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明末奪天下

第194章 崇禎反復無常而又左右為難

更新時間:2020-03-25  作者:湘中大將
高迎祥對蘇泰豐說道:“貴使,這件事情太過于倉促了,之前我們還與明軍拼死相搏,今天就降服,雙方之間的心結,恐怕難解。

而且,我等被明廷招安,到時候肯定是作為武將,而明廷文官最瞧不起武將,武將在文官面前抬不起頭來,我等弟兄逍遙自在慣了,被文官管制,只怕是矛盾不斷。

希望貴使可以理解我們的難處,給我們一些時間,如何?”

蘇泰豐點頭笑道:“吾皇早已經考慮了你們的難處,對于你們的安置問題,吾皇已經寫了書信給明廷,現在只要是看你們的態度。”

高迎祥問道:“貴使可否說一下,華夏皇帝的方法是什么?”

蘇泰豐點頭道:“此事我也是略知一二,是陛下隨意透露的。陛下直言,你們造反的流寇是因為吃不飽飯。

而明廷自身難保,貪官又是太多,所以,陛下希望崇禎皇帝可以劃一片空地或者已經十室九空的城池給你們,你們帶著自己的人手,自行管理,稅收照常。”

“稅收照常?放狗屁!”

“崇禎那狗皇帝收那么多稅,交了稅,我們怎么吃飽飯!”

“闖王,殺了他祭旗!”

“安靜!”高迎祥怒吼一聲,轉而對蘇泰豐說道:“貴使,此事事關重大,這件事情關乎太多弟兄性命,我也不能一言決斷,可否讓我們商量一番?”

蘇泰豐點頭道:“高將軍,此事務必慎重考慮。”

待到蘇泰豐被送出去,張獻忠就出言道:“闖王!咱們何必懼怕他?敵人來了殺了便是!”

李自成點頭道:“闖王,那個劉元昭他的兵真能來山西嗎?崇禎那狗皇帝會放他進來?”

羅汝才笑道:“闖王太過于憂慮了,一山豈能容二虎?劉元昭插手明廷內政,只會與明廷之間起嫌隙。”

高迎祥皺眉道:“你們以為我是怕劉元昭的大軍?不,比他大軍更可怕的是,他還有其他手段對付我們。

我們老營里的刀劍盔甲,火銃火炮,都是從劉元昭那里買來的。

明廷里不知道有多少劉元昭的間諜臥底。此事,我們必須小心謹慎,考慮仔細。”

張獻忠偏頭道:“就算劉元昭的人追到山西來,那咱們可以跑啊,往河南,湖廣,這天下何處去不得?”

老回回笑道:“黃虎這話說的大氣,闖王,您可是比黃虎更豪氣的人,今天怎么這般小心謹慎了?”

高迎祥一拍桌子道:“你們知道個屁?當初王二首義,之后就是劉元昭,之后就是大王(王嘉),紫金梁(王自用)。

我們算什么?后起之秀?屁!劉元昭僅用一萬多人就擊潰大王數萬人!崇禎四年,五萬人對抗明廷十萬精兵!

孫承宗,洪承疇,秦良玉,吳國輔等人,名臣名將不知凡幾,別人聞名天下的時候,你們算個屁?

他手下銃炮極為銳利,不是血氣之勇就可以抗住的,一旦他也賣炮賣銃給明廷,我們的日子只會更難過。”

張獻忠嘟囔道:“那闖王說來說去是要接受招安了?”

高迎祥瞪著張獻忠道:“額沒這么說!額的意思是,對于這個提議,我們就是不被招撫,也不能得罪劉元昭!明白了嗎?”

羅汝才笑道:“其實,劉元昭的那個方法還不錯,就讓明廷給咱們劃一片地方,做我們的地盤。

至于稅收,可以商量,不給明廷什么亂七八糟的稅收。不過連年災害,看今年天氣,估計明年又是大災之年。

所以,一定要讓明廷提供糧食,或者劉元昭提供糧食。”

李自成點頭道:“這也不錯,我們有了自己的地盤安心發展,等著劉元昭與明廷還有女真韃子分出勝負,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找時機出手,擴大地盤。”

高迎祥點頭道:“那好,接受明廷招安的有哪些?不接受的有哪些?”

