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司全稱文選清吏司,文選司郎中是大明朝最具含金量的五品職位。可以自行決定大部分四品以下的官員任用,想想四品以上都是什么官,不是封疆大吏就是中央部委的堂官,所以什么知府(除了順天、應天府)、知州、知縣,文選司郎中都能說了算。
顧憲成有那么大影響力,能成為東林的領袖,就是因為他做了一年的文選司郎中,這位狠人,六部尚書的任命甚至誰能入閣他都有建議權。
李沅三人到文選司果然沒見著郎中,這會兒沒在要走的李尚書哪里,估計是和馬上到任的王尚書論舊情敘新篇呢。
文選司的唐主事給他們勘驗身份、發給任命文書,這些文書早就用好了關防印信,就等他們來取。
出了壓抑森嚴的吏部大院,到街上感覺空氣都是飄蕩著快活輕松。
余煌一出院子就小聲抱怨:“一個主事都黑著臉,要是個郎中那還不得上天啊,整得比老天官還牛氣!”
“武貞兄,慎言哦,咱們的前程可全捏在人家手里呢。”李沅半開玩笑說。
“怕他?尚書都是走馬燈換人,幾年后還不知道他文選司誰在當家呢。”
“哈哈,最好啊,武貞兄來做個文選司的郎中,我們兄弟幾個全沾你的光。”
“那感情好,你們來啊,我也黑著臉,立新我給你發到順天府做府尹,老府尊給你牽過馬,也讓你給新科狀元牽馬去,一報還一報。”
“那多好啊!順天府是三品,你文選司可定不了。”
三人有說有笑間,出吏部大門,北走,經宗人府,到外金水橋折向東走東長安街,經過兵部、鑾駕庫,就到了翰林院。
李沅三人當然記得,這是傳臚當日夸官游街的路線,翰林院就在長安左門的南邊,也就是皇城東南角尖的正南方。
翰林院是少見的坐南朝北的格局,大門開在東長安街上,和承天門是斜對著的,方便和宮里的來往進入,顯示翰林院服務皇家的功能定位。
和吏部不一樣,翰林院真是一派和煦春光。這也是翰林院的光榮傳統,翰林院里都是科舉優中選優后的天之驕子,自然對新進的同類優等生格外親切。而且,以后指不定誰會有大好前程,互相幫助、互相提攜,大家的官才會越做越高,這翰林院儲相池的金字招牌才能越來越響亮。
花花轎子人人抬,越抬越高嘛。
知道今天新科一甲翰林要來報到,掌院學士早就通知了院里的頭面人物,務必到場。李沅三人一進到大門口,李沅的座師翰林院侍讀學士林右昌就迎了過來,李沅等人趕忙見禮。
“立新、武貞、建斗,孟學士和翰林院的大人們等你們多時了。”
李沅等人進到署堂,果然已經是濟濟一堂。見堂上中間一人五十歲年紀,黑須長髯,眾人以他為中心,自然就是翰林學士孟紹欽了,李沅三人規規矩矩地行跪禮。
孟紹欽親自扶他們起來:“不必多禮,我朝沒有同僚跪拜的規矩。”規矩上是沒有寫著下級要跪拜上級,但大明朝已經形成了慣例,上班第一天還是規規矩矩的吧。
“來,我給三位介紹院里的前輩,以后大家就是休戚與共的同僚了。”
翰林院堂官是翰林學士(正五品)孟紹欽,他還兼了詹事府詹事(正三品),接下來是兩位侍讀學士(從五品),林右昌是其中之一、兩位侍講學士(從五品),兩位侍讀(正六品)、兩位侍講(正六品)。這九個人是翰林院的領導班子,真正的大佬。
再下來就是李沅這個級別的修撰(從六品)、余煌盧象升這個級別的編修(正七品)了,下面還有檢討(從七品)。這三個級別的人沒有定數,現在在翰林院有近二十個,除了還沒升上去或者外放的往科一甲,還有考核優秀的庶吉士。庶吉士館選后在翰林院實習三年,然后散館考試,優秀的會被授予編修,還可以的會給到檢討,考核不佳的會直接外放出去,運氣差的會被直接擼到知縣,比一般的進士好的是不用候缺,直接上任。
從掌院學士到檢討,再加上那些還沒散館沒有任何級別的庶吉士,就是真正清貴的翰林了,翰林院還有其他一些什么五經博士(正八品)、典籍(從八品)、待書、待詔、孔目等人,只能算是在翰林院做事的,算不得真正的翰林。
孟紹欽很貼心,直接吧李沅指給了他的座師林右昌,讓林右昌帶著他熟悉院里的規矩和事務。余煌的座師也在翰林院,是一位侍講,孟紹欽索性讓兩位侍講一人一個,帶余煌和盧象升。
林右昌是翰林院的二號人物,日常的工作大部分是他在主持,孟學士年紀大了,同時還是詹事府詹事,主要精力在詹事府那邊,這個掌院學士才是他真正的兼任。
林右昌在院里有獨立一座署堂給他使用,十幾個編撰、編修、檢討劃在他的名下輔助。這些人只有林右昌一人有單獨一間房辦公,其他人都放在署堂里,一人一張大案而已,李沅光榮地成為了其中一員。
頗為意外地發現釋褐日言語詰難他的那位仁兄陳仁錫也在這里,陳仁錫也看到了李沅,冷哼一聲。
這叫什么事,嫉妒我年輕?這陳仁錫看起來也沒很大啊,三十多歲的年紀,讀書讀傻了?不通世務,倒是有可能,也不知道在翰林院待了多久了,還沒升上去。嗯……陳仁錫雖然是前輩,品級上比李沅還低一級。
旁邊的一位老兄悄悄跟李沅說:“不用理他,前幾天可來勁,自以為聰明,被人串聯上書參你,偷雞不成,哈哈,本來和州有缺,是要外放做知州的,結果,黃了!”
李沅推測這人莫非與陳仁錫有嫌隙,也不接話,只是問:“前輩怎么稱呼。”
“不敢,貴陽馬士英,字瑤草。”
——————————————————————————
明朝上下級應該是要跪拜的,不然海瑞也不會有“海筆架”這個外號了,不下跪也可以,畢竟不是規定,會被當做異類而已。
馬士英,生年不詳,萬歷四十七年進士(16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