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野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四長期經營暗線,自是知道趙宋君臣的軟弱,也就不再糾結了。
“陛下,可否給臣一個方向?”
對趙宋外交的策略,徐澤自然早有思考。
“主要有三條。第一,兩國外交正常化,不搞對立,雙方定期互派使節。”
這點參照同、金兩國,但大同與趙宋的外交等級肯定要低一級,至于具體如何操作,身為外部尚書的王四就可以靈活掌握。
“第二,維持我國事實控制線不變,趙宋邊境的駐軍和烽堡數量要報于我方,擅自增兵或筑城視為侵略行為。”
這一條參照宋遼兩國外交傳統,軍事上強勢的一方自然希望隨時能擊穿對方的邊境線,以維持本方戰略優勢。
不同的是,以大炮配步兵為主的同軍,比騎兵為主的遼軍攻堅能力更強。
且除了河東,同宋邊境線更加無險可守,趙宋的堡壘戰術對大同其實很雞肋。
而在大同強大的海軍覆蓋下,趙宋在邊境修再多的城,增再多的兵也沒啥用,大同想打趙宋,都不需要死磕對方的堡壘群。
徐澤之所以要強調這一條,除了麻痹對手外,還有一點,就是不想趙宋勞民傷財搞些無意義的事。
畢竟,趙宋是大同帝國的“后花園”,能少折騰就盡量少折騰,多留點家底日后接收不好么?
“第三,兩國原有經貿來往繼續,除兩國邊境的重要城市開放榷場外,趙宋的靜海、杭州、明州等港口城市要繼續通商。”
即使被大同帝國生生分割出去了一部分,趙宋仍是已知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及最大的消費市場。
兩國在經濟上互補,趙宋需要大同的鐵,大同也需要趙宋的糧,保持經貿往來對雙方都有利,也更有利于大同對趙宋持續滲透和掌控。
得到了皇帝的明確指示,公務繁忙的王尚書沒有多留,立即啟程返回燕京。
徐澤在昌平住了一日后,也啟程繼續向西北而行,經居庸關進入奉圣州境內。
一路西行,徐澤對燕云之地的地形有了更直觀的印象,也對“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這句話有了更深的了解。
以燕云地區的地形險要,若不是腐朽透頂的大遼朝廷讓軍民失去了為之而戰的精神寄托,而是節節抵抗的話,同軍沒有三五年時間并付出數萬人的傷亡,絕不可能拿下現在的地盤。
遼國的政權組織度比趙宋還要簡單,對基層的掌控力相對而言也更弱。
燕京以外的州縣,絕大部分百姓對改朝換代并沒有太直觀的印象。
而大同政權最基層組織就是由這樣的百姓組成,沒有可以看見的改革效果和直觀的印象,絕大部分百姓并不能分辨徐皇帝和耶律皇帝有什么不同。
因此,徐澤的出巡對于穩固政權和推進社會改革都很有必要。
其人不僅要一路檢查社會改革效果,以為下步的官員調整和政策傾斜提供參考。
還要接見各地大小官員,勉勵他們在新王朝建功立業——皇帝已經見過你們并有了印象,好好干,不用擔心前程。
更重要的是深入最基層,跟少年聊天、陪老農下地、問村夫年景,讓百姓親眼看一看徐皇帝和耶律皇帝的確不一樣,也讓基層官員知道正乾皇帝對治國理政的不同要求。
坦白地講,大同政權的地域會越來越大,徐澤要關注的事也會越來越多,基本不可能還像當年在諸城那樣持續關注田趕驢一家。
現在這種深入基層的行動,其實就是行動大于內容的蜻蜓點水式政治作秀,能覆蓋的面極小。
但皇帝的身份非同一般,徐澤的任何行動都會讓大部分眼睛只往上看的官僚會用心解讀,一舉一動都有不同的含義。
其實,相比起宋帝趙佶每年一次扶著犁做個樣子就完成“籍田”儀式,徐澤的行動還真不能算作秀,而是實實在在的親民行動。
就是對比遼帝耶律延禧捺缽巡游時,只接見部族頭領貴人和各地大戶的做派,大同正乾皇帝的做法也能讓底層百姓感受到天真的變了。
至于各地官員能從徐澤的行動中領悟多少東西,又能做到哪一步,則要看各人的天賦、秉性、能力和作風等條件了。
但皇帝巡游之后,各地官僚還是有明顯的勤政親民表現轉變的。
由不得他們不轉變。
共建會有效運轉之后,配合監部,對官員的監督已經在緩慢而堅定前進著。
而“并州令”之后,大同朝廷的組織框架逐步健全,對州縣的管理和指導也與大遼不可同日而語。
更關鍵的是,朝廷放出即將開恩科的消息,很快就有一大批科舉新官補充一線。
新朝新氣象,不想干、干不好的官僚說換就給你換了,有幾個人愿意在遍地是機遇的時刻,放棄自己和家族的上升通道?
當然,北地并不太平,金遼之戰遠未結束,時代的主旋律也不是和平與發展,而是戰爭與毀滅。
燕云官民之所以能暫時遠離戰火,修復戰亂造成的創傷,并憧憬升官發財、安居樂業,只是因為他們在一個強大的政權治下。
而大同的強大,絕不是靠徐澤和完顏阿骨打兩個皇帝一頓酒就能換來的。
金國不是趙宋,虛言恫嚇沒用,必須要有實實在在的戰略威懾力
完顏阿骨打六月初從會寧府出兵,到現在都快八月份了,仍在上京道磨嘰,一仗都沒有打。
很明顯,其人根本就不相信徐澤酒后的承諾,一定要先穩住后方才敢去西南招討司。
徐澤自然也不可能相信完顏阿骨打的人品和其人的舞蹈一樣好。
優秀的戰略家是不會拘泥于條條框框的,大同若敢真的馬放南山,一心抓建設,戰略上處于劣勢的金國絕對不介意在滅掉遼國后鋌而走險,給大同帝國來一下狠的。
就算有戰略眼光的完顏阿骨打知道大同輸得起而金國輸不起,在消化滅遼成果之前不愿擅起刀兵,其國的軍功貴族們也會為了自己的富貴,想辦法挑起兩國的爭端。
因此,徐澤此次出巡還有檢驗各地戰備情況,重新規劃燕云地區攻防戰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