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真使臣走了出來向朱祁鈺跪拜道,“臣!妥羅敬遵圣命!”
“妥羅,朕記得你是建州左衛指揮使的兒子吧。”
“勞陛下記住臣,臣惶恐!”
“哈哈,來,過來再陪朕喝幾杯,跟朕多說說一些女真那邊的事,朕也對你們那很是好奇啊。”
“喏!”
興安趕忙命人將妥羅的座位搬到了朱祁鈺的下首,兩人坐著一邊喝酒,一邊聽著妥羅在那里為朱祁鈺介紹漠東人文美景。
兩人交談甚歡,臨結束前,朱祁鈺又賞了妥羅幾車美酒讓他離開時帶回女真,順便又封了妥羅一個武散官“忠顯校尉”。
不為別的,就看看能不能惡心一下他的父親充善,當然充善和妥羅兩人父子結仇是最好不過的了,他早就聽錦衣衛匯報過。
妥羅與他父親充善不同,他是一個熱愛大明文化的家伙,典型的溫和派,而他父親則是典型的強權派,只堅信武力至上。
所以父子之間對于理論這種東西早就有了一些矛盾,這次派他來也是因為妥羅與大明的關系不錯,要是充善來了,怕是就永遠回不去了。
第二日清晨,朱祁鈺按時來到了交泰殿接見了朝臣們的朝賀,然后就散了,因為閑來無事,朱祁鈺也就得空偷懶在御花園的亭子里欣賞雪景。
第三日無事。
第四日無事。
第五日無事。
第六日總算是有事了。
瓦剌使者看不懂氣氛的跑來了,同樣與前幾次一般表示愿意歸還朱祁鎮,而且這次還表示愿意無條件的送回朱祁鎮,這下使得那些被朱祁鈺按下去的人又開始再次發聲了。
一時間使得朝堂又熱鬧了起來,關于救不救朱祁鎮回來,一直是這些私底下討論的事情,當然也有人已經發現了朱祁鈺似乎并不想讓朱祁鎮回來的想法了。
而于謙對于此事也有些意動了,他想在自己離開順天之前將朱祁鎮接回來,不過卻有人比他更早一步,那便是禮部尚書胡濙,這些日子唯有以他和王直為首的人格外熱衷于皆朱祁鎮回來。
朱祁鈺就很是想不明白了,接了朱祁鎮回來對他們來說也沒有任何好處,但是他們卻如此的執著和熱衷,一群人輪流寫,天天寫奏折給朱祁鈺。
這讓朱祁鈺覺得,可能這兩人年級大了,有些糊涂了,他是不是要成人之美的送他們兩個告老還鄉呢?
“陛下,太上皇北居已久,如今瓦剌既然有心護送太上皇歸來,臣等愿前往迎接。”
朱祁鈺沒有說話,眼眸內閃過一絲冷意,他有些厭煩胡濙和王直了,他們兩人不可能猜不出他的心思的,哪怕朱祁鈺演技再好,已經這么久的時間過去了。
朱祁鈺一直沒有提接回朱祁鎮的事情,這兩人不會蠢的沒有發現,但即使發現了也一次次的硬頂撞他,自從順天危機解除之后,朝堂之上的風向就變了數次。
以胡濙王直等人唯一伙的整日吵著接回朱祁鎮,而武勛一方被朱祁鈺提拔起來的人則是站在朱祁鈺這一邊,以前線瓦剌不停騷擾為由來以示瓦剌狼子野心。
還有一伙人那便是于謙這一伙中立之人,其實于謙也屬于胡濙那一方,只是人家不帶他玩了。
順天城危機后,于謙的權利越來越大,那群人也不愿意坐視,所以朱祁鈺才能趁機提拔出一群武勛。
不得不說這些家伙過河拆橋的本事比朱祁鈺還要狠,不過朱祁鈺倒也樂于見這種場面,他們斗的越狠,朱祁鈺才好從中間撿漏子,然后一點一點的將不聽話的都送走。
“你們難道還在認為太上皇真能回來嗎?也先不要求土地和金帛而就送回太上皇來嗎?就算他也先愿意,他草原上的瓦剌各部愿意嗎!”
突然一道大喝聲打斷了胡濙等人與武勛們的爭吵,只見監察御史王文出列沖著胡濙等人喊著,一時間胡濙等人也安靜了下來。
俗話說的好,橫的怕狠的,狠的怕不要命的,如果說胡濙等人是橫的,那么他王文就是狠的,早在朱祁鈺監國的時候朝臣們就一直畏懼王文。
哪怕王文至今沒有資格進入內閣,但是想想那不要命的王竑敢在朝堂之上動手,而真正打死那馬順的便是王文了,一腳重重踩向了馬順的喉嚨。
朱祁鈺與于謙或許因為當時太亂所以不清楚,但是他們這些參與的人確實十分清楚的,再加上王文平時一直冷著臉,身為監察御史對他們這些人都盯著緊緊的。
自然所有人都畏懼他,哪怕胡濙也不愿意和他硬頂,十分的鬧心,所以王文發話后,他們便安靜了下來。
“陛下,瓦剌使者一而再再而三的辱我大明,臣請陛下斬其首級以送還瓦剌!”王文向朱祁鈺高聲諫道。
果然是狠人,直接提出殺了制造麻煩的人,不過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一點,朱祁鈺才會讓他下江南去巡察,最好宰了幾個家伙填補一下國庫。
最終這件事再一次不了了之,因為有另一件事情插進了進程中。
次日早朝,從云南送來的加急信,黔國公沐斌病逝,其子沐琮現如今才十個月大,而之前麓川之戰后逃離勐養土司思機發與思卜發又回來了。
再一次糾集了一堆土司朝云南、大理等地進攻,沐琮伯父沐璘率軍前往迎戰,雖然戰勝了,但是敵軍人多,物資人力等各方面跟不上所以不得不撤軍向順天求援。
這下不用朱祁鈺提了,于謙就主動申請前往云南鎮壓土司,朱祁鈺也允許了,并且準他隨時可以調動四川、貴州、湖廣、廣西、云南等地士兵。
翌日王文與于謙便啟程了,他們這前腳剛走,盧忠就來告訴朱祁鈺胡濙等人不老實了,已經有人在暗中聯系孫太后了。
“興安,岳正那邊怎么樣了?”
朱祁鈺有些心煩的將奏折扔到了一邊,自從瓦剌使臣表示無條件歸還朱祁鎮,并且愿意重新朝貢千匹牛羊與大明,恢復從前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