中江湖人的形象。
在他以前的認識中間江湖人就是一群無法無天的惡徒。但是看到劉正風,曲洋,綠竹翁以及張誠和洪安通這些人之后,他就不得不承認江湖人其實江湖人中并不缺雅士,江湖人也向往平穩的生活。
楊一清最初聽到張誠建武院的時候很復雜。因為自古以來,當兵的人從來就不需要上什么學。
普通的士卒只要草草的操練一番,然后再放到戰場上磨礪一番就是合格的戰士。至于走武舉的路子的那些人則全靠自學,況且朝廷對于他們并不重視。
“楊大人雖是文人,但是常年整頓軍備,相必對于軍士應該很熟悉。對于軍中的問題也應該很了解。
我大明施行的是屯兵之治,世襲之法。然而數代下來士卒與百姓無異,將領與鄉紳合流。
這樣的一支軍隊可還有什么戰斗力?這樣的一支軍隊怎么能打得過別人。
我之所以要開武院,就是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讓大明真正可以擁有一支能打仗的強軍。從武院出去的人知禮儀,懂兵法,有武藝。只有擁有這樣的一批人才能保我大明長治久安。”
“可是你這樣做就是自絕于將門。而且現在陛下與文官不合,你現在有讓他絕于將門,我怕這天下不穩。”
張誠聽到楊一清的話笑道:“將門現在可還有知兵之人,都是躺在先祖的功勞簿上的一群可憐蟲罷了。
現在可還有幾個將門中人能夠上沙場走一遭?敢在文官面前吆喝一身。連膽氣都丟了的人還望他們保國?這就是一個笑話。
至于天下不穩這就更是不可能。雖然庸人當道,但是像楊大人這樣的忠臣也不少。只要你們這些棟梁還在,就不可能說是天下不穩。”
楊一清聽到張誠的話再無疑慮,既然張誠有這些方面的考慮,那么這武院自然辦得。他最怕的就是張誠有著推到一切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