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我在三國加個點

第九十三章 劉毅是誰?

更新時間:2020-06-21  作者:臨海墨
果然,劉宏面帶笑容,點頭稱是:“不錯,朕亦有如此想法。”

他剛要繼續說話,就見到張讓又噗通一下拜倒在地:

“陛下,臣已經派黃門令快馬加鞭前去核驗,但是心中聽到此傳言實在欣喜,等不及驗證的結果就前來稟告陛下,是犯了妄言之罪,還請陛下責罰老仆。”

劉宏連忙將他扶起,寬慰道:

“阿......張常侍,你亦是心憂于朕,所以才會聞才則喜,朕怎會怪罪與你?此等言論休要再提。”

............

翌日,北宮,德陽殿。

漢代正式朝會分大朝會和小朝會。

大朝會主要是典禮性質,雖然也可以討論具體的政務,但是實際上基本很少有皇帝會上干這事,事務的討論往往實在內朝和常朝上進行。

小朝會,按制,五日一次,所以又叫常朝會。

說是小朝會,但是這個小是相對與有時候會上萬人的大朝會而言的。

參加常朝會的有三公九卿以及執金吾、太子太傅、少傅,將作大匠、大長秋、水衡都尉,河南尹等品秩兩千石的官員,這些人不僅自己可以參加,還能帶上副手,也就是他們的長史或丞。

除了這些例行參加的,朝會還數量不定的大夫、博士、御史、謁者、議郎等二百至六百石不等的官員視情況參加,因此往往一個常朝會經常有百余人。

今日剛好是常朝日。

天剛蒙蒙亮,需要參加常朝的官員就按品軼順序在殿外兩名小黃門的監督下“脫履解劍”后入殿。

其實本來這些規矩是沒有的,但是漢初時大臣們在朝堂上經常做出失禮的行為,如飲酒爭論、醉后喧嘩,甚至拔劍擊打宮殿的支柱。

所以漢高祖對這種情況漸漸感到不滿,因此就有個叫叔孫通向漢高祖建議制訂宮廷禮儀,得到漢高祖的同意,叔孫通到魯國故地征召約三十名儒生到長安,最終定下了這些規矩。

但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脫履解劍”的,功勛卓著的老臣有時候會得到“劍履上殿”的殊榮。

既然他們能穿鞋子帶著劍上朝,又是老資格,爭執起來沖動之下拔劍毆斗也就避免不了了。

雖然官員衣衫不整、論事時動手打人、打瞌睡不僅會被請出朝堂還會被參奏殿前失儀,嚴重者可能被革除官職。

但是那些老臣會怕么?所以即便有了這些規矩,在朝堂斗毆砍人甚至拔劍互砍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

當然,其實這些人心中也是有數,只是為了出氣而已,沒有誰敢動用真氣的。誰要是在朝會的時候顯露出半點真氣運轉的痕跡,殿內的羽林郎,虎賁郎都可以直接將其擊殺。

百官脫鞋解劍后就按序進入德陽殿內分兩側入坐。

當然,這個坐不是坐椅子,而是跪坐。老臣還好,都是老油子,坐姿往往比較輕松,而一些品軼較低的往往會采用很累人的“跽”的姿勢。

在他們的坐席前面是有桌案的。

三公九卿及例行需要參加的兩千石官員分列兩側,單人一案,在他們的身后是他們的副手屬官,雙人一案。那些非常例參加的兩百至六百石的官員同樣也是雙人一案。

百官坐定后沒多久,隨著“咚”的一聲鐘響,一個宦官鼓蕩真氣,拖著長長的音調:

“吉時到!陛下臨朝!”

隨著這個聲音,身著朝服,頭戴通天冠的劉宏緩步而入,一直走到中央盡頭方才徐徐轉身。

那宦官揚聲道:“拜!”

百官同時站立起身,長拜到底。

劉宏對著百官沉聲道:“起。”

得了皇帝許可的百官此時才直起身子,隨后按照宦官的一聲“坐!”才紛紛就坐。

劉宏頓了稍許,等到百官坐定后方才說道:

“朕無議。”

按照規矩,常朝應該是先由皇帝拋出議題,然后由百官來討論。

但是既然劉宏沒有要拿出來討論的事情,這一步自然就要略過了。

聽到皇帝說沒有議題,下方馬上就有一個人離席而出,趨行到大殿中央,先是行了一禮,隨后說道:

“臣王復,擬議停征修宮錢一事。”

所謂的趨行,就是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

這是面對皇帝的禮儀之一,當然也有例外的,可以不需要這樣低頭小步走,叫做“入朝不趨”,這同樣是一種殊榮。

與“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并列的還有一種,叫做“拜贊不名”。

按照禮制,朝會之時對皇帝都要先說自己的姓名,也就是先用“臣某某”起頭,但是也有特殊情況受到禮遇,不需要先說自己姓名的,就是“拜贊不名”。

這王復提出議題之后,就開始洋洋灑灑的說了起來:“修宮錢者,乃......”

王復在中間來回踱著步子,情緒激動的說著,下面不時有官員向他提問,有時還有人粗暴的插嘴將其打斷。

呵......又是這事,朕修個房子就天下大亂了?

劉宏在上面聽得一肚子火,捱了半天,終于等到這件事情討論結束。

還沒來得及松口氣,他見到一人離席而出,緩步走到了大殿中央,先是拜了一禮,隨后說道:“臣有議。”

劉宏見此人出列立刻打起了精神。

因為這人就是唯一同時受到“劍履上殿”、“入朝不趨”、“拜贊不名”在職官員,當朝司空,帝師,楊賜。

劉宏一見到楊賜發言就提起精神是有緣故的,不是因為他是三公之一的司空,而是他對楊賜心懷愧疚。

去年黃巾事起,他將當時還是太尉的楊賜罷免。

理由是太尉楊賜失職。

此后他有一天突發奇想去翻閱以前的奏章,發現楊賜在好幾年前就上奏過,說太平道是禍害,應該及早進行禁止。但是他自己居然因為玩樂而沒當回事。

然后他又找到了一些當年楊賜教授他時的帛書,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注解,因此他對自己的老師楊賜十分愧疚。

劉宏見楊賜隨后說道:“北海相李賀奏表,請辭北海相一職,表平壽縣縣令劉毅為北海相。”

作為司空,楊賜的職責之一就是管理奏章,所以他可以挑認為重要的直接在殿上拿出來討論。

嗯?

劉毅?

劉宏一下子來了精神:

“可是那個率十七騎七日破四城的劉毅?”

皇帝居然知道這個人?

楊賜聞言微微一怔,但是此時不是細思的時候,他頷首道:“秉陛下,正是此人。”

殿內轟然就議論開了。

此時知道劉毅事情的只是頂端的極少數,更多的人是被這君臣奏對弄的一頭霧水。

他們在下面交頭接耳,互相打探消息。

這也太夸張了!

率十七騎七日破四城?

而且皇帝居然也聽說過?

所以,這劉毅到底是誰?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在三國加個點 龍之谷中文 或者 "我在三國加個點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我在三國加個點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