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祖一直在揣摩著牛繼宗的心思。
當今皇上身體欠佳,據說已經很長時間不定期上朝了,朝務更多的是內閣議事,若是有特別重大的事務,那就在宮中東書房去上奏。
壽王、福王、禮王和祿王都紛紛跳了出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是誰能勝出現在卻不好說,一會兒壽王落魄,一會兒祿王得勢,還有福王禮王兩兄弟聯手做法,總而言之一幕奪儲大戲才剛剛開始。
牛繼宗是站在那邊兒的?孫紹祖很好奇,但是他卻知道牛繼宗為首的這些武勛們和太上皇、義忠親王是很親近的,義忠親王有沒有在其中摻和,又或者自己也有野心呢?很難說。
但是孫紹祖卻清楚,宣府軍這十二萬大軍基本上是被牛繼宗控制著的,大同軍中除了自己外,牛繼宗也有布子,孫紹祖估計大同軍中牛繼宗這個宣大總督應該可以控制到三分之一弱的兵力,也就是在三萬左右。
在京畿這一帶,有十五萬邊軍精銳,再加上京營中牛繼宗和王子騰也還有一些嫡系,那么京畿這塊力量基本上是可以說得上話了。
尤世功接掌薊鎮時間不長,并沒有能真正把薊鎮掌握住,李成梁的余黨并不聽他的,而且在去年蒙古人入侵一戰中,薊鎮損失也不小,薊鎮要和宣府對決,不是對手,這還沒有算大同軍這邊還有三萬人。
當然大同軍這邊也有變數,除開牛繼宗能掌握的三萬人,剩余八萬兵力就有些分散了,馮家控制著一部分,麻家控制著一部分,打蒙古人那都沒說的,但是一旦因為奪儲而展開混戰,誰站哪一方,那就不好說了,或者就干脆兩不相幫,免得站錯隊。
正常人都會選兩不相幫,畢竟現在誰也看不清楚形勢,但是富貴險中求,不敢搏一把,如何能上位?
孫紹祖認定牛繼宗能成事兒,無他,十二萬宣府軍就是頂梁柱,在京畿,沒有誰能壓得住。
薊鎮尤世功能掌握住的那點兵力還不夠看。
而大同軍這邊,以他這一年多來對大同軍這邊的了解,馮家、麻家的人馬估計都不會去摻和奪儲之戰,因為對于他們這樣的地方邊將武勛世家來說,無論是誰上位都不會輕易去觸動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沒有必要去冒這種險。
這就是他孫紹祖的機會。
不管他牛繼宗是要推義忠親王上位,還是支持皇上的某一位兒子上位,都無所謂,他孫紹祖都不在乎。
孫紹祖在乎是成功幾率有多大,就目前孫紹祖掌握的情況來看,牛繼宗代表著的勢力很強,他認為希望很大,在這京畿之地掌握了兵權,又不存在道義上的障礙,反正都是張氏子孫,隨便誰上位都不會激起士林文臣太過激烈的反對,這就簡單許多了。
如果這樣大的幾率都還不敢去搏一把,孫紹祖覺得那自己真還不如老老實實,或者說窩窩囊囊混一輩子算了,就別去想什么光宗耀祖澤被后人了。
他不甘心,尤其是像馮唐這種以老好人面目出現的庸碌之輩都混到了薊遼總督,而馮鏗這種人居然靠讀書科考,二十歲就是文臣的四品大員了,自己現在貴為副總兵,見到這種小字輩都得要禮讓幾分,誰讓人家是文臣呢。
“大人,朝廷承平日久,難免就有些輕視咱們這些武勛武將了,看看這么些年來,末將印象中也就是二十年前蒙古人寇邊打了幾仗吧?然后就是壬辰倭亂,但畢竟沒打到我們大周土地上來,然后就是十多年的太平日子,一直到建州女真開始露出不臣之心,接著寧夏叛亂,現在又是播州之亂,這太平日子不再,可朝廷還是以老眼光看待我們這些人,……”
孫紹祖話語里流露出一些桀驁不馴,不過這正是牛繼宗想要的.
如果孫紹祖是那等循規蹈矩之輩,他還瞧不上了,正式這種驕橫跋扈的驍悍桀驁之輩,沒有太多束縛,講求的就是利益,才敢去做大事,他牛繼宗需要的就是這種人。
“紹祖,打天下都得要靠武人,但是治天下很多人就覺得武人該靠邊站了,但是他們也不想一想,外有蒙古、女真這些宿敵,甚至還有倭人和佛郎機人、紅毛番這些威脅,內有如楊應龍之流的叛逆,單靠一幫只會之乎者也紙上談兵的文人,他們能靠嘴皮子說服這些宿敵叛賊?”
