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八百里加急這一份時,洪承疇便立刻明白,之前集結的軍隊,大概是干什么去了!
這么想著,他覺得這應該是好事,可大清皇帝怎么會這樣子對他?
于是,他用最快的速度,又去看了另外一份急報。
洪承疇的智商,顯然是沒有問題的,一看之下,他頓時就明白了皇太極為什么會這樣對他了!
于是,他立刻抬頭看向冷眼盯著他的皇太極,苦著臉說道:“主子爺,奴才確實說過,明國沒有別的水師了。這一點的,當初的時候,恭順王、智順王他們也都是贊同的。”
他知道,如果孔有德、尚可喜他們在的話,估計也是和他一個待遇。不過他們不在,所以只有他被問罪。
這個鍋絕對不能一個人抗下來,因此,他便有此一說。
說完之后,洪承疇偷看了下皇太極的臉色,發現他果然稍微緩和了點表情,便立刻補充道:“明國實在太大,家底很厚,這里湊湊,那里補補的,真被湊出一些船來,其實也是有可能的。”
一聽這話,皇太極不由得又氣悶!
這就是讓他最為羨慕的地方了!
如果大清能有明國這樣的人力物力,他有絕對的自信,早就一統天下了!
網址.9ique
這么想著,皇太極也沒給洪承疇好臉色,繼續冷聲喝問道:“為何之前不說?”
聽到這話,洪承疇也覺得自己冤啊!
一般大戶人家,誰會管到每個邊邊角角的。
窮人家的,可能每一顆米都能數的過來。然后聽說富人家沒米了,就樂呵呵地看著富人要挨餓,結果人家照樣吃吃喝喝,一問,說東翻翻西翻翻,又發現了幾缸子米。
同樣的道理,大清確實是窮,以前壓根沒戰船,如今有了上千艘戰船,覺得是多么龐大的水師了。
可是,明國之大,各地的情況,身為朝堂高官,比如洪承疇這種一直帶兵在外頭打仗的封疆大吏,又怎么可能知道地方上到底還剩多少船?
說登萊水師其實已經廢了,可這個廢了,對大清來說,可能是沒船了。當對明國地方上來說,可能一千艘戰船,只剩下一兩百艘,這也是廢了啊!
此時,洪承疇雖然想明白這個道理,卻也沒法對皇太極明說。要不然,萬一傷了大清皇帝的自尊心,倒霉地就還是他。
于是,靈機一動之下,他便回答皇太極道:“奴才以為,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智順王他們應該比奴才更熟悉。因此,他們都沒說,奴才自然也認為是不會有這事。如今發現明國多了戰船,奴才這才想到了這點上。”
好吧,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反正不在,這鍋甩出去,都不用擔心再甩回來的。
皇太極聽了,心中一想,也覺得洪承疇說得有道理。
畢竟孔有德、尚可喜他們原本是東江鎮的將領,一直活動在海上為主。洪承疇和他們比起來,當然是那幾個人要更清楚明國戰船的事情。
這么想著,皇太極才罷了罷手說道:“起來說話吧!”
洪承疇一聽,便知道自己過關了。于是,心中松了口氣,趕緊乖乖地起來站好。
此時的他,壓根沒有多想,不是他不想去想,而是壓根想不到。
對于后世的人來說,當然知道明末最龐大,最強大的水師是福建水師。可對當時的人來說,只要不是江南以南的人,壓根就不會知道那么多。
料羅灣海戰,鄭芝龍打贏了荷蘭人和大明海盜的聯軍,按理來說,這個事情算大了吧?可是,在朝堂上壓根就沒泛起什么浪花。
可以說,鄭芝龍一直在東南沿海,蒙聲發大財,非常地低調。
熊文燦擔任福建巡撫,自然知道鄭芝龍的真實情況。可他也沒有往上報,和鄭芝龍一起蒙聲發大財。
以至于后來,朝廷要調熊文燦去當剿賊的總督時,他是千方百計地找理由推脫,不過也沒說鄭芝龍的情況。
洪承疇一直在陜西,最多是到中原和流賊打仗,然后就是在遼東了。他對鄭芝龍的情況,自然也不是很清楚。
另外一個,福建水師離遼東太遠了,他也沒想到朝廷會有調福建水師北上的可能。因為以前也根本沒有過這樣的事情,提都沒提過的。
此時,皇太極既然把洪承疇叫來了,便讓他一起謀劃當前的局勢。
最終,他們商量的結果是,先訓練大清水師,就讓明國水師重建東江鎮。