雖然有些人叫的很兇,但是看到大多數人都接受招安,他們也連忙同意了。

在第二天,高迎祥設宴款待蘇泰豐。

蘇泰豐看著十分豐富的飲食,還有俏麗女子陪伴,他笑道:“看來高將軍選擇了很正確的答案。”

高迎祥舉杯笑道:“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大丈夫能屈能伸!而且額與華夏皇帝陛下也是老相識了,有他作保,額肯定相信你們說的是真的。”

蘇泰豐點頭道:“高將軍說的不錯,你是一個很聰明很務實的人,那么這事就這么定了?”

高迎祥搖了搖頭,蘇泰豐皺起了眉頭。

高迎祥笑道:“我們相信華夏皇帝陛下,但是不相信明廷,我們希望能夠有自己的地盤,自己管理。

我們可以給明廷交稅,但是稅收是萬歷時期的才行,苛捐雜稅我們不會同意。

其次,如今災年連連,今年已經過了大半,我們的存糧也不多,冬天的糧食,以及明天的糧食,都要支援我們。貴使,這些要求不過分吧?”

蘇泰豐點頭道:“條件還是很合理的,我這就寫書信給陛下,請他定奪。”

“如此,辛苦貴使了。”高迎祥舉杯道。

隨后蘇泰豐寫了一封信,派人送給劉元昭。

劉元昭收到信,一看,笑道:“這群流寇條件還真是蠻多的,一套接一套。你們說說,該如何處理?”

恰好這時候,華夏國內風平浪靜,兩個都督府的副都督入京述職,此時恰好就在下方。

這時候次輔李明超道:“陛下,此事是明廷內政,陛下插手太多只會讓明廷崇禎大為不滿,還不如靜觀其變。”

姜旭濤說道:“陛下,一伙流寇能成什么大事?此時要不是明廷自顧不暇,再多的流寇也不過兩三年光景就被滅了。”

劉進宏卻是笑道:“你們這兩個次輔真是有點空談啊,陛下當年就熟悉這些流寇,如今都是崇禎六年了,也沒見流寇被滅。

陛下依末將來看,流寇一事還需仔細商議,末將覺得陛下應該到軍部展開會議。”

眼看著文武之爭就要爆發,劉元昭連忙說道:“此事只是雞肋而已,流寇能成事要看天時地利人和。

此招不過是一步閑子,信手而為。不過如今天氣確實不好,各地蒙古部落,番民部落都要申請中央的補助。

可見明廷北方的災區,依舊情況嚴峻,所以,此事可以實行。

流寇終究是流寇,給了地盤比一定能成什么大氣候,所以,朕覺得此事就這么辦吧。”

于是劉元昭寫了兩封書信,一封是回信給蘇泰豐,他告訴蘇泰豐,他會寫信給崇禎讓他把山西平陽府劃分給流寇們。

其次劉元昭支援番薯土豆的種子給流寇,讓他們種植。

崇禎這邊收到信后,大罵劉元昭狼子野心,溫體仁勸慰崇禎,或許劉元昭是真的好心。

崇禎怒道:“好心?這是什么好心,又是劃地盤,又是給種子的,這是讓流寇寄居在大明身上!到了某個時刻,就給朕鬧出一個簍子!”

溫體仁回道:“那陛下是要拒絕嗎?如此,流寇牽扯我們大部分精力,北方的女真韃子怕是會趁機攻打我們了。”

崇禎閉眼嘆氣道:“此事先拖著,讓山西各路官兵繼續剿匪。”

此事擱置后,劉元昭見明廷沒有回音,便讓蘇泰豐返回。

十一月,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突破明軍防線,于毛家寨渡黃河,陷澠地。十二月下宜陽、盧氏、內鄉至南陽(今皆屬河南)遂入湖廣。破夔州(今四川奉節)逼四川。明軍所在告急。

這時候崇禎急了,他連忙派人去找劉元昭,希望他派人去與流寇談判,讓他們接受明廷招撫。

劉元昭將書信擱置,對此事不理不睬。

因此,崇禎再度怒斥劉元昭背信棄義,意欲切斷互市。

首輔溫體仁趕緊勸慰道:“陛下,如今我們已經與女真韃子敵對,如果再惹怒劉元昭,那真是不堪重負了!陛下三思!”

