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鄭旭紅一臉驚恐、步履匆匆跑了進來,朝鮮國王的臉色也瞬間變得很緊張。
他站起身子看著鄭旭紅問道:“愛卿,這是怎么了?”
“大王出事了!”鄭旭紅著急忙慌地跑上前,差點磕了一下,連忙穩住身形。
聽到鄭旭紅這么說,朝鮮國王的臉色就更難看了,不由得捏緊了拳頭。
他現在最害怕就是聽到這句話了,顯然這是怕什么來什么。樸正陽的死就是一個麻煩,太麻煩了。
鄭旭紅的心里面也是這么想的,不過他和大王的看法不一樣。
在鄭旭紅的眼中,這件事情明顯就是一個麻煩,就是個破事。希望它這么過去就完了,非要去找麻煩。
畢竟樸正陽跟自己也不是一路人,他死了對自己的好處也非常多,就把他按自殺處理就得了,不要查。
結果大王非要查,現在查出事了吧?
“大王,樸仁勇死了。”鄭旭紅沉著臉說。
聽了這話之后,朝鮮國王的臉色大變,站起身子盯著鄭旭紅說道:“怎么死了呢?怎么讓他死了呢?不應該呀,他不應該死。”
鄭旭紅也很無奈,也知道他不應該死,可是他就死了。
“樸仁勇怎么死的?”平穩了一下情緒之后,朝鮮國王直接問道。
“中毒死的。”鄭旭紅有些無奈的說:“我們到了之后就把他抓起來了。”
“臣離開前,就讓人看著他,從始至終他的身邊沒有離過人。他沒有吃過東西,沒有喝過水,也沒有人接觸過他,就那么死了。”
“看來是早有謀劃,”朝鮮國王坐到位置上,有些無奈的說:“可是怎么就能預料到我們去查呢?”
鄭旭紅沒有說,大王沒看明白,但是他看明白了。
這件事情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這件事情就是張福干的,他先安排了人殺了樸正陽,收買了樸仁勇,然后再殺樸仁勇滅口。樸仁勇手里邊的那封信,張福應該也有信心拿走。
結果自己的出現徹底打亂了張福的步驟,把這封信搜了出來。現在事情變得有些不可收拾了。
如果自己和陛下現在去問張福,他肯定不承認。現在已經是死無對證了,張福為什么要承認?
只不過就一封信而已。這事要承認了就麻煩了,張福肯定是咬死了不認。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必要查下去。
那么就只剩下另外一種可能了,有人在背后謀劃,把所有人都算計了進去。如果自己這邊派人去查,那么就會找到這封信,隨后樸仁勇就死了。
如果自己這邊不去,那么在樸正陽的靈堂之前,眾目睽睽之下,樸仁勇中毒而死,這件事情也會引起軒然大波,而且對方肯定也有其他的謀劃。
無論如何,這件事情都會成為一個大麻煩。
想到這里鄭旭紅就一陣頭大,也感到一陣膽寒。
如果是張福干的,這事沒有什么,無非就是黨爭暗殺。雖然死了人,但是沒什么大不了。這天下哪一天不死人?
冤枉死的、屈死的人有的是,也不差樸正陽一個。大不了最后把張福也明正典刑,弄死他安慰人心。
可是如果真的有人在背后謀劃計劃,那這件事情就太可怕了。
外面有人腳步匆匆的走了進來,直接說道:“大王,張福張大人來了。”
“讓他進來。”朝鮮國王沉著臉說。
時間不長,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就從外面走到這里。
年紀輕輕能夠做到高位,已經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所以張福就是少壯派的代表。
見到朝鮮國王之后,張福說道:“大王!”
他又看到了一側的鄭旭紅,打招呼道:“鄭大人。”
“免禮吧!”朝鮮國王擺了擺手說道:“樸正陽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張福面容嚴肅的點了點頭說道:“已經聽說了。鬧得這么大,現在外面人心惶惶,流言蜚語說什么的都有。”
“這件事情一定要盡快平息,不然的話會非常的麻煩。臣來的路上聽說鄭大人去查,似乎是有所收獲,不知道查到了什么?”
