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真是最公平的存在了,祂不會因為孩子祈盼快點長大而變快,也不會因為遲暮老者祈求慢點變老而變慢。
小朱同學就這樣熬了不知道多久,兩個月三個月?還是四個月?
不知道,每天都活在這方寸之間,除了過春節之時被抱出去看了一圈外就再也沒有出去過了,沒有任何打發時間的東西。
朱元璋很忙很忙,馬氏每天的工作也不少,只有如意和奶娘寸步不離的守著他。
唯一有點意思的事情就是聽聽后宅的八卦,畢竟隨著權勢擴大,老朱同志的女人也是越來越多。
但其實聽久了也沒什么意思,畢竟馬氏的地位太超然了,超然到別說對手都沒有人敢來套近乎。
過年時有兩個新來的小姐姐,畢竟是新人,也頗為受寵,但就因為指桑罵槐的說了馬氏幾句,都沒等馬氏說什么,那兩個可憐的渣渣就被暴怒的老朱下令杖斃了!
連他們的父兄都被斥責,不出幾日便上了前線再也沒回來過……
后院無非是那些個沒出息的相互冷嘲熱諷幾句,總歸來說是沒人敢下什么陰私手段的。
至于那個懷孕的李氏有馬氏看顧著也沒人敢動她,養的好好的,畢竟一下手就要直面馬氏和朱元璋這兩位的怒火,一旦被發現就是全家死絕。
至正十六年三月,張士誠在長江三角洲地帶發起攻勢,進攻江南元軍。
乘此機會,朱元璋親自統率水陸大軍,第三次進攻集慶。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陳兆先軍營,其部三萬六千人歸降。
但是,朱元璋看出降軍心存疑慮,軍心不定。于是朱元璋就從降軍中挑選了五百名勇士當親軍,在夜里守衛,而自己身邊,只留有親兵統領馮國用一人。
第二天,降軍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動,疑慮全消,甘愿跟隨朱元璋。
于是,戰爭進行得十分順利,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慶。朱元璋進城后,下令安撫百姓,改集慶為應天府。
小明王韓林兒獲報后,升朱元璋為樞密院同僉,不久又升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
朱元璋在應天則設天興建康翼大元帥府,以廖永安為統軍元帥,李善長為左右司郎中。
常遇春和張遠奉命領著一萬精銳護送老朱的家眷入應天府!
小朱同志這次倒是沒睡,但還是沒見到了未來岳父常遇春,被包裹的嚴嚴實實的送進了最中央的馬車上。
到了應天府的日子其實跟在和州太平沒什么兩樣,都是在一個房子內活動罷了。
又過了大概兩個月,朱元璋興沖沖的大步走了進來,小朱正在拉著馬氏的手歪歪扭扭的走路,不時的喊幾聲娘親。
“哈哈!我的標兒走的可真穩啊!不愧是咱的兒子!比徐達湯和他們家的強多了!”
“去,你怎么不跟人家大的兒子比,那兩個小的連爬都不會呢!”
小朱同學吭吭哧哧的走過去,趴在老朱大腿上仰頭叫爹。
老朱同志這一年的爹沒白叫,小朱說的最清楚的就是爹了。
看著老朱抱起兒子用胡茬子扎他的臉蛋兒,馬氏笑著問:“什么事啊?讓我夫君這么高興!我們娘倆可是快一個月沒見過你的笑臉了!”
老朱一揮手侍立一旁的人都退了下去這才說道:“嘿嘿,這不是最近事情多又煩么,妹子,咱告訴你個好消息,下面已經開使籌備封公大典了!”
“再過幾天你就是國公夫人了,哈哈哈哈,高不高興?”
馬氏也露出笑臉但是又想到什么:“高興是高興,但是怎么這么突然,夫君這國公是明王封的嗎?”
朱元璋搖頭說道:“韓林兒自己不過是一個王,怎么敢給咱封公,這是我自己立的。”
“而且下面的人也等不住了,他們也好久沒有動過位置了。”
馬氏勸道:“重八,下面的人著急升官,你不能著急啊,你現在名義上畢竟還是明王屬下,這么無故自封為公等于直接與韓林兒撕破臉,你可得考慮清楚!”
朱標同學安靜的抱著老朱的脖子聽著,這些事情還輪到他插嘴。
朱元璋伸出一只手拉住妻子的手:“你放心,咱都已經跟李善長他們仔細考慮過了,這事兒利大于弊,而且這當元帥跟當國公是不一樣的,咱也就正式從一個武夫變成一方之主了!”
馬氏聽到后看自己夫君主意已定也就沒有再接著勸說,臉上揚起笑容對著門外吩咐:“如意,去吩咐廚房多做幾個大帥愿意吃的菜,再拿兩壇好酒!”
“嘿嘿,還是妹子疼咱,今天跟咱一起喝幾杯,這是咱家的大喜事!”
“對了,咱封公那天直接把標兒立為世子,這樣咱一家三口就都升官了!”
馬氏走過去拉朱元璋坐下,站到他背后給他揉肩膀:“算了,標兒還小,這么大的福分對一個孩子不是好事情,再等幾年吧!”
朱元璋想了想也對,再說一個國公世子罷了,咱最起碼也得給兒子掙一個王位出來!
幾天后朱元璋的文武大臣們,聯名上書,“勸進”,勸告他稱王稱霸,朱元璋稍稍謙讓之后,老朱同志在公元1356年,他兒子小朱同學朱標還不到一歲時,他自己還不到29歲時,在今天的南京自立為“吳國公”!
接著,朱元璋把李善長等文人皆安排到位。由于當時主要是戰時的安排,這個文官政府也是圍繞戰時軍事而設置的。左右參議為李善長和李思顏,其他的侍從官皆為軍事參謀或者文學博士。他們一起組成朱元璋的智囊團。
在軍隊中朱元璋設置前后左右中五軍元帥府,每軍帥府中,皆設先鋒官。這些元帥和先鋒在攻城掠地之后,有委以當地鎮守官者,仍為五軍元帥或先鋒。
還組建了左右兵馬司,負責監視文臣武將,也派探子去全國各地探索情報,繪畫地圖以求他日能順利的橫掃天下,左右兵馬司也就是日后錦衣衛的雛形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