崇禎怒視溫體仁,說道:“就把糧食等緊俏物資攔下,如今朝廷正是缺糧食,為何這些商人還有糧食出口國外?

都是奸商,讓錦衣衛給朕查,抓起來,抄家!全部充公!”

劉元昭對于崇禎的舉動很是不滿,于是派人向遼東地界散布明廷內部的不少重要消息。

十二月,甘肅西和有約六級地震,震中烈度為七至八。

劉元昭治下歸德都督府的洮州衛和臨洮府都有震動。

此事一發生,言官皆言此事是崇禎德行不夠,上天懲罰,崇禎不得已下了罪己詔,平息各路言論。

很快,崇禎六年過去,崇禎七年到來,廣鹿島(位遼東半島東南海中)副將尚可喜降于金。

尚可喜字元吉,號震陽,祖籍山西洪洞,后至河北衡水,明萬歷四年(1576年)其祖父尚繼官舉家遷往遼東海州(今遼寧海城)。

尚可喜戎馬一生,身經百戰,轉戰數萬里,為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清代歷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康熙年間,晉封為平南親王。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二十九日,平南王尚可喜在廣州薨逝,享年七十三歲。康熙皇帝賜謚曰敬。

孔有德在海上被黃龍殺得抱頭鼠竄,損兵折將,認為是平生奇恥大辱,發誓必報此仇。待得安頓好部屬,就攛掇皇太極攻打旅順。

皇太極一直也以明軍占據旅順威脅沈陽南路耿耿于懷,孔有德此議正中其下懷。崇禎六年六月,皇太極命貝勒岳托、德格類、多鐸,漢軍石廷柱等率馬步兵一萬出擊旅順,孔有德、耿仲明率所部隨征。

自從尚可喜皮島救駕后,黃龍甚為感激,委以重任,信用甚專。海上堵截孔耿,尚可喜勇打頭陣,斬獲甚重。

孔耿逃脫后,黃龍命尚可喜駐防鹿島,離旅順約有六七百里,三五天內兩下里接應不上。七月初四,后金軍從陸路由北而南圍攻旅順。黃龍得報,知道來者不善,急忙派人出海調尚可喜回援,同時奮力抵抗。

堅守三日之后,七月初六,后金軍攻上旅順城,黃龍仍然指揮部隊殊死戰斗,被圍數重,苦戰不得出。

眼看突圍無望,黃龍將朝廷賜給他的征虜前將軍印信交給部將譚應華,用他耳鼻盡失后特有的音質含混不清地叮囑,讓譚應華奮力突圍,把印信帶到登州上交朝廷,如沖不出去,就將印信丟入大海,說完之后,向南跪拜,自刎而亡。

守城明軍數千人大部分陣亡,后金軍也死傷數千。尚可喜的家眷都在旅順,城破之后他的幾位夫人不甘受辱都投海而死。

黃龍生性貪鄙,當了東江總兵之后,私欲惡意膨脹,大肆吞剝軍餉,比毛文龍猶有過之,其貪欲之強之奇足可載入史冊,由此給了暗中窺視總兵之位的沈世魁利用兵變發難之機。

演武場上,一頓折辱,黃龍耳鼻盡失,威嚴掃地。后雖經尚可喜將其救出,但黃龍羞慚無地,五官不全,已無顏號令三軍。最后離開皮島這個傷心之地,率偏師來到旅順駐扎。

孔耿忿于海上之仇,勾引后金圍攻旅順,必欲殺黃龍而后快。

后金有了孔耿做向導和幫兇,如虎添翼,從兵力、火力等諸方面都占了壓倒優勢,黃龍孤軍作戰,已無幸理。

黃龍很清楚,此刻如果棄甲而降,性命必然無憂,所受禮遇應該不在孔耿之下,是所謂識時務之舉。

也許是耳鼻盡失后已經了無生趣,也許是想起朝廷對他的厚恩,也許是為了洗刷他曾經的貪腐惡名,在生死關頭,黃龍放棄了生,選擇了死。

在與后金作戰到最后一刻,給進犯之敵以重大殺傷后,以武將充滿尊嚴自刎而亡的方式,實現了取義成仁,大節無虧,可謂忠烈矣!

