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重生之北國科技

第608章 908工程(3)

更新時間:2020-08-22  作者:冰城之光
第608章908工程(3)

“這次的技術引進要做好安排。技術和管理體系同時引進。”

“明白。花費了這么大的代價,肯定要有所得。”

李浩廣對這次的技術引進,也是相當看重。

林晶圓初創,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管理風格,急需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它與全彩不同,全彩說穿了,就是一堆生產線的集合而已。

中國的歷次技術引進,著眼點都在于生產技術和設備,也就是俗稱的硬件,對管理機制,也就是軟件,根本不看重。

這個區別,導致了后世的各晶圓企業,只能一遍又一遍引進臺灣團隊。

后世的焦點始終放在張汝京,梁孟松等歷史名人,強人身上,確忽視了追隨他們南征北戰的臺灣團隊。

芯片生產與其他行業不同,是個精益求精的行業,所以日本的管理模式,反而是最合適的。

后世比較成功的半導體玩家,他們的管理制度里,都多少有日本制度的影子。例如京東方身后是韓國人,中芯國際身后的是臺灣人。

但在這個時期,還沒有人主動往這方面思考。

由于文化的差異性,國人比較能適應歐美的管理風格,因為其比較人性化,壓榨感和屈辱感,沒有那么明顯。日式上下森嚴的管理風格,不是很能被國人所接受。

臺灣由于歷史的緣故,對日式體系更容易接受。這也是他們能夠迅速從日本手里,把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上千家企業承接過去的一個主要原因。

依托大學和科研院所進行技術引進,是光電的一次嘗試。

來自學校的學者,沒有先入為主的認識,對不同種類的企業文化,態度要開放很多。

管理制度的引進與技術不同,不能全盤接受,但還是先全抄回來再說。抄回來之后,再來研究取舍或者修改。

雖然看起來有些沒有面子,但今天不引進日本的一手管理制度,日后就要被迫引進臺灣或者韓國二手的管理團隊和體系了。

成永興也算跳槽無數,其中有幾家是日系企業。所以他對各種類型的管理制度,都多少有那么點發言權。

“李校長,你也不要整天皺著個眉。看起來我們同時建設了兩間相同指標的工廠,但花的錢,未必比建一間工廠花的錢更多。”

“為什么這么說呢?”

“如果不是因為我們要上馬二號線,日方也不會這么著急降價吧。時間就是金錢,良品率一天不上來,晶圓廠每個月的運維費用,就不是個小數字。一號線已經這樣了,難道二號線也如此?”

“好吧。”

其實成永興還有一些信息沒有披露出來。

908的設計綱領是月產1.2萬片,但驗收的時候月產能只有8百片。它的狀態,也不比現在的一號線實驗室狀態強多少。

908工程等于是在沒有達標的情況下,進行的驗收。估計不驗收也不行了,錢花光了。

20億的投資,某種程度上算是打了水漂。

“你那邊的LELE工藝進展如何?”

成永興把目標轉向葉靜。葉靜帶領的N1制程小組,算是光電系進軍晶圓產業的底氣。

“還在磨合。主要是軟件太難用了。”

LELE技術核心工作,就是把一個圖層拆分成幾個分圖片。這里涉及了很多細節工作,例如前后幾層圖案的分解,保護,對準等工作。

這個工作,如果全是手工操作,在大規模集成電路上,簡直是不可理喻。

通過輔助軟件降低工作強度,就是理所應當。但是葉靜帶領的團隊成員,都不是科班出身的程序員,編出來的工具軟件,難用程度算是創了新高。

“軟件不方便使用,倒也罷了,更麻煩的是修改。要是我們的工具軟件,能跟IC設計軟件合在一起就好了。”

冰工大的集成電路設計團隊,使用的是進口軟件,與晶圓團隊開發的輔助軟件無法兼容,每次修改都很麻煩。

由于軟件不兼容,數據不聯動,每改一次,這邊的工作就要重來一次。

“是嗎。這樣啊,你跟林大的計算機系聯系一下,看兩個軟件能否對接一下。以后你們的LELE分圖層功能,可以作為他們系統的一個插件,這樣就能方便很多。”

“他們的IC軟件,開發出來會有人用嗎?”

