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河邊都炸開了,這幫洗衣服的婦人,接連聽到有孩子叫娘。
原本靜悄悄的河邊,只有風吹蘆葦、河水流淌的聲音,突然間傳來這叫聲,怎么聽都詭異?
“鬼呀,鬼呀!”
其中一名身姿曼妙的青年婦人,臉色略顯蒼白,下巴尖尖,剛生育恢復,神情有些憔悴。
她聽得孩子哭叫,立刻回憶起來。
“生個賠錢貨,讓咱家斷子絕孫,你和咱家有什么深仇大恨?”
當時她剛生了孩子,卻是個女嬰,公公蹲在門檻低頭抽煙,婆婆摔盆砸鍋、整日里破口大罵。
而他的丈夫,則是一句話不說,每日外出勞作,回來時不拿正眼瞧她一下。
女嬰還沒睜開眼,就被用一塊布裹了,裝入籃子里。
“爹娘,你們要干啥?”
她心里惶恐,拼命把竹籃摟在懷里。
“去把她送走!”
青年婦人想到這里,心痛如絞,不是為娘不疼你,實在是沒法子。
這時候,耳邊又想起哭叫聲,“娘,別松手,河太深、水太涼!”
淚眼朦朧中,河水分開,女嬰浮出水面,朝她緩緩走來。
“阿月,別傻愣了,快逃,快逃!”
“這是被溺死的冤魂索命來了!”
當夜,河水兩岸無數家庭,被鬧得雞犬不寧,哭叫聲、和罵聲不絕于耳。
甚至有人,親眼見到,河中無數溺死的嬰兒,瞪大雙眼,伸出密密麻麻的小手。
這下子,所有人都嚇得魂不守舍。
“我就說過,不能溺嬰,不能溺嬰,好好一個孩子,你怎么下得去手?”
“還怪我,當時你如果開口,我也不至于……嗚嗚嗚,那可是從我身上掉的一塊肉,我這做娘的,能不心疼嗎?”
“現在怎么辦,爹娘都被嚇病了?”
“這可怎么好,你媳婦已經懷了第三胎,被這么一嚇,胎像不穩,咱家想生個孫子,有這么難嗎?”
“那個賠錢貨,真是厲鬼投胎,死了也不讓咱家安生!”
“明天就請道士來做法!”
“孩子,孩子,孩子!”
“管管你媳婦!”
“爹,她那天回來后就癡傻了!”
“不管了,癡傻了也能生,等生下兒子,把她鎖到牛棚關好!”
接下來的事情,讓所有百姓都害怕了。
十里八鄉的神漢、巫婆,連同風水師等,凡是涉及到神神道道的,都被請來看看。
功力深厚的,還沒走到河邊,就見到河邊怨氣沖天,嚇得轉身就走,定錢如數退還。
也有不長眼的,冒失闖入河邊,被眾多溺嬰亡靈糾纏,嚇得瘋瘋癲癲,還有一人活生生被嚇死。
這下子,徹底沒辦法了。
河岸邊上人家,靠水吃水,大半生計都落在這條河上,如今被溺嬰亡靈盤踞,家里漸漸斷炊了。
這時候,再死硬的家庭,也開始慌了,知道是被溺死的孩子冤魂不散,要找一家子索命。
家家戶戶相互指責,吵得不可開交,但漸漸也沒了力氣。
一日,某個書生意外路過,見到家家閉戶、戶戶斷炊,敲開一家詢問情況。
這家也是沒法子,見書生是讀書人,便開口求助。
“竟有此事?”
書生大驚失色,“溺嬰?這可是骨肉相殘,滅絕人倫的事情!”
這家人懊惱不已,“咱家也后悔了,您是讀書人,能幫幫咱嗎?”
書生站起身,雙手背在身后,“你們這種情況,厲鬼冤魂兇殘,一般的神靈壓不住!”
這家人聽得連連點頭,當地也有土地廟、河神廟,這段日子被拜了多少次,燒出的香灰都堆積成山。
可惜冤魂太兇,連土地神也不敢管!
“要請一尊厲害的神靈回來!”
這家人雙目發光,“您說!”
書生點了點頭,“聽說過觀音大士嗎?”
這家人的兒子出過遠門,見識多謝,立刻回答,“聽過,是釋門一尊菩薩!”
“這就對了,觀音大士是女身菩薩!”
兒子突然叫道,“不對啊,觀音大士本是男兒身!”
沒錯,這個世界里,觀音菩薩是男兒身,釋門諸佛,沒有一個是女身成道的。
書生笑了笑,耐心解釋,“神佛化身千萬,豈有定性?”
“你不了解情況,聽我慢慢解釋!”
“這女身菩薩,乃是觀音大士的法身之一,又稱‘送子觀音’!”
聽到送子二字,這家人齊刷刷起身,“真有這般靈驗的菩薩?”
“沒錯!”
書生,正是嚴思賢,含笑點頭,心中忐忑。
這方斗編的好瞎話,應生生造出一個子虛烏有的菩薩,還是什么女身觀音,難道真能解決溺嬰的事情?
但事前商量過,他只能硬著頭皮繼續。
“那是當然,強如菩薩,都能以女身世人,為千萬家送子。”
“由此可見,生女未必不好!”
說到這里,這家人臉上露出不以為意的神情,重男輕女觀念深入人心,豈能一朝顛覆?
書生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
“咱們先說到溺嬰冤魂上,想必你們也聽過,怨氣沖天,只能度化,無法鎮壓!”
“請來送子觀音的法身,以女身菩薩的法力,恰能度化溺死的女嬰,這一點,你若請來男身菩薩,反而沒這么好效果!”
“更有一樁另外好處,女身觀音,又名送子觀音,好處不必多說!”
說到這里,書生停了下來,“唯有一件事情,以后不方便了!”
“您說?”
“以后不能溺嬰了,觀音大士有女身法相,庇護天下女子,若你們當地再有溺殺女嬰之舉,必然不再庇護你們!”
這家人想了半天,“若能生出兒子,生出賠錢貨也能養下了!”
說完,書生喝了口水,不顧這家人苦苦挽留,便轉身離去。
“下一家選哪里?”
書生望著遼闊的田地,找準個方向,繼續往前走。
過了幾日,當地蓋起一座觀音廟,廟里的菩薩寶相莊嚴、面容慈悲,更令人驚奇,竟是一座女身菩薩。
廟祝是個寡居多年的老婆婆,挨個招待來人。
前來上香跪拜的,大都是家中有溺嬰,也有聽聞‘送子觀音’的名頭,前來乞求生兒子。
老婆婆望著這些香客,心中嘆了口氣。
想當年,她也曾親手溺死過女兒,到后來家中連遭不幸,只剩她一人茍活于世,便認定是那罪孽所致。
這些年來,她一直找機會贖罪,直到有人找到了她。
鉛筆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