牛繼宗冷笑,“便是寧夏叛亂,如果不是馮唐出兵,劉東旸他們會最后投降歸順?可笑他那個兒子現在卻是一門心思要證明自己讀書科考是多么的正確,當一個文臣是多么的光榮,好像武勛出身就成了一個拖累了,他也不想一想,沒有他老爹在外邊兒替他搏命,他能這么安逸的坐在文臣位置上和別人坐而論道?”
牛繼宗的一句無心之言,卻觸動了孫紹祖。
雖然他現在有心要和史家聯姻,史鼐也很是看好他,十分情愿把他侄女兒嫁給他,但是偶然機會見過迎春一面的孫紹祖內心還是有些舍不得。
那賈赦的女兒長得花容月貌,聽說更有一個逆來順受的脾氣,更關鍵的是自己在賈赦身上花了不下萬兩銀子了,如果這事兒不成,要從賈赦那廝那里把銀子討要回來,只怕不知道要花費多少精力,那廝肯定會百般抵賴。
現在聽說賈赦有意要把女兒許給馮紫英做妾,這就更讓孫紹祖內心恚怒了,寧肯許給人家做妾,卻不愿意給自己作妻?
這是什么道理?
就因為對方是進士出身,翰林院修撰,順天府丞,四品文官?
讀了幾年書就比武夫高幾等?
雖說據說那史家丫頭也是姿色過人,不輸于賈赦的二女兒,但是這種心理情緒上的不爽卻讓孫紹祖對馮紫英也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敵意。
憑什么賈家的二女兒就不能給自己做妾要去給馮紫英暖床?
當刀斧加于頸時,孫紹祖不知道賈家這些老朽會不會覺得把女兒許給自己做妾會更明智?
想到這里,孫紹祖內心對牛繼宗的后續大計劃就更渴望了。
邊軍不入京,京營不出城,這是大周朝的規矩,但是京營去年出征,結果三屯營慘敗,就已經破了這個規矩,也證明了這個規矩不能再繼續下去,否則像京營那幫大爺只會淪為一幫給蒙古人送人頭的酒囊飯袋,而真正能打仗的還得要看他們這些在邊墻上臥冰枕雪,刀口舔血的武夫們。
諸皇子爭位也好,義忠親王想要奪嫡也好,對于孫紹祖來說都無所謂,誰能給自己更大的權勢,誰能贏得最后的勝利,他就跟著誰走,這條命他就敢賣給誰。
從現在看來牛繼宗代表的一方是最有可能的,所以他愿意賭這一把。
“大人說得對,末將看就是朝廷這幫腐儒安逸久了,忘了咱們這些在邊墻上替他們賣命應敵的武夫的用處了,皇上也被這些奸邪所蒙蔽,只顧在深宮中讀讀那些文臣們的奏折就以為天下太平了,可看看咱們邊墻外的女真人和蒙古人厲兵秣馬,蠢蠢欲動,看看西南那些土兵們都能恣意放肆,我們大周朝的將士究竟怎么了?是真的不能打了,還是被有些人給耽誤了?”
孫紹祖說得格外激憤,牛繼宗卻聽得捋須點頭,微笑不語。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也許這廝在裝腔作勢,但是無所謂,真正走到那一步,他便是想退也沒有可能了。
“紹祖,你的話深合我心啊,而且我也相信,你也說出了我們在邊墻上這些成日枕戈達旦抵御外敵的這些武人的心聲!”牛繼宗站起身來,背負雙手,走了一圈,這才站定:“像陳敬軒這種在漕運衙門里混日子的角色,朝廷居然能讓他去最艱苦的三邊當總督,在邊鎮上干過守備當過游擊做過參將么?他知道將士們在邊墻上的日子是怎么過的么?他知道將士們的眷屬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們卻還要和土默特人亡命搏殺,作為總督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下邊將士焉能不反?”
牛繼宗話語里進一步放大了邊鎮上武人們對朝廷的不滿,“可笑朝廷卻記不住武人們為了大周朝的安危舍生忘死,一說到糧餉便是翻臉不認,要么削減,要么拖欠,要么裁撤,我們是叫花子么?蒙古人打進來,不是我們拿命去填,京師城還在么?靠京營那幫窩囊廢?”
這個時候牛繼宗完全忘卻了京營就是在王子騰和他的縱容下才變成這等貨色的,此時的他已經完全把自己變成了宣大軍的一員。
“大人,這種怨氣恐怕我們九邊將士是早就存了一肚子啊,……”孫紹祖很知趣地捧哏道。
“對啊,紹祖,你要把這種將士們的怨氣都是引導出來,讓大家心氣要一致,我們應該要爭取屬于我們的東西,向朝廷發出我們的聲音,請朝廷傾聽我們的想法,而不是只能在這里龜縮著,苦苦等待朝廷的施舍,……”牛繼宗扭過頭來,鷹視狼顧:“我的話,你明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