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重生之北國科技

第481章 真假1微米(4)

更新時間:2020-06-13  作者:冰城之光
“這些技術也要交給我們倆弄嗎?”

今天得到信息量太大了。兩個年輕人很有種目不暇接的感覺。

多重圖案技術,一聽就明白,也就敢照亮照亮。但是技術,涉及的就是就是真刀真槍了。

機械研磨,研磨液怎么辦,研磨速度,機加工精度,這里面就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他們兩個與成永興多少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畢竟學習時間太短,基礎知識不牢靠。

“這幾個技術,我會交給其他人進行研發。”

這個技術,也很重要,但它就沒有保密的必要了。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公開的技術。現在就是比,誰先采用了。早采用,早受益。它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搞起來。

這也是為什么這個技術,被叫做真1微米的原因。

技術擺在前臺做幌子,多重圖案技術藏在后面。

“是要交給趙主任他們嗎?”

“我會另外安排。你們就不用管了。”

這確實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工大在集成電路工藝上面,這兩年也做出了些成果,但畢竟底蘊不足。

另外,術業有專攻。只靠一個專業的十幾個人,去包打天下,根本就不現實。

趙主任領著一群弟子,已經在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狂奔了起來。那么就讓他們繼續走下去吧。

這些技術,很多都是系統性的。它甚至不是靠一兩臺設備,一兩個設備廠家能搞定的。

引入第三方力量,就是必須。

不過這個事情不急。幌子的作用,主要還是幌子。

“我們現在干什么?”

“第一步還是先來驗證概念,另外要試驗一下,看lele和sa這兩條路,哪一條更容易實現,難度最低。”

多重圖案技術法,有兩條實現路線。一條是lele,另一條是sa

lele是將設計版圖分解成兩套獨立的低密度圖形,通過兩次單獨曝光和兩次單獨刻蝕,然后疊加在一起,形成更精細的圖案。

sa是通過一次光刻形成核心圖形,然后通過沉積(deosition)在核心圖案兩側形成側墻(sidewall),最后通過刻蝕(etch)和修剪曝光來實現所要的圖形。

“這兩條路,是你提出來的,你自己不知道?”

嚴亮覺得這個事情有點奇怪。

“我又沒有自己動手做過,我哪里知道?”

“這真是你自己的想法?”

“你問這么多干什么?好奇心太大,會害死貓,你不知道嗎?”

“我們又不是貓!不說算了,誰稀罕!”

一個人又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只要時間長了,總是要漏出些馬腳的。以前,成永興每次還會去找借口解釋,慢慢的,他連借口都懶得找了。

這也是他只相信身邊這幾個人的緣故。至少這些同學,同鄉,他信得過。

可惜了,當初的黃埔軍團,只剩下這兩個人。由于缺乏可信助手的緣故,他的很多想法,都無法執行了。

“這樣搞的話,908工程根本就沒有必要了啊!如果是這樣,能不能跟國家說說,把908工程的經費要過來一部分?”

“國家的撥款,你們就不用考慮了。908計劃,國家到最后也沒有給撥款,他們跟我們實際沒有什么區別,都是銀行貸款。”

“到最后?這你是怎么知道的?算了,我不問了。”

光電在全力沖刺lcd的產能,二號線,已經到了花錢如流水的階段。

這又是一筆以億為單位的投資,只靠光電自身資金,是支撐不起的。真正支撐光電進行大規模投資,實際是銀行借款。

這兩年,光電算是把冰城各大銀行都借遍了。

冰城很多企業,跑到市政府去告狀,說他們的正常經營活動受到了影響。這些企業,都是正牌的國營企業,他們的聲音也是很響亮的。

這種聲音,其實去年就有。

光電集團的出現,確實對冰城的社會資金產生了擠占效應。光電拿到的銀行貸款多了,自然,其他企業得到的銀行貸款也就相應減少。

尤其在1991年三角債最嚴重的時期,光電的出現,使得很多企業的經營狀況,雪上加霜。

但光電的出現,也不完全是負面效應。首先是led產業鏈的興起,激活了整個電子企業。這些本來是負擔最重的一批企業,不需要政府救濟了。

其次,光電的銷售市場,基本上都是面向國際市場,所以它帶來的資金完全屬于額外的資金。這部分的外匯收入,到了國內,則需要被兌換為人民幣,這種人民幣,就屬于額外增發出來的。也就是說,冰城的銀行系統里,就會多出等量的資金。

正負相抵,大體持平。但具體到某些企業上,就很難說了。

“沒有國家的投資,那建晶圓廠的投資從哪里來?你準備晶圓廠和tftlcd,兩條路同時進行嗎?”

光電已經欠了一屁股債。欠銀行的,欠設備供應商的,欠施工單位的。要不是看在大屏led這棵搖錢樹的面子上,早該圍上來追款了。

“第一,這個晶圓廠,不會這么快啟動。這個工程的啟動,至少要等lcd項目上正軌,也就是《全彩科技》掙錢以后才會進行。”

“那大概是什么時候?”

“我的預期,也許是年底,也許是明年。”

建立一個新的晶圓廠,需要準備的工作很多。它不僅僅是廠房,而且包括人力資源。

tftlcd的人力資源,實際是通過led產業訓練出來的。

“第二個,新工廠投資不會這么大。我們也沒有必要一次就追求太高的產線指標。”

成永興在研究歷史上幾個重大項目的時候,總是不能很好理解過去人的一些思路。

以908為例子,這個工程的目標是,月產12萬片、6英寸、0812微米的芯片生產線。

而此時中國的實際工藝水準,是45英寸,23微米。這樣的話,908工程的目標里,實際上包含了兩個大的進步,一個是,4英寸6英寸。另一個是2微米1微米。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要把兩個大的進步,放在一個項目里去實施呢?

一個個來不好嗎?解決了一個,再去解決另一個。

過高的標準,導致項目的難度加大,最后耗時七年才完成。結果一建成,就過時。

成永興已經習慣了小步快跑的前進方法,對這種每次上大臺階的做法,實在是不習慣。

led時代,《巨大高科》是以季度為單位進行技術演進。

lcd時代,《全彩科技》以半年為周期,向前進化。

到了晶圓時代,前進的腳步,最多是以年為單位。錢砸下去,馬上要看到水花。

“我們兩個要怎么分工?”

“這次的多重圖案技術驗證,以葉靜為主。”

成永興想了一會,覺得葉靜這種沉穩的性格,會更加合適一些。

多重圖案技術,思路上非常簡單,但歷史上,不少企業都在這個工藝上栽了跟頭,說明它還是有些難度的。

不過成永興也有他的優勢。那就是他所知道的信息,都是各廠家千錘百煉的結果。

這就好像,在液晶技術里,他只熟悉tft技術一樣。是怎么回事,里面有什么技術訣竅,他根本不清楚,因為后世對這種被淘汰的技術,不怎么關注了。

不管怎么說,這個技術的難度只是使用方式方法的問題,絕對不存在做不到的問題。

在搜索引擎輸入 重生之北國科技 龍之谷中文 或者 "重生之北國科技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重生之北國科技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