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國潮1980

第一千八十一章 糕點攻勢

更新時間:2023-09-29  作者:鑲黃旗
寧衛民的水果攻勢奏效的同時,糕點攻勢的威力也同樣喜人。

西方人原本就喜歡甜食,又有喝下午茶和泡咖啡館兒的習慣。

那么每當舉起杯子時,就必然離不開精美的曲奇餅干和奶油點心,又或是布丁。

當然,在甜食上我們不得不承認法國廚師是大家。

法式甜點世界聞名,好吃到令人尖叫,這是公認的。

西方國家最出名的甜品幾乎都出自法國,以至于法國有“甜品王國”之美名。

法式面包房也因此開遍了全世界的著名城市,也把可頌、法棍、泡芙、馬卡龍、拿破侖、可麗餅、蝴蝶酥、蘋果派、芝士蛋糕、焦糖布丁帶到了世界每個角落。

所以法國人不但愛吃甜品,也最懂得鑒賞甜品的優劣。

不過也得說,同樣作為美食大國,華夏的甜點水準其實一點也不亞于法國。

甚至很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足以跟法國叫板的國家。

別的不提,就先從喜好茶食的飲食習慣上來說,華夏和法國人就很相似。

別忘了,喝茶和咖啡要吃小點這種事兒啊,老年間的京城人早就有了。

這不就是“墊補”么?

網絡時代被咱們的年輕人叫做“小饑餓”的。

是個什么意思呢?

其實就是說大概上午10點多鐘,下午4點多鐘這個點兒。

會讓人感覺有點兒餓但又不太餓,想吃點兒零嘴兒的那種感覺。

論起來,我們還比西方人多一頓兒呢。

那作為華夏人,尤其是京城人,墊補的吃食,那首選肯定是餑餑了。

是,法國人擅長乳制品,制作的奶花蛋糕,慕斯布丁,漂亮又好吃。

可華夏糕點里除了同樣有奶食制品之外,更善用五谷花果,講究餡料。

原材料遠比西方糕點更豐富多樣,還能分出時令四季,這可是西方的糕點比不了的。

哪怕是在糖藝造型上,華夏都有自己獨特的技巧,一樣能讓西方人瞠目結舌。

所以寧衛民結合當下的時令,就從壇宮飯莊選出了羊羹、豌豆黃、茯苓糕、荷花酥、玉露霜、綠豆糕、玫瑰餅、火紙筒、酥皮棗花,九種口感細膩獨特,造型漂亮,適合夏日進食的宮廷糕點。

