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崇儉一萬二千大軍在角子崖全軍覆沒,關帝軍兵圍太原城的急報傳到京城后,朱由檢大為震怒,當場將兵部尚書張鳳翼和遠在朔州的宣大總督楊嗣昌罵了個狗血淋頭,又立馬召集群臣商討對策。
朱由檢的朝臣普遍有個特點,遇小事喋喋不休爭得面紅耳赤,遇大事時則大多三緘其口只偷瞄皇帝臉色。
這次也不例外。
太原被圍可不是小事,那可是晉王封地。
若晉王落入秦賊手中……可后果無法想象。
雖說秦賊已不是第一次圍太原,但以前那蟊賊似乎難以攻破堅城,所以只是勒索錢糧了事。
可不久前,那廝只花了一日時間便攻破了被稱為武城,此賊仍為賊,卻已今昔非比。
事關重大,還是慎言慎行為好。
所以,除了什么急調各地統軍將帥馳援以舉國之兵一舉殲滅秦賊之類的話之外,朱由檢得不到任何有效的建議。
空發火半天后,朱由檢立馬傳旨各地兵馬馳援太原。
就連正在陜川豫剿匪的各路明軍,也大多收到了圣旨命他們入晉解太原之圍,包括剿匪正風生水起的孫傳庭。
去年復出直至今年年初,孫傳庭一共編練了三萬新秦軍,加上原關中諸鎮的明軍,手握大軍四萬。
自去年下半年起,他所率領的新秦軍在秦嶺一帶所向披靡屢戰屢勝,打得高迎祥、李洪基和張秉忠等諸路流寇四處奔逃,從秦嶺逃到大巴山,再從大巴山逃到巫山,借著山嶺復雜地形狼狽逃竄。
再加上河南、四川、湖廣等地的明軍圍剿,眾多走投無路的流寇紛紛選擇向明軍投降,各地賊情逐漸清平。
收到圣旨后,孫傳庭只留了五千兵力在安康一帶搜剿小股流寇,自己則率軍北歸潼關,準備由潼關渡黃河入晉。
過商雒山后,孫傳庭忽然兵分兩路,一路兩萬五千主力按原計劃往潼關開進,一路只一萬精銳由他親自率領,由商雒折向藍田,在群山的掩護下沿著秦嶺悄然往西,潛藏在藍田與周至之間的山嶺中。
一直東躲西藏的流寇大多已無糧,若明軍再圍剿數月,恐怕三十六路流寇都得完蛋。
走投無路之際,朱由檢的一封圣旨將諸路流寇從絕境中拉了上來,孫傳庭撤兵潼關的消息更是讓高迎祥李洪基等人為之一振。
他們終于能吃上一口葷了,真可謂苦盡甘來守得云月開。
確認孫傳庭的大軍由潼關而去之后,高迎祥和李洪基立即合兵七千余,由漢中和安康之間的夾縫穿過,沿著椒溪河穿越秦嶺北上,進入周至縣境內,再由黑河直奔遼闊的關中平原。
他們要趁著孫傳庭渡河入晉,關中平原內部空虛的機會,大展身手放肆一番。
高迎祥李洪基等一路急行軍,終于抵達了黑河峪口,入眼已是廣闊富庶的關中平原,以為終于可以天高任鳥飛的時候,黑河峪兩側的山嶺中忽然鼓聲雷動殺聲震天,緊接著是密集的槍炮聲和令人心悸的破空聲。
中伏了!
