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在等待了五天后,松平信綱一行終于獲得大明天子的召見。
在禮官的引領下,步入南京皇城后,松平信綱等人看著高聳于臺基上奉天殿,不禁驚訝道:
“我的天,這宮殿可真不愧是天子的宮殿啊!”
南京皇城的奉天殿,是乾圣元年重建的,其尺寸遠遠大于過去,甚至超過歷代的宮殿,不僅僅是因為水泥、石料的大量使用,更重要的原因是,大明有大木——宋代后,歷代宮殿越修越小原因是因為沒有“大木”,而乾圣朝卻可以從臺灣運來數人合抱粗的檜木,東北有大量的巨木可以用來建筑宮殿。
粗大的木料,再加上水泥、石料,甚至鐵骨混凝土的使用,讓南京的奉天殿遠遠超過北京的奉天殿,其規模宏大甚至不遜于唐代的含元殿。
氣勢弘大的奉天殿殿前有一座大型廣場,大朝會時足以數萬人列于殿下廣場,是最能反映大明氣魄的宮殿。
初來大明的松平信綱等人當然會感覺到極為驚訝,而在驚訝之余,更是臣服于巨殿的陰影之中。
畢竟,在正常人的世界觀里,這樣的宮殿足以彰顯主人的尊貴。
終于一行人被引入正殿,置身于殿中的朱國強正背靠龍椅坐著。
而松平信綱等人顯得有渺小的就像是螻蟻一樣,已經被巨殿折服的他們立即跪下磕頭道:
“下國小臣松平信綱,拜見天朝天子!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國強笑道。
“平身。”
待起身之后,松平信綱震撼莫名,因為皇帝陛下就站在高臺上,高高在上的坐在那里,抬頭仰望大明天子,仿佛面前站立的是一尊神明,心想或許,這就是天子威儀吧!
其實,日本人吧,最容易被這樣的“高度”給折服。
說白了,就是自身太矮,一米四、一米五屬于常態,一米六的就很少見了。就像松平信綱一樣,身高也不過一米五不到。
所以才會對“高度”情有獨鐘,對高度產生某種敬畏。
其實在設計的這座宮殿的時候,朱國強充分借鑒了后世的建筑心理學,宮殿摒棄了綴余的裝飾,簡練筆直的線條顯得莊嚴、沉重,而且更加的高大、宏大,以至于任何人在它的面前都顯得極為渺小。在這樣的巨大尺度的建筑中,人們在里面看起來也只是螞蟻與塵埃。
而這正是皇權至上的一種體現。
置身于臺下,松平信綱恭敬無比道:
“今虜寇作亂于日本,日本各方雖勉強支撐,可無奈群雄無首,只是疲于應對,雖然天皇為天子之妃,可如今皇子殿下已經十四歲,下國小邦希望天子能開恩,許皇子回日本代天皇監國……”
“瀛王尚且年幼,尚不滿十六,按大明宗律,不能就藩,使臣無須再提及此事!”朱國強笑道,
“但日本尚且恭順,朕不能不加以體諒,朕決議派兵相助,助爾抗虜。”
“派兵相助!”
松平信綱連忙跪下道:
“下臣多謝陛下再造隆恩!”
派兵相助!
這可比派皇子過來好多了!
好了,大明爸爸來救日本了!
乾圣十四年,二月上旬,一只船隊滿載著五千“大明外籍兵團”的士兵離開了上海,船上的兵士大都說著一口流利的日語,他們都是“拔刀隊”的雇傭兵。
船艙內。
酒井忠清又一次問松平信綱道:
“閣下,似乎大明天子派來的明軍,都是日本人,好像是什么“拔刀隊”,他們過去都是無主浪人!”
松平信綱笑言:
“天子自有其深意。”
“自有其深意?”
酒井忠清問道:
“他們真的能夠擊敗胡虜嗎?”
松平信綱搖頭說:
“能不能擊敗胡虜,尚不知道,但他們畢竟是大明天子派來的軍隊,他們到了日本,對胡虜總是一個震懾,有這五千拔刀隊,對外樣大名也是一種威懾,讓他們知道,大明還是支持幕府的,有了他們的存在,幕府就能夠重新整合各方大明,與胡虜決戰了。”
“吆西,那樣一來,胡虜的就必定會戰敗的!”
酒井忠清點頭說道:
“到時候,我必定身先士卒,在前線殺虜!”
松平信綱笑而不言。
其實,從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商定,盡量爭取大明介入,比如大明派兵。相比于“尊王攘夷”這個堪稱與“河豚魚”一樣,看似美味,可實則有毒的選擇,大明派兵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大明派兵就是為了打胡虜啊!
就像當年日本入侵朝鮮時一樣,大明不就是派兵進入朝鮮,然后擊敗了豐臣秀吉嘛。
大明派天兵到日本抗擊胡虜!
在幕府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嚴格來說,“拔刀隊”的雇傭兵并不是大明天兵,可這無所謂啊。
最重要的是,這意味著大明對德川幕府的承認啊!
到時候,幕府完全可以在這上面作文章,甚至顛倒黑白向全日本表明,這是大明天子承認幕府是日本統治者的象征啊。
然后幕府就可以借助這支“日本人組成的天朝天軍”來威懾四方,號令大名。
在松平信綱看來,這簡直就是再美妙不過的事情!
其實,松平信綱那里知道,向日本派出“拔刀隊”,才是朱國強的“河豚魚”,什么“助倭抗虜”,根本就是扯淡,幾千“拔刀隊”的雇傭兵能在戰場上起什么作用?
或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率領“拔刀隊”的軍官,肯定會把作用發揮到最低,況且,“拔刀隊”的作用并不在此,而在于政治,從開始朱國強就打定主意,讓威望日益不足的幕府利用“天朝天兵”來壯聲勢,來“樹正統”。
他們樹的是什么正統?
看似是幕府的,可實際上……是大明的!
只要他們借著“天朝天朝”每說上一次“幕府這可是大明認可的日本王”時,大明對日本的“正統”就得到確認一次。
有個幾年的時間,等于日本上下都覺得“正統是大明”的時候,也就是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是“大明爸爸救兒子于水深火熱”的時機了。
正統!
有時候,就是一種力量!
至于“正統”這條“河豚魚”,往往吃下去的人,只會注意到它的美味忽略它身上致命的毒素。
大名們對正統的認識越深,越是如此……等到他們認識到這種力量的時候,恐怕就已經悔之晚矣了。
“終于要回日本了。”
凝視著大海,李大山的內心是激動的。
已經歸化成為大明人的李大山,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以這樣的身份重回日本。
不對,是重回倭國。
在大明,大家伙兒只有在當著日本使團的面才會稱他們為日本人,在私下里的時候,都是稱呼倭國或者倭人。
作為大明人的他當然要遵從這個習慣。而且這么說的時候,他的心里壓根兒就沒有絲毫負擔,畢竟現在他可是明人!
就像現在他就是是以大明天兵的身份去的倭國。
嗯,拔刀隊。雖然是雇傭兵,可以是大明天朝的雇傭兵。當然也就是大明千兵了。
衣錦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在過去的多少年里,盡管壓根兒就沒有想過回到倭國那個地方。可是李大山當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到老家去顯擺顯擺。讓那些曾經趾高氣揚的人看看他今日的地位。
但是過去是沒有機會的,可現在機會來了!
這簡直就是……佛祖保佑啊!
得意洋洋的朝著遠方看去的時候。李大山的臉上帶著笑容,終于有機會在老家人們的面前顯擺一下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