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門之所以要采用這樣的規矩。
一來是為了引入競爭機制,讓他們這些弟子展開競爭,因為沒有競爭,沒有激勵,沒有規矩,就會削弱門人弟子前進的動力,更進一步,慢慢的會使門派入不敷出,竭澤而漁。
二來則是為了防止弟子好高騖遠,因為若是不對門人弟子加以限制,會使門人弟子完全不顧自己的天賦而盲目的修煉高品階法術,畢竟人總是好高騖遠的。
基于這兩個原因,師門才會定下這樣的規矩。其實不僅是他們歸藏劍閣,其他大多數門派也都是這樣做的。另外,他們這些真傳弟子能通過兌換得到的僅僅只是洞玄級以下的法術,洞玄級以上的法術,那是換不到的。若想修煉洞玄級法術,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得到師門的同意。
當然了,雖然師門在法術的提供上做出了種種限制,但是在某些時候還是挺大方的。比如每一名真傳弟子在修為達到洞竅期以后,都可以從藏經閣免費挑選一門洞玄級以下的法術。
他的修為已經達到洞竅中期,不過之前因為他的天賦太差,所以師父建議他先將基礎劍訣練扎實了再修煉新的法術,因此,他的那個法術名額就一直留著。也幸虧他一直留著這個機會,要不然以月泉劍氣的品階,短時間內他還真湊不夠那么多的歸藏通寶。
老道豁地睜開了眼睛,眼中射出一道精光,他看著宋明庭,驚奇道:“月泉劍氣?”
宋明庭點點頭,神情堅定。
老道看了他半晌,問道:“這是你師父的意思?”
宋明庭搖頭。老道忍不住微微皺眉,正待開口,宋明庭已經先他一步開了口:“我只是想嘗試修煉一下,若不行,那便也算了。”
老道便把原本要說的話憋了回去,他又看了宋明庭一會兒,然后問道:“確定要月泉劍氣?”他對宋明庭還是有些印象的,當然,原因僅僅是因為宋明庭是克己真人的弟子。也因此,他知道宋明庭的天賦極其一般。正是因為知道宋明庭天賦十分一般,所以他才會有此三問。他覺得宋明庭有些好高騖遠了。
宋明庭再次點頭,表情堅持。老道的眉頭皺的更深了一些,他又盯著宋明庭看了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道:“也罷,那我就為你取來。”說著一招手,便有一本冊子從其中一個書架上飛了出來,落到了老道的手上。
老道將冊子丟給了宋明庭,冷淡道:“秘籍你可以帶回去,但只能保留三天,三天后必須還回來,期間只能自己參詳,可以像自己的師父請教,但絕不能給同輩的其他人看,也絕對不能將秘籍帶出山門,違反上面任何一條,都會以門規進行處置。”說完也不管宋明庭有沒有記下,直接自顧自的再次閉上了眼睛,不再理他。
宋明庭接過冊子,道了一聲謝,便往大門口走去。在他即將踏出藏經閣大門的時候,老道突然再次開口,道:“修行之人最忌好高騖遠,困境、磋磨都只是一時的,只要有足夠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堅持,早晚有一天會出現變化,若僅僅只是為了爭一口氣,就盲目追求強大的法術、法寶,反而會有礙修行。”這位太上長老雖然不滿于宋明庭的不聽勸告,但最終還是沒忍住對宋明庭告誡了一番。
宋明庭腳下一頓,回身對老道行了一禮,道:“弟子知道了。”然而他雖然面上表面的十分感激,心中卻頗有些無奈。若是沒有經歷夢境中的一世,老道的告誡自然是金玉良言,但經歷了“前世”之后,老道的告誡都沒什么意義了,因為這些道理他全都明白,而且修煉月泉劍氣對他來說根本不是什么難事。
不過不管怎么說,老道的這番話都是出于好意。對于別人的好意,他自然要誠心實意的表示感謝。
宋明庭出了藏經閣,看了一眼手中的秘籍。這是一本月白色封皮的冊子,中間偏左的地方寫有月泉劍氣四個大字,紙張堅韌,做工精良。這便是月泉劍氣的修煉秘籍了,不過眼下他拿的只是拓本,原版并不在他們忠恕峰的藏經閣中,而在藏經閣總閣中。
他看了一眼秘籍后,就將其放進了腰帶之中。因為對于里面的內容,他早已了熟于心。上輩子他雖然沒有修煉過月泉劍氣,但上輩子他是最后一個死的,身負師門傳承的重任,也因此,到了最后,師門所余下的秘籍全都到了他身上。所以很多法術他雖然沒修煉過,但對于其修煉方法,他卻是十分清楚的。
但既然他已經知道月泉劍氣的修煉方法,那還要上藏經閣來取月泉劍氣的秘籍豈不是多此一舉?并不是這樣。
沒錯,他確實對月泉劍氣的修煉方法一清二楚,但那是因為他經歷過未來。在現實中,他可沒有修煉過月泉劍氣。所以對其他人來說,他當然是不應該清楚月泉劍氣的修煉方法的。因此若是他沒有借閱過月泉劍氣卻突然使出了月泉劍氣,就等于明擺著告訴別人自己身上有貓膩。
所以他必須要來藏經閣走一趟——其實也就是走個過場而已,目的就是為了不要引起人的懷疑。
宋明庭出了藏經閣后,卻是沒有回精舍,而是徑直往山下去了。到了半山腰后,他召喚出寒星劍,御劍離開了忠恕峰,再一次來到了龍翠谷。到了龍翠谷之后,他也沒再練劍,而是繼續開始燒磚。
一塊塊漆黑如墨的長磚成形,與昨天燒制出來的磚一起,漸漸壘高,等到了快中午的時候,他已經燒制出了近百塊磚。
忠恕峰,山腰,一道松綠色的劍光從云層中落下,落在了半山腰處。宋清夷收起玄松劍,向著精舍的方向走去。他剛剛從天昭閣回來,這個天昭閣不是忠恕峰的天昭閣分閣,而是總閣——宋清夷除了是忠恕峰這一代的首席弟子外,還是天昭閣總閣的十六位執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