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453 有機光伏領域公認的一道大門檻,成功跨過

更新時間:2021-04-03  作者:肥美的韭菜
會議結束后,眾人有序退場。

吳菲菲帶著孫沃他們負責收拾會場,擦桌子、搬椅子、收垃圾……將會議室恢復原狀。

許秋則忙著應付一些熱情的學生,因為他上午匯報結束后的提問環節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鐘,所以很多人都沒有提問的機會,便只能在會議結束后“蹲許秋”了。

其中,有一些針對有機光伏領域提出了一些具體問題,許秋直接進行回答。

還有一些是過來討要《自然·能源》、《焦耳》文章拷貝的,而且,有這方面需求的人數還不少。

于是,魏興思便到他的辦公室里打印了好幾份文獻出來,給每個人發放了一份。

另外,許秋還送出去幾次微信號,不過找要他微信的,無一例外,全部都是男生。

倒不是因為韓嘉瑩在旁邊的緣故,而是因為來會場的學者,除了課題組里的妹子外,其余的野生妹子非常少。

許秋推測大概率是因為參會的老師中,除了馬薇薇外全是男的,而男導師出差帶女學生的話,影響有些不好,因此都是帶男學生出來。

不過,國內的師生戀,雖然比較忌諱,但其實管的并不嚴格,而在國外,師生戀被廣泛認為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法的。

比如,在漂亮國讀高中/大學的時候,不少學校的教師很明確的被要求,是不能給學生自己的私人聯系方式的。

而且校規中也會明文規定禁止師生談戀愛,如果觸犯了這條規定,獲得終身教職的教授都可能會丟掉終身教職。

也因此,異性學生到教授的辦公室里問問題的時候,教授通常直接會開著門或半掩門回答問題,生怕因為這種事情影響到自己的名譽和前途。

說起來,許秋之后去漂亮國鳳凰城參加MRS會議,也是帶著吳菲菲和韓嘉瑩兩個妹子去參加的,不過,他本來就是學生,倒是沒什么問題。

晚上,魏興思還安排了一場飯局,邀請了還沒有離開的老師,地點選擇在學校周邊的商圈,步行只要不到一刻鐘就可以到達。

不知道是魏興思考慮了到全國各地人的口味,還是他在控制自己的飲食,這次他并沒有挑選曾經鐘愛的川菜館,而是選擇了一家名為“望江樓”的江浙菜餐館,相對比較清淡。

許秋應付完會場里的“好奇寶寶”們,暫時閑了下來,跟著課題組的大部隊,一起向餐館走去。

路上,莫文琳突然朝許秋招了招手,說道:“許秋,你快看下班級群,里面都在討論你呢。”

“是嘛。”許秋隨口回應了一聲,然后打開手機微信,發現里面幾個班級群消息數量都是99。

許秋一邊用眼角的余光看路,一邊翻看消息。

最早是陶焱發了一張會場上拍攝的照片,正是許秋講述他《自然·能源》工作時的情景。

陶焱還搭配了文字說明:“恭喜許大學霸喜提《自然》大子刊一篇。”

下面是一排排來自同學們的回復,有發文字的:“恭喜許秋,膜拜大佬”。

有比較高冷的,就發一個字:“膜”。

有些偷懶的,直接復制其他人的文字或者發送:“1”、“2”、“10086”。

還有斗圖的,發了一些熊貓人跪著拍地板的動圖。

過了一段時間,陶焱又把會場中“穆雪的提問以及許秋回答的場景”在群聊里繪聲繪色,添油加醋的復述了一遍:“許秋建議穆雪投入他的懷抱……”

很快,穆雪本人就出來辟謠了,但盡管如此,還是引發了吃瓜學生們的關注,紛紛表示震驚,聊天熱度非常高,表情包也是滿屏飛舞。

有人說:“我也在現場,情況基本屬實,并且已經把今天的事件投稿到校內的洋蔥社了。”

還有人說:“大佬,還缺掛件嗎?我覺得你的建議不錯,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嘛[認真臉]。”

許秋看著同學們這般捧他,都有點不知道該怎么回應了,但假裝沒看到,選擇視而不見的話也不太好。

略作思索,許秋選擇在幾個群里一共發了幾百塊的紅包,表示:“感謝大家的抬愛”。

既然語言無法表達,那么就換一種更為直接的表達方式。

而且,發幾個紅包花不了多少錢,卻能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這些同學們都是未來的人脈,說不準日后就能有什么合作呢。

雖說現在許秋在有機光伏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將來如果轉行的話,還是要近似重新開始,這個時候如果有各行各業的朋友可以提供幫助,就能省下很多功夫。