并按照法式糕點的方式,天天用金屬提籃分兩次擺在法國明星的房間里。

然后再搭配用玻璃小瓶當容器,冰鎮在水晶冰里的宮廷奶酪,杏仁豆腐,果子干兒、楊枝甘露四色流食。

同時順手還給兩個明星的房間里擺上筒子河里弄來的盛放荷花。

實話實說,他把明星房間里布置得跟糕點自助餐似的。

別說擺放的時候,讓長城飯店那為兩個法國明星日常生活服務的專務管家心生無限敬仰佩服。

回頭就跟同事們去吹噓——“人家國際大腕兒啊,那可真是排場……”。

甚至就連兩個法國明星本人回到房間看到這么豐盛的美食,也暗暗吃驚不已。

都不禁為這種意想不到的超規格的待遇規格感到榮幸。

除了產生了一種似乎被當成了國王和女王來對待的錯覺之外,更驚訝于寧衛民的周到備至和見識品味。

不出意外,對他的看法自然而然就發生了轉變。

而且與此同時,那些原本就味道不錯的東西,也因為心情的好轉和異國風味的新鮮感,顯得分外可口。

就比如這羊羹、豌豆黃和杏仁豆腐吧。

一個是紅小豆做的,一個是豌豆做的,一個是杏仁瓊脂。

口感都如同布丁一樣的細膩,而且同樣回味悠長。

但是和西方布丁不同的是,偏偏沒放半點奶油和黃油,只有特有的植物清香

這種反差太強烈了。

法國人的舌頭感受到的新奇滋味,大概正如華夏人第一次品嘗到西方布丁一樣的驚艷。

還有玉露霜這種天然帶涼性的糕點,具有清熱解火、潤心中煩躁渴之功效。

夏天吃來再好不過,食其味甜而不膩、入口清涼即化。

可這東西還偏偏不是薄荷,再加上其形潔白如玉、恰似雪霜,宛如玉石的半透明狀,就是找遍西點,也沒有這種質地的糕點。

自然又大大顛覆了兩個法國明星的認知。

還別說是洋鬼子了,就是正經的華夏人,吃過這東西也沒幾個不咂舌稱嘆的,實乃是人間仙品也。

相比起來,像什么荷花酥、棗泥花酥,盡管也很漂亮、好吃,外觀和味道都非常出彩。

可亮點都是表面化的,屬于一眼可知,難有驚喜,反而被襯托得普通了。

至于玫瑰餅,茯苓糕,綠豆糕,果子干兒幾樣。

雖然對于京城人不陌生,可卻是外國人從未嘗過的滋味,同樣讓兩個法國明星打開了一個新的味蕾世界。

甚至連寧衛民專為投其所好的提供的宮廷奶酪、火紙筒,楊枝甘露這樣的奶制品,也和兩個法國明星平日里常吃到的那些東西,有著非常明星的迥異之處。

要知道,宮廷奶酪是我們少數民族發明的奶食品,雖然也叫奶酪,但制作方式和口味、質地,與西方的干酪可不是一碼事兒。

這是用江米酒和牛奶、砂糖,用鮮烤后冰的方法制作出的半凝固的食品,

滑潤細嫩,涼爽清淡,奶香四溢,有優雅之名,清雅之風。

民國時期,把宮廷奶酪引入民間的奶酪魏靠此揚名,美國世界日報和日本報刊均報導過奶酪魏。

港澳臺的華人更是取其所好,吃完了還帶走。

由此可見國際人士對此風味食品的認可。

還有那個火紙筒啊,那是元代就發明出來的奶油雞蛋卷。

出現的時間跟南宋突火槍的歷史差不多。

得名就如同京城的褡褳火燒似的,也是從用涂著硝的紙條搓成的引火物形狀而來。

分粗細兩種。

粗的比拇指還粗,細的只有筷子那么細,都用奶油烘制,酥脆香松。

據說元朝人大病初愈,用奶茶吃,既可滋補,又能強身。

當今社會,港澳臺地區都有賣這玩意的,賣得還很不錯呢。

日后某國際品牌的超市,也以這種黃油雞蛋卷和瑞士卷為暢銷產品。

但盡管如此,無論港澳臺人士怎么引以為傲把這種東西稱之為港式點心。

西方世界又怎么把這東西吹噓為瑞士糕點。

可要從歷史上追本溯源,怕最后都得捯飭到元代的京城。

做這東西,京城的餑餑鋪才是祖宗呢,自然風味也有別于那些徒子徒孫。

至于楊枝甘露,這倒是寧衛民從南方偷師來的,是他仗著上輩子的見識自己仿制的。

不過這種粵式甜品受眾也是非常廣泛的,好像還沒人說過不好喝,沒人不喜歡的。

而且形式很像西方人的潘趣酒,讓人嘗過便永難忘記。

總而言之,就這些寧衛民精心準備的糕點,對兩個法國明星來說,既特別又新穎,幾乎都是他們過去從未品嘗過的甜品。

可偏偏每一樣,又是經過數代歷史傳承,被無數人所喜愛的經典口味。

他們從中自然能感覺到中西方茶點的不同和妙處,會產生觸及靈魂的刺激和興奮。

于是潛移默化里,這無疑改變了他們對于華夏的飲食的成見。

從最初的不屑,進而變得驚奇和好奇起來,甚至有點著迷了,想要探尋更多的東西。

而這就是寧衛民最精明的地方了,用光明正大的陽謀就把倆洋鬼子抓在了自己的手掌心兒里。

因為美食這種東西啊,雖然是用感觀就能直接感受到的,但也是個由淺入深,由簡入繁,逐步升級的一個過程。

像當年,寧衛民帶著康術德去津門吃起士林的時候,老爺子就曾經這么告訴過他。

說哪怕連中餐在內也是一樣,任何地方的特色飲食到另一地經營,往往是大菜類需要時間才能為人接受。

而小吃類卻最容易在異地落地生根,獲得認可。

為什么?

就因為小吃類簡單直白,價錢低啊。

后來寧衛民去東京開店,根據自己所見所得,越琢磨越是這個理兒。

別的不說,美式漢堡、薯條、奶昔、熱狗、英國炸魚柳、意大利通心粉、披薩,還有法國甜點,之所以能夠行銷世界,處處為人所接受,每一樣本質上不就是小吃嗎?

日餐就更別說了,什么拉面、壽司、天婦羅,要放在中餐的宴席上,任何一樣都沒法做主菜,也不配做主菜。

可不就是小吃嗎。

這似乎一下解決了許多他想不明白的問題。

為什么中餐的底子那么厚,但一到海外就會產生水土不服的啊?

為什么在海外能賺到錢的中餐品類,都得靠那些變異的假中餐啊?

那無疑是經營方式和推廣模式上,出了重大的問題!

沒錯,因為文化的隔膜,到了海外的中餐,越博大精深越壞菜。

說白了,美食有高低,受眾也有層次。

你跟不知什么叫五味調和,連魚刺都不會挑,瓜子兒都不會磕的人,直接來“八大菜系”,那不找碰一鼻子灰嗎?

其實那外國人呀,就是只會吃個酸甜咸鮮的幼兒園毛孩子。

他們的舌頭還沒開化,其他更高級的味道還接受不了呢。

要拿他們跟咱們國內的販夫走卒比,都算高估了他們。

可不就是拿點糖果糕點水果之類的最容易糊弄了嗎?

事實證明,寧衛民這么做,就對了。

成功激起了倆法國明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這接下來才算是能給這倆法國明星帶進中華美食的小學里去接受啟蒙教育了。

(本章完)

在搜索引擎輸入 國潮1980 龍之谷中文 或者 "國潮1980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國潮1980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