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里干的列別黎花滿腹顧慮。劉玄判斷的沒錯,列別黎花現在確實左右為難。
列別黎花雖然信了綠教,但身上還是流著黃金家族的血脈,他從小也聽說過先祖們帶著十幾萬勇士,從翰難河、杭肯山、呼倫貝爾、北海出發,一路征服,直到地中海之濱。先祖的赫赫威名,漠北草原騎兵的戰斗力,從小在他心里扎下了根。而且他也知道,越是苦寒之地出來的牧民騎兵,越堅韌善戰。漠北和青唐騎兵和兇名是建立在累累白骨的基礎上。
聽說東方大國動員了十幾萬漠北和青唐的騎兵,列別黎花心里卻是有些發怵。都是黃金家族血脈,都是翰難河牧民后代,他們在波斯、兩河這些富庶地方泡得太久,骨頭早就發酥了,只有少部分人還保持著先祖的勇武。貼木泰汗國和伊爾利汗國的主力大軍都是靠著這少部分人為骨干,外加從當地征募的土著青壯。
兩汗國的戰斗力其實是半斤八兩,伊爾利汗國的騎兵甚至還要略勝兩河和大馬士革的騎兵,也就招募來的部分貝都因人和柏柏爾人還能對抗一二。但是想到面對潮水般涌來的漠北和青唐騎兵,列別黎花著實心里沒底。
后退?列別黎花知道,只要他敢踏出這么一步,消息會迅速傳遍呼羅珊和波斯,原本是火藥桶的兩地會驟然被點燃。
列別黎花知道,自己率領的貼木泰汗隊能夠在伊爾利汗國勢如破竹,一是死去的伊爾利大汗昏庸無能,信任大量貪婪殘酷的官吏,搞得地方叫苦連天。二是波斯曾經被綠教征服過三四百年,后來初代伊爾利大汗重用西來的契丹人、奚人、黨項人和漢人,扶植摩尼教,壓制綠教。
一百多年過去,雖然讓摩尼教死灰復燃,信徒一舉突破波斯百姓半數以上,加上部分佛教徒,堪堪能壓制住綠教徒。但綠教在波斯三四百年,根深蒂固,貼木泰汗國打著圣戰的旗號打過來,地方上的綠教蜂擁而起,紛紛響應,才有這才好局勢。
可是翻了身的綠教徒們殘酷殺害壓制摩尼教、佛教徒,已經在波斯各地積累了太多怨恨。要是自己率軍一退,列別黎花知道,波斯和呼羅珊各地的異教徒們會像當初他率軍攻進來時,綠教徒那樣蜂擁而起的樣子攻擊自己。到那時候,后面有強大的追兵,各處又有義軍阻擋牽絆,可能會死無葬身之地。
既然不能退,要不守,要不打。守,依城固守,擋住敵軍的鋒芒,挫其銳氣。敵軍萬里援征,肯定不能持久,等到他們補給艱難,士氣低落了,再發起致命一擊。
打,自然是與敵軍決一死戰,一戰定輸贏。
列別黎花思前想后許久,最后決定,守和打結合起來,這樣可進可退。主意一定,他傳令,派四萬人守在塔里干,三萬人守馬魯德,互為犄角,自己率領十二萬主力駐扎在邁里納山谷。這里是巴里黑到塔里干的大路咽喉,是兩河地區通往呼羅珊和波斯的必經之地,列別黎花駐兵在這里,就是要背靠兩座堅固的城池,伺機對敵。
要是漢軍與自己主力決戰,那么兩城的兵馬就會側擊其背翼;要是漢軍分兵圍攻兩城,自己就率主力猛攻其一部,折其一翼,再合攻余部。
把所有的細節都考慮過一番,反復推敲過,列別黎花把每一個漏洞和問題都好好考慮過,想出了解決和應對辦法。覺得萬無一失了,這才安下心來等待漢軍的到來。
過了四天,漢軍的騎兵前哨到了,他們以一兩百人為單位,一人兩馬,在周圍巡弋,觀察著貼木泰汗隊的布防,甚至故意挑釁,好刺探對手的虛實。
貼木泰汗國各領兵將領也不敢示弱,紛紛派出騎兵去迎擊漢軍。漢軍前哨騎兵非常狡猾,看到大隊敵手沖出來了,拔腿就跑,等你追到路上,突然回身就是一陣猛射。