聽到張福這么問,朝鮮國王和鄭旭紅的臉色都是一變。
這原本是一個非常尋常的問題,可是在這個時候、在這樣的情況下,張福這么問,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了,你在擔心什么?
朝鮮國王看了一眼張福說道:“我這里有封信,你看看吧!”
說著,他把手中的信遞給了旁邊的鄭旭紅。
鄭旭紅把信交給了張福,然后退到了一邊盯著他。
拿到信的張福有些不明所以。
這封信里面有什么東西?為什么非要給我?
把信打開之后,張福的瞳孔就是一縮。
自己的筆跡,張福當然認識,這個字練了很久。王佑軍的行書,自己可是臨摹了很久,到了現在才有了幾分神韻,一直以來在同僚之中也是頗受贊譽的,沒想到會有這么一封信。
看了內容之后,張福臉色大變,抬起頭看著朝鮮國王說道:“這個,不知這封信是從何處而來的?”
“鄭旭紅在樸仁勇那里搜出來的。”朝鮮國王說道。
話音剛落,朝鮮國王和鄭旭紅兩個人都緊緊的盯著張福,想要看看他臉上的表情有沒有什么變化。
可是這兩個人都失望了,除了憤怒和不解之外,張福臉上似乎沒有別的什么。
“這是栽贓陷害。”張福怒氣沖沖的說道:“一定要查這個水落石出,大王,我們要把那個樸仁勇抓起來,順著他這條線查下去,就能夠查到是誰在栽贓陷害臣!”
“樸仁勇死了。”鄭旭紅向前走了一步說道:“剛剛傳來的消息。”
“他怎么死的?”張福的臉色更難看了,沉聲問道。
沒有絲毫的隱瞞,鄭旭紅把所有的事情都和張福說了一變,然后站在旁邊看著張福。
“好厲害的手段。”張福贊嘆著說道。
此時他的情緒已經平穩了下來,臉上的表情也恢復了平靜。
作為一個年紀輕輕走到高位的人,張福自然有自己的城府,不會被情緒所左右。
聽了鄭旭紅的講述之后,張福大概也弄明白了,抬起頭看著朝鮮國王說道:“大王,這件事情絕對不是臣做的。如果是臣做的,絕對不會留下這樣的書信讓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
“這封書信如果在樸仁勇的手里面,那不等于把自己的把柄送到他手上嗎?臣怎么會蠢笨至此?這就是有人在栽贓陷害!”
“可是這件事情說不明白。”鄭旭紅在旁邊說道:“如果有人栽贓陷害的話,那外面這件事情恐怕瞞不住。即便沒有人想捅出去,也會有人捅出去。”
三人的臉色都很難看。
這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這個時候,外面又有一個人跑了進來。
他的腳步匆匆,走進來之后直接說道:“大王、鄭大人、張大人,樸家那邊傳來了消息,金正民大人去了樸家。”
聽了這話之后,三人的臉色都是一變。
金正民,樸正陽的老師,元老派最老的老家伙,今年已經七十有二了。這老家伙平日里基本不出聲,元老派沒落之后,這位也就歸家了。
朝廷給了他一些榮耀的榮譽,就沒再搭理他。可是誰想到,這個時候他居然出山了?
自己的學生死了,驚動了這個老家伙。樸正陽與他相比起來,那威望簡直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在地方或者中央,都有金正民的學生,可以說是黨羽遍天下。當年的仁祖反正,基本就是這個老家伙和仁穆王后一起謀劃的。
現在可倒好,這個老家伙出來了。這可怎么辦?