旅順失陷,明軍失去了遼河以東的最后一個據點,孫承宗、袁崇煥等設想的由遼南四衛金復海蓋會同關寧錦東西夾擊的戰略也就失去了實現基礎。

尚可喜接到黃龍的告急文書,火速從鹿島回師旅順,可是兩地來回千里,豈能一日飛度?

等他開到今大連以東洋面的三山島,得知旅順城已破,尚可喜悲痛欲絕,向南痛哭,在船上設置靈堂祭奠黃龍及自家家屬,揚帆南下,駛往登州。

旅順失陷、黃龍喪命,尚可喜成了無根之草,他想回東江,但執掌皮島大權的是沈世魁,容他不得。他

只得向南到登州上岸,請求安插。這時高起潛、朱大典都在登州,他們知道尚可喜皮島救主,頗具勇略,是個人才,一齊向朝廷舉薦,崇禎同意破格擢用。

登萊當局隨即委任尚可喜為三島副將,屬登萊管轄,仍讓其上海島安插。

尚可喜開到登州,就是覺得海島難以容身,現在又讓他上海島,很不樂意,又提出要回寧遠,等了月余,關寧方面也無回音。無奈之下,帶領人馬掉頭又回到他的老巢鹿島。

黃龍死后,明廷命沈世魁接任皮島總兵。沈世魁夙愿得償,成為東江大帥。他聽說尚可喜又回到鹿島,不由得動了殺心。

當日沈世魁伙同耿仲裕假借兵變將黃龍拿住,逼得他讓出總兵之位,眼看就要成功,半路殺出個尚可喜,將黃龍救出,破了他總兵之夢。

后來黃龍聽到沈世魁也和耿仲裕一伙的傳聞,氣炸肺腑,當即要將沈世魁拿下,還是尚可喜多方勸解,黃龍才按住火氣,嚇得沈世魁三魂出竅。

照說沈世魁應該對尚可喜感恩戴德,可是世上有知恩圖報之人,更有恩將仇報之人,沈世魁恰恰屬于后者。

沈世魁派人傳令,調尚可喜來皮島。尚可喜不敢怠慢,從鹿島出發,向東而行,中途遭遇颶風不能前進,在海上漂泊。

數日之內連續接到沈世魁幾道調令,命他急赴皮島,而且各營將領十余人都有書信敦促尚可喜速來皮島,語氣殷勤,令人感動,其中卻無平日與他交厚之將領。

尚可喜看罷書信,獨坐舟中,聽得海上波濤陣陣,心緒如潮。仰天長嘆“沈世魁幣厚言甘,定無好意。可嘆我為國征戰,海上立功,出生入死,于今十載,父母妻兒盡死于敵手,僅余一身。本想效忠皇上,怎奈奸佞當道,非但不能容我,竟欲殺我而后快,天下事可知矣”言罷振衣而起,下令掉轉船頭駛回鹿島。尚可喜回到鹿島,已經打定主意,也走孔耿道路,投奔皇太極。

崇禎六年十二月,尚可喜寫書信一封派人送往沈陽請降。皇太極大喜,命人同尚可喜的使者一同回鹿島,讓尚可喜“幸勿猶豫,速賜回音”,并安排后金兵接應尚可喜。

崇禎七年(1634年),尚可喜在鹿島起事,將不愿意降金的明朝副將俞太亮等拿下,并一路向西攻下廣鹿島、大小長山島、石城島、海洋島五座明方海島,將島上明軍將士盡行俘獲,作為獻給皇太極的見面禮。二月,尚可喜率萬余人浩浩蕩蕩,航海降金。

到了這個時候,皇太極已經看得出明廷確實已經是外強中干,手下的大臣們紛紛鼓噪攻入關內。

不過有漢臣建議皇太極稱帝,那漢臣說西邊劉元昭已經在蒙古稱帝,而南邊的明廷已經是外強中干,劉元昭一定也在打主意吞并明廷。

而大金不弱于劉元昭,理當稱帝,之后取代大明。

皇太極等人對此事怦然心動。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明末奪天下 龍之谷中文 或者 "明末奪天下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明末奪天下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