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遘目前任知制誥,幫皇帝寫公文的,有個什么封賞之類的會由他來擬旨。
比如這次制科如果有人獲得三等、四等、五等,并且獲得相應的官職,那么相關旨意就是由他們這些知制誥來擬寫。
按照慣例,升遷的官員還得給知制誥送一筆潤筆費,好叫清貴的翰林學士們也能有一筆額外收入!
沈遘是認得蘇輅的。
首先,他跟文同是同年。
他們這一屆進士之中,狀元乃是三元及第的馮京。
沈遘本也有當狀元的資本,無奈他曾經靠祖蔭當過個小官,按照官場慣例,兩個人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你混過官場的人名次得往后挪,給真正的寒門學子一點機會!
沈遘于是成了榜眼。
雖沒能成為狀元,沈遘也算混得不錯,與文同交情還不錯,曾經聽文同提及過這個表弟。
其次,沈遘還是沈括的從侄。
按年紀來算,沈遘這個當侄子的反而虛長沈括幾歲。當然,這對時人來說不是什么稀罕事,別說侄子比叔父大了,就算是侄孫比叔公大也不稀奇!
反正沈遘從文同與沈括口中都聽聞過蘇輅的種種事跡。
據說胡宿和蔡襄對蘇輅很有點意見,因為趙禎隱隱透露出“甭管蘇輅寫成什么樣你們都得給我評個四等以上”的態度,素來剛直的胡宿兩人心里不太高興。
朝廷取士,豈能兒戲!
胡宿私底下找沈遘聊過,希望沈遘能和他們一樣嚴格把關,不管蘇輅寫成啥樣都給壓壓分!
至于司馬光和范鎮,胡宿沒去找,因為他覺得這兩人時常結伴跑去金水書院,瞅著跟蘇輅關系匪淺,說不準就是蘇輅背地里走的后門!
要不是蘇輅沒正兒八經地拜過師,胡宿都想讓司馬光回避這次制科考試了!
你學生要應試,你來當考官算幾個意思?
沈遘不想摻和這些神仙打架的事,但對蘇輅這個奇特的少年頗為好奇。
蘇家人自蜀中來,到開封安家也沒幾年,結果這小子都已經直達天聽了,想想自家的小子,人和人真是不能比啊!
蘇輅入場考試。
制科考試沒科舉那么多名目,就是前戲比較長,期間需要上交將近五十篇策論。
這一步蘇輅已經走完了,胡宿等人也已經看過蘇輅按時按點上交的策論。
哪怕胡宿存了挑刺的心,也挑不出太大的錯處來。
主要是蘇輅的策論都太硬核了。
他們私底下派人去實踐過或者調查過,發現蘇輅在策論里寫的東西都詳實有據,可操作性特別強!
人家大方地把自己整理出來的寶貴經驗拿出來分享,打低分那不是打擊他的積極性嗎?
要是他不分享了,于朝廷來說豈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五十篇策論,蘇輅把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都給捋了一遍!
蘇輅一邊痛惜陸上絲綢之路落入他人之手,一邊痛惜海上絲綢之路沒能做大做強,看得人忍不住跟著他嘆惋焦急:咱泱泱中華的廣袤疆土,怎么就越搞越小了?這大好的外貿路線,怎么就沒起到該起的重要作用?
只恨蘇輅這小子,把這么個大命題搬了出來,洋洋灑灑繞了個大圈,最后寫出來的內容卻令人想拍案罵人——
——教你種出好吃的西瓜!
——蠶豆的四種簡單吃法!
——黃瓜的十大實用價值!
——香菜為何讓人又愛又恨?
——你知道人在說“茄子”的時候是什么表情嗎?
這種文章,你不能昧著良心說他言之無物,又不能閉著眼睛說他驚艷絕倫!
這小子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啊!
胡宿與蔡襄都神色復雜地看向蘇輅。
蘇輅入座之后,感覺不少目光頻頻落到自己身上。他感覺不到半點壓力,安心地對號入座等著考官出題。
他們這批人均由兩位朝中要員舉薦,又通過了秘閣的挑選,才得以參加這一輪閣試。
閣試要試六論。
簡單來說就是從指定參考書里面出六道題,讓你們破題寫議論文,出題范圍非常大,出題人可以從九經到史書這些參考書目里隨便挑一句沒頭沒尾的話來考你!