“大、大王,”鄭旭紅看著朝鮮國王,臉上的表情有些遲疑著說道:“臣是不是先過去看看?。
一邊的張福臉色也很難看,但他沒有說過去看。
如果有人謀算的話,自己現在是已經落入彀中了。自己如果去的話,說不定都回不來了。
“好。”朝鮮國王點了點頭說道:“馬上去,有什么事情第一時間回復。”
“是,大王。”鄭旭紅答應了一聲之后,轉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他昂首挺胸,步子很大,頗有一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激情。
鄭旭紅的心里面明白自己這次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原本這件事情自己根本就沒有參與的必要,結果大王非要這么搞,現在一只腳踏進去了,已經滿腿泥,想要抽身根本就不可能了。
與其被動的等待,還不如主動出擊。即便是面對金正民,鄭旭紅也不愿意退出。
大明使館之中。
張余坐在原地喝茶,手中端著茶杯輕輕地抿了一口,臉上的表情很淡然,有一種溫婉閑適的感覺。
宋香站在他的身后,手中輕輕地搖動著折扇,臉上有些好奇,隨后問道:“你就一點都不擔心?”
“有什么好擔心?”張余笑著說道:“開弓沒有回頭箭,我不相信我謀劃了這么久,他們還有辦法翻盤。這次動了這么多人力、物力,如果還失敗的話,我就不用在朝鮮呆了,回京城吧!”
宋香看著張余,臉上的表情莫名,輕輕一笑說道:“我就喜歡你這種胸有成竹的樣子,仿佛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么事情能夠難倒你。”
聽到這里,張余苦笑,隨即無奈的說道:“怎么沒有?我就不知道回去怎么和娘子說你的事,想想就頭疼。”
宋香冷哼了一聲說道:“你是后悔了?”
“沒有沒有。”張余連忙擺手說道:“你知道我不是這種亂七八糟想的人。事情已經出了,就要想著去怎么解決事情。只是一時之間,我還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
“你想太多了。”宋香沒好氣的說道。
“怎么說?”張余看著宋香問道。
“你以為你的娘子不知道?你的娘子指望著你跑到朝鮮待了好幾年為她守身如玉?想的太多了,你信不信回去之后你娘子一定很坦然的接受?”
“到時候再說吧!”張余擺了擺手說道:“自己做的事情總不能不認。。
“別說這個了。”宋香白了一眼張余。
在這方面,這個男人根本就沒有什么天賦,繼續說下去只會讓自己生氣。
如果他但凡有那么一丁點天賦的話,也不用自己做的這么決絕。
“剛剛傳來的消息,金正民去了樸家。”
宋香從旁邊的人手里面接過來消息,擺手示意那個人退下,然后將手中的紙條遞給了張余。
看到這張紙條上的情報,張余頓時就笑了,笑得很開心。
“沒有想到效果會這么好。”張余笑著說道:“居然驚動了金正民這個老家。這一次有熱鬧看了。”
“你確定他們會去人?”宋香說道:“我還是有些不太敢相信。”
“其實很簡單。”張余說道:“其實樸正陽的死因根本就不重要,沒有人會在乎他是怎么死的。”
“一個死人根本就沒有帶來利益的能力。人死如燈滅,官場上人走茶涼,何況是死?”
“但是他的死能不能為大家帶來好處,這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現在擺明了能給大家帶來好處,為什么不動手?”
“元老派和少壯派的矛盾積壓已久,只是缺一個爆點而已。這一次我點燃了樸正陽,徹底點燃了元老派和少壯派的爭奪。”
“元老派會覺得我這邊已經死了一個人,那么自然要得理不饒人,只要有線索證明這件事情是少壯派的人干的,甚至牽扯到了朝鮮的國王,他們就不會善罷甘休。”
“即便外面面臨著滅國的危險,他們還是會爭到底。即便知道爭贏了也終究是一個死,但是這口氣絕對放不下,一定會爭。”
“那我們接下來怎么做。”宋香看著張余說道。
“當然是幫著少壯派打壓元老派。”張余語氣之中帶著興奮的說:“安插足夠咱們的人手,時機成熟的時候,讓他們出兵造反。讓你的人不要光盯著這個鳳林大君,朝鮮國王那么多兒子,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