高迎祥李洪基二人大驚失色,連忙高聲指揮部眾列陣營地。
奈何二人麾下部眾早已被孫傳庭打怕了,又事發突然,驚慌失措之下根本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陣型。
孫傳庭伏于黑河峪一萬精銳由兩翼山嶺掩殺而下,一部擊賊前軍,一部擊賊后軍,前后封堵兩面夾擊,只不到一刻鐘時間,七千余流寇便徹底潰敗。
一向機敏狡詐的李洪基見勢不妙,便立即棄馬步行,只帶了數十老營由西側殺出一條血路然后爬上山嶺,鉆進了茫茫野林之中。
而高迎祥仍不停指揮部眾列陣抵擋,不多時便陷入了明軍重重包圍。
眼見大勢已去,高迎祥只得放下兵器乞降。
對于這位不論實力還是威望都居于三十六路流寇之首的人物,孫傳庭不敢擅作主張,只讓士兵將其五花大綁,并打造牢車,即日押送京城交由皇帝處置。
以朱由檢的秉性,等待高迎祥的大概會是凌遲處死。
一帶闖王就此終了。
秦川在征求諸多將領和士兵的意見后,最終完成了半身甲的設計,并派人將圖紙送回婁煩讓工業司立馬趕制樣品。
軸承廠已經步入量產正軌了,因為工匠還不夠熟練,所以目前的產量還很低,每日只能產四五十套軸承。
車床廠已開始著手建設,這期間工業司一共造出了不同類型的車床樣品十二臺,就等著車床廠建成開工,然后開始批量制造這些車床。
到下半年,秦川治內的所有機械生產項目的效率將得到大幅提高。
陳詹和李學境依然忙得不可開交,一邊是各類機械工廠的事務,另一邊還要忙著改良火炮和火槍,后者的重要性甚至比前者還高。
實現轉爐煉鋼之后,鋼材的質量有了一定提升,所以槍炮也要改良了。
首先是要塞炮,這玩意射程遠威力大,在這個時代乃是藐視全球的存在,但缺點是過于沉重而難以制造,直至如今成品率仍然無法達到五成。
它的射程和威力已經足夠了,所以秦川不打算增加發射藥的用量,只打算減輕重量提高產量,減輕重量無非就是減少炮管的厚度,讓要塞炮整體縮一小圈,使重量由三千八百斤減到三千斤出頭。
其次是天威將軍炮,這玩意的重量在可接受范圍內,野戰的機動性不算太差,就是射程和威力已經被滿清和明軍大炮給趕上了,攻城的時候需要推到三里的距離跟敵人對轟。
所以秦川打算增加天威將軍炮的發射藥,提高射程和威力,但還需要炮廠進行不斷試驗,看看是否要增加炮管長度,若要增加的話,就必須稍微減少一些厚度,以保持甚至減輕原來的重量。
對于紅衣將軍炮和大佛郎機炮,秦川打算全部改小一點,在原有威力的基礎上減輕重量,增加機動性,以應對未來的遠征需要。
小佛郎機和虎蹲炮則無需改小,這種小炮一個士兵都能扛著跑,更應該增加發射藥以增加威力,在野戰中獲得更大的優勢。
而火槍,則需要進行大幅度的改良。
燧發槍會在一兩年之內被線膛槍取代,所以只改良線膛槍和短銃。
現有的線膛槍有個缺點,那就是槍管較長,重心靠前,火槍手持槍射擊幾次之后就會手臂泛酸,導致精度下降。
秦川不僅想解決這個問題,還想要增加射程,將線膛槍的有效射程由三百步提高到三百五十步以上。
他記得后世的米涅步槍有效射程能達到五百多米,訓練有素的神槍手甚至能在六百米內精準命中目標,這距離相當于如今的三百五十步。
再往上就難以實現了,人的視力有限,機械照門的有效射程不可能瞄得準七八百米以外的敵人,除非有八倍鏡。
秦川已經讓工業司在制造望遠鏡的基礎上,開始試驗制造光學瞄準鏡了,但如今他們都還沒解決望遠鏡模糊不清的問題,瞄準鏡更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
如今還是先解決重心靠前的問題。
為此,秦川在出征之前就想了兩個法子,一是將八角形槍管改為圓形槍管。
先前的火槍全部鍛成八角形一是因為方便鍛造,而是為了增加槍管的強度,但八角形意味著槍管會更重,改成圓形必然能減輕一些重量。
另一個法子則是從火炮中得到的靈感。
早在開始造炮之前,陳詹就從炮膛粗炮口細的佛郎機炮中得到啟發,將紅衣將軍炮和天威將軍炮都設計為膛壓最大的炮膛較粗,炮管較厚,而承受膛壓最小的炮口較薄,平滑延伸,以此來減輕重量。
火炮可以這樣造,火槍也肯定能按著法子來。
只需在打磨的時候逐漸往前端打磨就行了。
槍膛的槍管較厚,而槍口較薄,重心自然會靠后,加上木制槍托之后,應該能把整支槍的重心移到中間。
除此之外,秦川還打算采用鍛壓的方式改良槍管的制造工藝。
先在車床上經過粗鍛和精鍛,得到比設計槍管稍微粗一些的鋼條,并將鋼條加熱至通紅,然后將鋼條鍛壓進模具內,也就是讓鋼條穿過一個孔洞。
鋼條通過模具的時候,四面會受到較為均勻的壓力,使得鋼條內部的結構較為均勻,從而得到質量較高瑕疵較少的胚件,再對胚件進行鉆孔、開膛、打磨、調質就能得到槍管成品了。
火槍的改良可能要花上兩三個月甚至更久,如果一切順利,下半年關帝軍就能拿到更順手、威力更大的火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