晚上的聚餐相對比較簡單,因為不少人飯后都要趕高鐵回去,所以眾人也沒有喝太多的酒,主要就是吃一頓便飯。

散場后,許秋沒有回材一,而是直接返回了寢室,今天開了一整天的大會,還是挺累人的。

主要是他需要全程注意力高度集中,用來記錄其他人演講過程中的一些觀點,或者可供使用的靈感。

如果是劃水的話,那聽大會還是比較放松的。

在開會期間,許秋就看到坐在后排的孫沃,兩眼瞇著,不知道是在閉目養神,還是已經睡著了。

寢室,室友孫一凡正在進行直播。

“今天這么早就回來了呀……”孫一凡微微有些驚訝,因為平常許秋可都是不到十點不回寢室的,不過他也沒有繼續詢問,而是關掉了直播的麥克風,一邊操作游戲界面,一邊笑著說道:

“話說你今天可是在班級里出名了,還有你回復穆雪的那一段,堪稱是經典啊。”

“當時我就是隨口說的,沒想到還被添油加醋的傳出去了,”許秋略帶無奈的吐槽道:“果然有陶焱在的地方,八卦消息根本藏不住。”

許秋看了眼孫一凡的電腦屏幕,現在孫一凡直播間的人氣已經慢慢積累了起來。

當前實時觀看直播的人數已經達到了400多人。

不過,據許秋所知,游戲直播區的白嫖怪比較多。

400多個觀眾,估計實際愿意付費的可能都不到10。

畢竟,打游戲自己也能打,看別人玩游戲也就是圖個樂呵,嫖就完事了。

哪有刷飛機火箭去領小姐姐衣衫襤褸的寫真集或者avi香啊。

當然,對平臺來說,游戲主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可以吸引大量的用戶。

免費的用戶也是用戶,平臺創立初期,主要考慮的是用戶的數量。

先把數量做上去了,日后可以再考慮提高付費用戶轉化率的事情。

也就是先把韭菜養的肥美了,再去狠狠的收割一波。

反正,只要用戶在場子里,就有消費的機會。

說不定哪天主播沖他喊了一句“老鐵666”、“哥哥我要”,然后就腦門一熱,沖動消費了呢。

和賭場差不多,內部裝潢通常都是設計的非常好,服務也非常的周到,甚至還提供免費的餐飲,以及機場專車大巴負責接客。

就是為了吸引人進來,只要進來的人足夠多,這些額外的支出,賭場的老板都是能賺回來的。

也有點類似于現在氪金手游的生態,游戲本體免費,但是有內購。

就是把用戶的基數做大,哪怕只有其中少部分愿意付費,也足以養活自己的公司。

而且,免費用戶的數量足夠多,也能保證氪金玩家的游戲體驗。

畢竟,免費玩家就是付費玩家游戲體驗的一部分嘛。

許秋隨口問道:“現在做直播的情況怎么樣?”

孫一凡回應道:“還可以吧,如果能把現在的粉絲穩定住,下次續簽就可以簽更高檔次的約。”

許秋追問:“月薪如何,過萬了沒?”

孫一凡搖了搖頭,“月薪過萬哪有那么容易,我就是一個小主播,一個月小幾千吧……顏值、舞蹈主播,她們來錢比較快,但主要靠的是禮物分成,底薪也不高。”

許秋點點頭:“確實,先當做一個副業做著吧。”

其實,許秋仔細算了算,孫一凡每天直播三個小時,周末還要加班播七八個小時,這工作量也不算低了。

就像正常的955,說是每周工作8540小時,但中間吃飯、休息、帶薪上廁所、偶爾劃水也算在這八小時中,實際工作時間可能只有6530小時。

四舍五入一下,孫一凡相當于另外打了一份完整的工。

不過,帶來的薪資收益也就是勉強達到及格線的水平。

主要還是因為做直播沒有什么太大的門檻,而越是沒有門檻的工作,卷的也就厲害,最終的結果就是大多數人的薪酬會被壓的比較慘。

哪怕這個行業的蛋糕非常大,但那也是頭部的“卷王”拿大頭,其他人都是分剩下的殘羹剩飯。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現在的信息差正在逐漸的消失、減弱。

一個藍海的行業,如果沒有門檻,人人都能進入的話,不出幾年時間,就會瞬間涌入大量的人潮,互相拼殺,把整片海給染紅。

哪怕是科研圈這種門檻相對比較高的領域,現在都已經快卷成一個球了。

無門檻的行業,卷曲的速度只會更快。

許秋去洗了個熱水澡,然后返回房間,到模擬實驗室中查看了一下近期的摸索結果。

關于Y系列受體的摸索工作暫時沒有什么進展。

不過,關于疊層器件的摸索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按照之前的思路,許秋將1D/2A型三元體系應用在疊層器件的底電池中,通過調控三元體系中非富勒烯受體和富勒烯受體PCBM的比例,精確調控底電池和的頂電池電流密度,得到了電流密度更加適配的疊層器件。

最終,疊層器件的最高效率從之前的14.3,提升到了15.07。

15,是有機光伏領域公認的一道大門檻,現在已經成功跨過!