等到東江鎮建好之后,再殺上皮島,把明軍全都殲滅。
在此之前,還是要加強沿海的監視。關鍵地點部署騎兵,以機動策應。
他們商量出來的這個法子,湊巧之下,也讓建虜水師暫時逃過了一劫。
因為鄭鴻逵這邊,之前審問出來的消息,是知道建虜占有了朝鮮水師,湊了上千艘戰船,大部分離開旅順往渤海里面去了。
因此,鄭鴻逵領著部分戰船把旅順的建虜水師滅了之后,就大搖大擺地北上,給建虜看,他是要去重建東江鎮了。
如此一來,他們認為,建虜的主力水師必定會很快回援,打掉這支大明水師。
由此,鄭福松和李來亨那邊的水師主力便能打建虜水師一個埋伏,一舉殲滅建虜水師,從此以后,海上就還是大明的海上,各島嶼也就安全了。
不過消息地不靈通,最終這個想法還是沒有實現。
建虜在沿海學大明的樣子,建立烽火臺來傳訊,也極大地干擾了李來亨這邊上岸偷襲的可能。
就目前的實力來說,就李來亨的這點人馬,還沒法上岸強攻的。因此,接下來在遼東這邊,就是不大不小的騷擾戰。
黑夜中,派出東江將士上岸,拔出建虜的烽火臺,然后再偷襲。而建虜,自然也是反偷襲,多修烽火臺。
不管怎么樣,這種情況多少牽制了建虜的兵力。就短期來說,還看不出誰能笑到最后。
與此同時,在大明京師這邊,有關興國公在蜀地的消息,自然也陸續傳過來了。
崇禎皇帝對于張明偉的奏章,一律都是準奏。
藩王的事情是如此,收編賊人,封賞秦良玉,也是如此。
最終,秦良玉被崇禎皇帝封為忠州侯,因為秦良玉是忠州人。
這個事情,對于大明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震撼人心地消息。
不但是多少年來,終于又有人因為軍功封侯,更為引起轟動的原因是:封侯的還是一名女將。
對此,上開始連載秦良玉的事跡,由陳圓圓主筆,甚至還變成曲子,戲曲等等。
這個事情,都不用張明偉吩咐,身為女性,光憑這一點,就已經足夠了。
江南這邊,原本是舞文弄墨的地方,也因為秦良玉的事情,在秦淮,揚州等地方的領頭下,終于不再只談文事了。
可以說,這時候的大明,只要是女性,莫不以秦良玉為榮。
這個時候,也終于不再是,女人必須要靠男人來獲取榮耀了!
除了這個事情之外,隨著張明偉在蜀地又執行他在開封和武昌用過那一套的消息傳開,讓其他沒有整改的地方,都有了危機感。
一方面,其他地方的豪強鄉紳,紛紛從藩王等不用交賦稅的名下,把自己的土地劃回去,以應對不知道什么時候可能降臨的禍事,另外一方面,自然是看張明偉有多不順眼就有多不順眼。
可是,如今的興國公,又冒險過蜀道救下成都府,打敗了幾十萬叛軍和賊軍,如此大捷之下,更不可能有人從正面拌得倒他。
于是,一些陰謀詭計便誕生了。
“長江上撈起一條錦鯉,竟然口吐人言,曰弓長者得天下,隨后便化為一個仙人,飄然而去!”
“亡大明者,必長弓也!”
“泰山上一只千年猿猴突然跳崖,竟然口吐人言說泰山即將有盛事!”
總之,各種謠言都開始散播,不指名道姓,卻又含沙射影;不說某人檢舉,皆托虛幻神奇之言。
于是,京師這邊的朝堂上,有人就開始上奏了。
說興國公長久領兵在外辛苦了,是不是該讓興國公歇歇了!
還有的人說,興國公應該避嫌,主動交出軍權!
總之,沒人說張明偉的不是,全都是為張明偉,為朝廷考慮的角度出發,目的就是一個,能引起崇禎皇帝的疑心最好;就算不能,如果能讓張明偉不再領軍,那也算是成功。
對于這些,崇禎皇帝大怒都沒用。因為他們會用祖宗社稷江山為重來勸諫,一副我是忠臣的樣子。
最后無奈之下,崇禎皇帝便留中不發,索性壓根就不理這些了。
知道歷史了的崇禎皇帝,已經不是那么好忽悠了。本能地,就不再相信這些文官。
從利益的角度去分析,已經三十二歲的崇禎皇帝,自然明白這些謠言之所以會有,那是因為先生觸碰了他們的利益,讓他們急了。
真要說的,張明偉手中的軍權,以前的時候,楊嗣昌、盧象升、洪承疇等等,很多都有過的,總督天下兵馬。為什么不說他們要造反,就說張明偉要造反,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