葉靜對林大開發的IC軟件,有些看不上眼。

這個軟件是在開源軟件基金旗下,整合了國內幾家產品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雖然避免了從零開始,但與進口商用軟件的差距,仍然太大。

此時國內的集成電路設計,說句不客氣的話,根本沒有起步。這些軟件更大的意義在于宣傳,而不是實用。

隨著PlanB旗下各學校計算機系投入工業軟件開發,很是給人一種全面開花的感覺。各種新聞報道不斷。

但是光打雷不下雨。進口軟件雖貴,但是好用啊。十幾萬美元這個數字,對已經財大氣粗的光電來說,算不得什么了。更不要談,還有不要錢的方法。

“會的。有LELE功能在這里,這個軟件,肯定會有人用的。”

LELE工藝,就是這套國產IC設計軟件的殺手锏。不使用這個軟件提交的數據,以后將無法使用N1工藝。

“好的。我回頭就安排下去!”

軟件再難用,也是設計公司用。這種日子,大家都是過夠了。

在后世,晶圓廠會要求設計公司把分層圖案直接做好,再提交。

但現在,為了技術保密,這些工作只能有N1團隊自己進行了。

全新架構的芯片設計,流片個三四次很正常,碰到經驗不足的,修改個七八次也見過。

這種枯燥的工作搞一次是個新奇,搞兩次算是熟練,搞第三次嘛..

“這次接手908工程,我們是只能前進,不能后退了。”

李校長發出了一絲感嘆。

“是啊!”

會議室的眾人,普遍感覺到一絲壓力。908沒有接手之前,它只是大家的靈機一動,算是個有趣的想法。但是當事情真的發生,壓力隨之而來。

908工程的重要性,無需多說,它甚至超過了三峽大壩!

這個機會,對國家重要,對正在轉型期的東三省,更為重要。

東三省的經濟,由于特殊原因,屬于為支持軍工而配置的重工業產業鏈。

這些年,隨著國家的轉型,原有的產業結構已經不適合和平時期的市場需求。再加上來自進口產品的降維打擊,面臨著產業升級與轉型的壓力。

后世,中國先后出臺過幾次振興東三省的政策,也給過不少政策。其中效果最好的是2004開始的振興戰略。綁在身上的政策枷鎖被解開了。東三省迎來了接近十年的黃金發展期。

但這種增長并沒有持續,它更多程度上表現為一種超跌反彈。很快的,東三省各城市,就迎來了更困難的局面。

這里有幾個因素。一個是,90年代末形成的社會養老壓力,終于到了爆發期。第二個則是東三省始終找不到合適的產業,進行戰略升級。

東三省是一個資源充足的地區。石油,煤礦,農業,鐵礦石等應有盡有。從2004到2010,靠著全球資源牛市,很是過了幾年好日子。

東三省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它也存在品相差,開發成本高的缺點。隨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走低,地區經濟也隨之走入低谷。

之所以東三省的經濟始終找不到出路,根本原因是,國家給了東三省以政策,但并沒有給以相應的產業。

開發浦東,國家不僅僅是給了政策,而且也有產業。大飛機,鋼鐵等暫且不談。談兩個跟東三省相關的產業。

第一個是金融證券。

中國改開之后,第一個批準的證券市場在哪里?

在沈陽!

1986年8月5日,人民銀行批準沈陽市信托投資公司主辦的沈陽證券市場,辦理有價證券柜臺轉讓。

觀念落后,思想落后?

可惜,可嘆。

相關推薦:

在搜索引擎輸入 重生之北國科技 龍之谷中文 或者 "重生之北國科技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重生之北國科技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