遠遠看著的列別黎花忍不住在心里罵道,這回身射箭屬于曼古歹戰術其中一項,他的先祖們也會玩。他手下那些波斯騎兵,還叫安息人的時候,也會這種射箭術,不過大家都退化了,能這樣玩的人不多了,玩得這么行云流水的人更少了
不愧是從祖里草原里下來的室韋騎兵。
兩天時間里,雙方發生了數十起小規模交戰,漢軍前哨贏多輸少。這些戰果讓列別黎花的心里蒙上了一些陰影。
又過了兩天,漢軍前哨來得少了,列別黎花和手下將領們心里都明白,敵手對己方的布防虛實,該刺探的都刺探得差不多了,所以也懶得來了。他們也派出去很多探子哨騎,但是少有回來的。
漢軍騎兵太多了,好像哪里都撒得有,這些常年在漠北草原和青唐雪域里放牧的騎兵,就像是一群群的野狼,在荒原里潛伏游弋著,又有非常熟悉地形的伊爾利汗國當地騎兵帶領著,神出鬼沒,貼木泰汗國的哨騎一個不慎就全隊覆沒,那些能回來的都是見機快的小機靈鬼,根本沒有摸到太多有效的訊息。
但久經戰場的他們都知道,漢軍主力應該很快就要到了。
到了第三天,周圍的漢軍騎兵猛然間多了起來,足有上萬之眾,只是隔得很遠,就像無數的狼群從遠處的草原上遷徙過來,然后圍著己方徘徊、觀察著。所有人都緊張起來,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敢掉以輕心。這些機動力極強,又戰斗力非凡的騎兵集群,誰不敢確定他們會在何時何地發起進攻。
貼木泰汗國十幾萬大軍日夜警惕,輪班戒備。這些漢軍騎兵也不負眾望,在黎明、在黑夜、在正午,反正就是你有些松懈的時候,他們突然給你來上一家伙。或是火箭,或是丟了幾個會爆炸的火器,甚至只是在營門口放上一排火槍。
這是擾敵之計,目的就是疲憊我軍,打擊我軍的士氣。列別黎花和手下將領們很快就意識到漢軍騎兵的用意,馬上采取了措施,派出精銳騎兵盯著某一股漢軍騎兵打。這些漢軍騎兵自然是調頭就跑,然后兩隊人馬在荒野中你追我趕,結果在某一地,數千漢軍騎兵像是從地里鉆出來的一樣,把貼木泰汗國的追兵給包圍了,然后不客氣地悉數吃下。
你來我往了幾次,貼木泰汗國在追擊中打死打傷了上千漢軍騎兵,卻被伏兵吃掉了兩三千騎兵。列別黎花叫住了這種出擊行動,只是叫各部固守營寨,暫時不要輕舉妄動。這樣太劃不來,這樣的戰損比打下去,不用決戰自己軍隊都要崩掉。
列別黎花有些后悔了,發現自己固守備戰有些失策了,至少失去了先機,開始被漢軍牽著鼻子走了。比如現在這局勢,漢軍騎兵肆無忌憚地襲擾己方,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找出己方的松懈和空擋,時間也掐得那么準,甚至還能識破己方的一些圈套。或許這些人在草原和雪域待久了,能從氣息中察覺出危險來。
面對敵手的襲擾,己方有些束手無策。驅逐是沒有什么用,派人去追擊,人少了容易被伏擊,人多了人家就避開,讓你吃個空。可能還有效的對策是調集數萬人馬進行大范圍清剿,可這么多兵力調動,肯定會打亂整個大軍的軍陣布局,造成一定的混亂,等到這數萬人馬派出去清剿,漢軍的主力殺過來,到時候手忙腳亂、左右為難的就是己方了。
所以列別黎花決定,以不變應萬變,自己就釘在這里,漢軍主力早晚要露出來的,到時候自己主力跟塔里干城互為犄角,為難就是漢軍統帥了。
又過了兩天,可能察覺到貼木泰汗國大軍不再輕易出擊追殺了,漢軍騎兵的襲擾雖然沒有減少,但開始向貼木泰汗國大軍后方轉移,列別黎花知道,應該是漢軍主力要到了,這些騎兵要給大軍讓出回轉的空間來。
新書,新書,信息時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