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兩?
正在搖擺不定的鹽商和鄉紳聽到楊大石僅僅認捐一百兩,眼睛不由得閃過一抹訝然,顯得困惑不解地扭頭望向了楊大石。
一百兩對普通的百姓或許是一筆巨款,但對他們這些財大氣粗的鹽商卻頂多是一頓飯錢,平時到青樓給姑娘的打賞便不止這個數了。
偏偏地,楊大石作為晉商的代表,大明最有實力的大鹽商之一,卻僅僅認捐了區區一百兩,這當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楊大石并沒有理會大家的目光,而是對著林晧然微笑地拱手解釋道:“還請欽差大人體諒!自從鄢懋卿強加鹽稅后,現在販鹽的買賣遠不如布匹的買賣,特別是去年賠得我將太原的宅子都賣了,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眾鹽商聽到這個解釋,頓時明白楊大石此舉的意圖,亦是紛紛暗暗地豎起了大拇指。
林晧然此番南下,實則是針對他們這幫鹽商而來。若是他們認捐大多銀兩,卻是暴露他們獲得豐厚的鹽利的事實,倒不如此刻哭窮更高明。
有著哭窮這個基調,不論林晧然接下來推行什么樣的鹽政,他們都能夠從容地面對,進而讓林晧然的新鹽政直接破產。
“楊員外倒出我們鹽商之苦也,我雖然手頭不寬裕,亦愿認捐一百兩!”
話音剛落,范千山的臉上當即浮起悲傷的神色,甚至眼眶還浮起了一層淚花,對著林晧然亦是進行訴苦地認捐道。
戲精啊!
浙商代表翁子榮看著楊大石和范千山的表演,卻是不由得暗暗地腹議道。
“現在販鹽實在太難了,我認捐一百兩!”
“昨天還有債主上來要債,不過我愿盡微薄之力,捐贈一百兩!”
“我家現在天天都是粗茶淡飯,但為了揚州百姓,我認捐五十兩!”
隨著范千山和楊大石這二個山西商幫的領軍的表態,其他的山西鹽商幾乎都不作思考,便是紛紛哭窮地進行認捐道。
馬知縣聽著這幫人都是“一百兩”和“五十兩”地認捐,正準備進行書寫的手不由得停下來,顯得抓不住主意地扭頭望向了林晧然。
“此乃尋常的募資之舉,大家量力而行即可,本欽差亦是倍感欣慰!”林晧然對著楊大石進行回應,又是望向馬知縣道:“馬知縣,將大伙都記下來,可別出了差錯!”
“是!”馬知縣心知這幫鹽商捐贈這一百兩簡直帶著一種羞辱,但還是認認真真地將名字和認捐金額都記錄了下來。
徐爌一直都是靜靜地坐在旁邊冷眼旁觀,突然發現林晧然竟是一點都不惱怒,卻是不由得微微感到一陣意外。
“真將自己當一回事了!”
“這過來想推行票鹽法還跟我們鹽商募捐,簡直可笑至極!”
“有些人就是如此的不自知,反倒是自取其辱,又怪得了誰呢?”
楊大石等山西鹽商看著林晧然吃膩,卻沒有注意到林晧然的那絲反常,心里更多的是幸災樂禍,將林晧然當成了一個笑話。
“我意愿出一萬兩!”
卻是這時,一個聲音突然從首桌中傳了起來。
正在暗自開心的范千山和楊大石等山西鹽商有些猝不及防,便是紛紛尋聲望向,卻見浙商代表許云安高高地舉起了一只胖手。
可惡!
楊大石看到許云安站出來支持于林晧然,額頭當即是青筋直冒而起。
隨著“開中法”的沒落,晉商失去了地理優勢,故而財力雄厚的浙商紛紛進軍揚州城搶奪淮鹽的蛋糕。雖然晉商仍然保住了三分之一的份額,但雙方已然是結下了仇怨。
現在許云安又是站出來立挺林晧然,卻令到新仇和舊怨交織到一起。
許云安的內心其實是經歷過一番掙扎,最終還是毅然地對著林晧然拱手道:“欽差大人肩負皇上重任,仍能替揚州百姓謀福祉,陋人愿傾力相助!”
“本欽差便替揚州百姓謝過許員外的慷慨相助!”林晧然滿意地打量著許云安,并是微笑著拱手回應道。
在場的江浙鹽商并不少,看著他們的領軍人之一的許云安站出來公然支持于林晧然,卻是令到很多人有些措手不及。
只是他們并沒有無條件支持于許云安,而是顯得有所顧慮。
按說,他們浙商現在跟晉商一起針對欽差大人是最好的選擇,但許云安卻選擇支持于欽差大人。此舉固然打擊到晉商,但卻難保會作繭自縛。
要知道,一旦林晧然在淮鹽實行票鹽法,他們江浙鹽商同樣要受到重創,而林晧然極可能是一個比晉商更加可惡的一個敵人。
“我出五百兩!”
正是這時,兩淮商會會長陳伯仁不再進行偽裝,而是公然跳出來跟林晧然叫板道。
當然,他不會主動撕破臉,又是對著林晧然認真地解釋道:“楊員外說得沒錯,這些年販鹽的買賣實屬難做,現在我亦只剩下表面光鮮,還請欽差大人海涵!”
林晧然深深地望了一眼陳伯仁,僅是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已然懶得跟這個人多廢口舌了。
陳伯仁雖然祖籍在山西,但早已經移居于揚州,算是揚州本地商人。加上他擔任兩淮商會會長一職,在鹽商群體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我出三百兩!”
“我出三百兩!”
“我出四百兩!”
很多鹽商看到陳伯仁僅僅認捐五百兩,他們更不可能沒有限度地往上加了,便是紛紛向著陳伯仁的五百兩看齊,卻是進行低額度地認捐道。
馬知縣看著剩下的鹽商都是紛紛認購三、四百兩,跟著所需的銀兩有一定的差距,又是停下了手上的毛筆,顯得擔憂地扭頭望向了林晧然。
林晧然舉起酒杯送到嘴邊,深知此次募捐是達不到目標了,卻是顯得淡淡地吐出兩個字道:“記下!”
“是!”馬知縣不明白林晧然打什么主意,但還是老老實實地點頭應道。
“我出一萬兩!”
正當大家以為塵埃落定之時,正當陳伯仁等人洋洋得意之時,又一個頗有威嚴的聲音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