蘇輅攤開考卷看題目。
第一題,王者不治夷狄論。
第二題,劉愷丁鴻孰賢論。
第三題,禮義信足以成德論。
第四題,形勢不如德論。
第五題,禮以養人為本論。
第六題,既醉備五福論。
分別出自《春秋》《后漢書》《論語》《史記》《漢書》《詩經》。
好家伙,真要沒個過目不忘的能耐,面對這種一般人根本看不懂的考題很難收場啊!
更過分的是,要求一天一夜內完成六論,篇幅不少于三千字,答題需要點明題目出處,準確引用上下文,且至少破對四道題才能通過閣試!
蘇輅環視一圈,把到場赴考的人大致記了下來。
他已經想好了,回頭這些人要是通過了閣試,他一定會把他們安排得明明白白,有什么活兒全給他們干!
俗話說得好,能者多勞!
他們全都擁有可以上最強大腦的腦瓜子,怎么能不盡心盡力地為國家做貢獻?
至于他,他和他們不一樣,他只不過是個走后門的!
他的愿望很微小,只是想撈個進士出身罷了!
蘇輅沒啥大追求,破起題來輕輕松松,看一眼題目就刷刷刷地寫了起來,弄得胡宿等人忍不住再一次頻頻側目。
蔡襄還以巡考為由,找機會轉悠到蘇輅身后看他答得如何。
一看之下,蔡襄微微有些驚訝。
他原以為蘇輅這個被人強塞進來的小子,水平應該很一般,沒想到他破題又快又好,文章更是寫得十分利落。
光是從蘇輅絲毫不見停滯的書寫速度來看,就知道此刻文思泉涌,根本不必多加思考就能輕松答題!
蔡襄沒好看太久,踱步回了前頭。
胡宿見蔡襄繞了回來,又裝作不經意地下場轉悠。
胡宿同樣狀似無意地踱步到蘇輅身后,看他破題答題。
胡宿也驚了一下。
這一晃眼的功夫,怎么蘇輅都答到第三題了?!
今年秘閣出的題,有那么簡單嗎?
胡宿轉頭看向場中的其他人,發現不少人正滿面愁容地冥思苦想,心里才稍稍安寧了一些。
就說了,閣試要是那么容易過,就不會有那么多人望而卻步了!
所以,題目還是很難的啊!
胡宿這么安慰完自己,正要往前走的腳步又頓住了。
等等,如果題目難度沒變,那蘇輅這個答題速度就逆天了啊!
難道這個被張方平、王安石、司馬光一致看好的少年郎,真有這么出色?
胡宿心情復雜地繞回蔡襄身邊,目光還是止不住地瞅向蘇輅。
他心里矛盾極了,既覺得這種上交策論都寫得吊兒郎當的家伙必須找機會挫挫他的銳氣,又覺得這么個有才學、有想法的年輕人合該好好栽培。
蘇輅不曉得考官們的復雜心情,他一口氣把六道題全部寫完了,頭一個提出交卷。
蘇輅還膽大包天地問胡宿秘閣管飯不。
胡宿臉皮抽了抽。
“不管!”
蘇輅覺得這小老頭兒脾氣有點火爆。
不管飯就不管飯,用得著這么暴躁嗎?
上了年紀的人,應該注意養生了啊!
蘇輅正要說上兩句“莫生氣啊莫生氣,氣壞身體無人替”之類的金玉良言,被旁邊的司馬光橫了一眼,就乖乖交卷走人。
蘇輅走得痛快,其他人卻被他提前這么久交卷的操作搞了一波心態。
明明一樣的題目,這小子怎么答這么快?!
閣試可是連不少參加過科舉的人都望而卻步的存在!
這小子看起來才十三四歲,怎么就考得這么輕松?就算是天才也得花個十年八年才能把經史通讀一遍吧?
更何況寫文章也不是通讀一遍就能寫的!
這家伙莫不是從出生開始就手不釋卷不成?
這一刻,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寫文章的腳步。
與此同時,蘇輅花了好一陣功夫走出秘閣,順利在秘閣外跟金剛會師。
他仰頭看了看天色,又摸了摸自己餓扁了的肚皮,嘀咕道:“正好,回去能趕上晚膳。”
金剛忍不住問道:“小郎君考得怎么樣?”
“還行吧。”蘇輅隨口答道,“就是朝廷太摳門了,考試讓考一天一夜,連飯都不肯管,餓暈了我們這些朝廷棟梁怎么辦!弄得我只得趕緊把題答完,好早些回家吃飯去。”
金剛說道:“科舉可都是自己帶吃的。”
蘇輅堅持己見:“反正朝廷就是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