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皇先是拿出咸福殿,施展假形秘術。
抬手一指,便將咸福殿化作了一架華麗無比的飛輦。
而后又施展分身秘術,分化出了好幾道不同的人影。
又在分身秘術之上疊加假形秘術,使這些分身都化作不同的模樣。
真身則拿出大羅如意倚在臂中,端坐在飛輦之上,四周跟隨著那些化作不同模樣的分身。
周圍一片仙靈異象顯現開來,端的是氣度風華,非同一般,自有一番神圣之姿。
大乾王朝,王都。
當今的大乾天子身負王道龍氣,靠著一國的國運加持,足可以發揮出讓陽神都忌憚的力量。
敖皇在降臨的那一瞬間,大乾天子便因為身負王朝國運,有龍氣加身,對于天道的感應不比尋常的陽神要弱。
所以在瞬息之間他便感應到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從天外而來,降臨到了此界之中。
而天道也不斷的向他示警,提示他這是一股極度危險的力量,讓他早做準備。
同一時間,各大洞天福地的陰神陽神都有所感應。
他們原本都在參悟天道,可是突然之間,天道直接向他們示警,他們也在瞬息之間感應到了有天外之人降臨此界。
頓時,此界之中只要是達到了陰神境界的人物,全都順著天道的指引,趕到了天外之人降臨的地區。
敖皇化做玄體之相,端坐在銀色飛輦之上。
在他了解到了這個世界的信息之后,原本還沒有想好應該怎么進行下一步動作,畢竟,他對于降臨恒沙世界雖然很有經驗,但也沒有用心在意過。
雖說在靈景宇宙之中降臨恒沙世界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而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他也有過好幾次經歷。
但是這一次的恒沙世界很不相同,擁有了自己的文明文化,修行體系,與那些一般的小世界完全不一樣,不能太粗暴的應對,比如直接破滅一界,“生吞活剝”。
一般的修士要是找到了恒沙世界,大多就是奴役整個恒沙世界。
當然,這是在實力足夠的情況下。
實力足夠,才能直接奴役恒沙世界的土著。
如果實力不夠,大多也會將這個恒沙世界的情況散播出去。
這樣一來,就自然會引來許多實力強橫的修士降臨恒沙世界,從而還是將恒沙世界奴役。
恒沙世界對于靈景宇宙來說,大多實力弱小,但是又蘊含著各種本源世界沒有的資源。
自然而然,恒沙世界對于靈景宇宙的修士來說,便是一塊巨大的肥肉。
而且,奴役一界還算是好的。
其實像東平宗這種的正道中門遇到了恒沙世界,雖然說是奴役恒沙世界。
但也不會怎么樣,頂多就是把這可能是世界的資源全部開發。
恒沙世界之中的原住民,東平宗也不會怎么在乎。
雖然土著的腦袋上突然出現了一個高高在上的上界,但是對于他們也有好處。
比如,像恒沙世界原本之中修煉到巔峰的修煉者,他們已經無法再進一步。
可是,本源世界的勢力在接管了這些恒沙世界之后,其中修煉到巔峰的修煉者就可以進入本源世界繼續修煉,這也就是飛升的由來。
所以,只能說是好壞參半。
但還有一些邪道修者,只要他們遇到了恒沙世界,直接伏尸億萬。
邪道不像正道,他們行事根本就是無所顧忌。
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干,又沒有一點人性,恐怖無比。
若是邪門歪道遇到了恒沙世界,他們才不會報著可持續發展之類的想法。
最多的就是直接一套操作將整個恒沙世界全都毀滅。
到時候,不光恒沙世界之中的生靈要死絕。
甚至有些邪門歪道會將事情做絕,把整個恒沙世界都破碎掉。
這樣一來,那才是奇慘無比。
所以相對于邪道的做法,正道的做法已經很溫和了。
敖皇曾經就毀滅過一界,但其中并無智慧生靈,所以他并不覺得自己殘忍。
不像邪道,專殺智慧生命,殘忍至極。
敖皇思索了一番,在這件事上他也不準備特立獨行。
他雖不會像邪道那般殺光一切的智慧生命,但也不會圣母心大起,到這個世界就看一看,什么都不做,然后就輕輕的離開。
他準備將這個恒沙世界之中的勢力全部收服,然后當做自己的一個秘密小基地。
先行掠奪資源,然后以此界天地為棋盤,以此界眾生為棋子,下一盤娛樂局。
此界妖族受困已久,敖皇很想看一出妖族人民在圣賢元首的帶領下推翻壓迫大戲。
好歹他是妖族,就算是在恒沙世界,他也不會站在人族這邊。
說起來可能是敖皇前世的記憶影響,也可能是敖皇天生野心比較大。
因為前世求而不得,他今世特別喜歡權勢,喜歡領地。
喜歡掌握權勢,喜歡統治領地。
正當敖皇在思考接下來應該具體怎么做的時候,突然之間便感覺到有數百道在這個此界之中極為強大的氣勢踏空而來,朝著他極速靠近。
雖然這幾百道氣勢的主人在敖皇眼中都很弱小,但那是因為敖皇相對于這個恒沙世界實在是太厲害了,并不真的代表這幾百道氣勢的主人很弱小。
可以說,這幾百個人,在此界之中絕對是屬于巔峰層次的人物。
敖皇端坐飛輦,搖了搖手中的大羅如意,遙遙望著那幾百道造型各異的身影,面上難得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這數百道身影之中,由十幾道陽神級別的人物領頭,剩下的幾百人都是陰神境界。
眾人見了敖皇,竟然連一句場面話都不說,直接運轉法力,操控著各種法術神通法寶兵器兜頭照臉地對著敖皇打了過去。
因著此界本質很低,所以這些在靈景宇宙之中不過相當于踏玄境界的攻擊力,在此界之中卻發揮出了毀天滅地一般的強橫威勢!
那數百道身影一個個也異相紛呈,威勢縱橫,若是看在凡人眼中,真如神魔一般。
《正邪論》有載:邪者,何只無情?更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