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墻下,喊殺聲不絕于耳。不斷有甲士被圓木砸中、箭矢擊中而跌落云梯,繞是有爬上城樓的,也會被嚴陣以待的敵軍使長戟/槍刺落城墻。喊殺聲早已蓋過人從高處墜落地面而發出的聲音,攻城將士依然爭先登云梯,沒人管跌落戰友的死活,因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城樓上。
目前為止,袁軍的抵抗都很頑強,但士氣明顯不如曹軍。
主帥督戰和戰鼓聲皆有振奮軍心的作用。袁軍有將領督戰卻是偏將,硬講起來橋蕤都算不上是督戰,袁術本就令他守東門。曹軍卻是主帥曹操和天子親臨督戰。箭矢巨石不斷砸在城樓上,若派人在城樓上擊鼓振軍心只會斷斷續續,如此來還不如不擊鼓。曹/漢軍本陣中,曹營上將夏侯淵和第一勇士典韋一起裸著胳膊為攻城將士擊鼓助威。
劉協看向陣中戰鼓、夏侯淵和典韋。目測戰鼓應是最大規格,想將其敲出氣勢來,不是件容易的事。當然攔不倒夏侯淵和典韋。這武藝高強的猛將,一般都得有個基礎,便是力氣大。
片刻,劉協收回目光,看向曹操“欲敲響戰鼓,需多大力氣?夏侯將軍和典將軍親自擊鼓,朕更是熱血沸騰。唉~朕也想親自赤膊擊鼓為將士們助威,只怕朕力氣不夠而弄巧成拙。”
劉協講的是心里話,但曉得知難而退。
“鼓手皆是從全軍挑選的勇士,妙才和典韋的力氣更遠勝他們,自然更有氣勢。臣也遠擊不出此氣勢來。哈哈哈。”曹操聞言笑道。
“夏侯淵和典韋是真虎將也。”劉協順勢夸獎,臉上同掛著笑容。
徐庶和程昱很少出聲,皆靜陪在各自主公身旁。而在他兩人眼中,劉協和曹操的君臣融洽關系,盡是虛偽。
“將士們已持續攻城近一個時辰,該暫退下來休息一番了。”劉協轉而說道。就算士氣再高,也會疲憊。
“陛下所言極是。”曹操日常遵從劉協旨意。轉而便下令鳴金收兵。
聞軍令,正攻城的甲士在各自長官的約束下有序退兵,這時他們會帶上受傷戰友。如退潮般。弓弩手和投石車依然再朝壽春城樓放箭矢巨石,意在掩護攻城將士成功退回。
攻城曹軍已全退回本陣,箭矢和巨石也暫時停止砸來,城樓上還活著的甲士皆松口氣,癱坐在原地。橋蕤同松口氣并收長劍入鞘,隨即大吼道:“都給我起來,打起精神!”
甲士們聞言茫然的看向橋蕤,沒人響應依然癱坐在地上。
橋蕤見此眉頭一鎖,眼中顯出怒意,他徑直走向距離最近的名甲士,抬腿便給其一記重踢“還愣著作甚?不懂軍令?都站起來,否則軍法處置!”
有了前車之鑒,又見橋蕤很是生氣,眾甲士才緩緩站起來。也終有甲士人不禁說道:“將軍,敵軍已退,兄弟們只想好生休息,為何還要令我們起來?”
“陛下駕到,要親臨督戰。”橋蕤簡短回答。他曉得麾下將士已很疲憊,也瞧出他們之不滿,但實在是皇帝駕到無可奈何。
“陛下要親臨督戰?”
“我可聽說陛下整日在宮中玩樂。”
“我也聽說就連大人將軍們也難見到陛下。”
“唉~記得那日敵將城下叫罵,陛下竟不敢露面。”
“那日城下叫罵的敵將名張飛,聽說陛下險些命喪其手。”
“難道陛下是因懼怕張飛,才不敢露面?”
“還聽說是紀靈大將軍挺身救了陛下。”
“若是大將軍救了陛下,怎會還遭責罰?”
甲士們聞言隨之低聲議論起來。真就是“壞事傳千里”就連遠在城樓上浴血奮戰的兵卒都聽說袁術作為了。
“爾等可是不想要腦袋了?!”橋蕤皺眉怒斥。畢竟都是自己麾下兵卒,橋蕤也不想他們因此而被治罪喪命。
因橋蕤的呵斥,眾甲士忙住聲。就在這時候,響起閹人的聲音“陛下駕到!”
話落不久,袁術便在眾親衛的簇擁下出現在城樓。橋蕤忙迎上行禮“參見陛下。”眾甲士則齊行單膝跪禮并齊聲道:“參見陛下!”
袁術掃視橋蕤與其麾下甲士,很是滿意“都平身吧。”
“謝陛下!”橋蕤與其麾下甲士謝恩起身。
雖下令鳴金收兵,但不是退回大營,而是退回本陣稍做休整。所以劉協和曹操等,皆將城樓上的場景盡收眼底。劉協最先開說道:“那可是袁術?”
上城樓有那么多人簇擁,城上甲士又皆向他行單膝跪禮,不是袁術駕到還能是誰?
“是袁術。”徐庶答道。
“大軍剛抵壽春時,朕想跟他交換當皇帝的心得,卻不見他蹤影。今日朕不想見他了,他又主動湊上來,你們講是不是犯賤?”劉協嘴角上揚,似在講笑話。就是他這番話,讓曹操等人聽得稀奇。也有習以為常的徐庶、潘衛等人。
劉協沒顧其他,繼續說:“既然人都來了,那朕便去會會他吧。”
袁術正在城樓上“演講”時,被突然奔來的一支紅黑搭配的騎兵打斷。以為是敵軍進攻的橋蕤忙喊道:“賊軍又要攻城了,準備迎敵,保護陛下!”
橋蕤話落,城上甲士紛紛嚴陣以待。而袁術心頭卻又是一突,眼中閃過驚慌。自稱帝之后,整日在宮中玩樂的袁術,早就沒了披甲上陣的勇氣。而隨袁術左右的楊弘則忙喊衛士護袁術離開。
“朕的將士尚未攻城,就能將汝嚇得驚慌逃走?哈哈哈……”袁術剛到下城樓的樓梯口,便傳來劉協的聲音。
劉協盡全力提升聲音的氣勢,畢竟他先只是十幾歲的少年。
袁術聞言微怔,當即停下腳步,轉身走至城垛前。只見城下著赤色戎服的羽林衛騎兵和著黑色戎服的曹軍騎兵混在一起,共有數百騎。而位這支騎兵最前面的就是劉協和曹操,其身旁分別是潘衛和典韋。
這少年就是當今大漢天子?竟敢這時親來城下,著實有膽魄。從未見過劉協的袁軍甲士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