不僅如此,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比如,可以把三元策略拓寬到其他疊層器件的體系中。

于是,許秋重新分配了一下高級模擬實驗人員的“算力”,將八成的“算力”用于疊層器件,兩成的“算力”用于繼續開發Y系列受體材料。

周三上午,課題組補開了一次組會。

吳菲菲和孫沃的鈣鈦礦團隊首先匯報。

她們還是負責之前的兩個工作,基于二維鈣鈦礦材料的半透明器件,以及疊層器件。

其中,半透明器件的加工工藝經過進一步的改良,器件效率已經被優化至8,同時平均可見光透過率也可以保持在30。

經過近一個月的優化,效率卻只能0.5、0.5的往上漲,說明這個體系進一步上升的空間已經不大了。

因此,魏興思決定把這個工作給“賣掉”,打算先投JMCA,如果被拒了就轉ACSAMI。

疊層器件方面,之前遇到的問題是制備出來的疊層器件直接不工作,效率為0。

現在,終于實現了零的突破,把器件效率做到了8。

具體采用的解決方法是在旋涂完鈣鈦礦有效層后,使用溶劑退火處理一段時間,然后再進行接下來的操作,吳菲菲推測這個溶劑退火的過程,能夠起到了一種“定型”的作用,讓有效層在后期加工的過程中不被破壞。

盡管差不多是11118,但也算是開了個頭,只要器件能正常工作,之后的優化方向相對就比較明確。

段云還是老樣子,比較閑。

華威那邊已經給他發了正式的offer,有效期是一個月的時間。

另外,他還收到了魔都本地一家創業公司的offer。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制作3D打印機器的,像這種小廠就沒有設置有效期這種限制條件,表示只要人能過來,隨時都歡迎。

之前段云的煩惱是沒有offer,現在則是offer太多了,他都不知道該怎么選了。

對于博士應屆生來說,第一份工作的選擇非常重要,事關之后的職業發展。

畢竟都這個年齡了,除了科研外的工作經驗幾乎為0,如果第一份工作沒有得到足夠的經驗和鍛煉,之后跳槽轉行的難度非常大。

田晴依然保持著慢節奏,撰寫“三個HOMO能級差線性變化的,非富勒烯體系的電荷輸運機制研究”工作的文章,當前進度兩成半,目標期刊ACSAMI。

陳婉清負責調試從藍河公司買回來的“第一代薄膜打印儀器”,現在儀器被安放在江彎實驗室的通風櫥中,同時,學姐也和許秋、韓嘉瑩他們進行了刮涂儀器操作方面的交接。

許秋上周主要忙著大會相關的事情,幾乎沒有做實驗,模擬實驗室中疊層器件效率突破15的結果,只有他自己知道,也不好在組會上講出來。

于是,許秋決定把自己在大會上總結的內容,和其他人分享一下。

這些內容對他自己來說,意義不大,不過對于剛剛入門的研究者,比如莫文琳、鄔勝男她們來說,還是有很大作用的。

她們這半年來雖然也都發了不少文章,但相對來說比較“偏科”,因為許秋只讓她們專注于某一個細分領域的研究,對于其他細分領域的了解相對比較少。

現在剛好可以通過這次機會,讓她們把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提升起來。

知識總是不嫌多,就算暫時用不到,日后寫文章,或者做實驗的時候,說不定就用到了。

韓嘉瑩開始撰寫H5給體材料的文章,目標期刊JMCA,當前進度三成。

同時,學妹還進行了關于PTQ1材料的相關表征,現在數據完整度大約七成。

主要缺光源的數據,還有送樣去的核磁等數據沒有返回來。

核磁的話,耐心等待即可,光源的話,在月底還有一次測試機會。

這次光源測試許秋不打算過去,因為現在基本上課題組里全員都是熟練的光源測試工了,他去不去影響都不大了。

另外,不論是H5還是PTQ1,這兩個工作魏興思都沒有打算送樣到NIM進行第三方檢測。

一方面,魏興思組里的口碑已經打了出去,就算不做第三方檢測,其他研究者也不會對結果進行質疑。

畢竟是當下有機光伏領域世界紀錄的保持者,都已經做到了13.5,不至于在11、12效率的體系上造假。

而且現階段11、12的效率也已經屬于較為正常的水平了,很多其他課題組都重復出來了這個結果。

另一方面,主要是為了省錢。

第三方檢測要收費可以理解,但收費收的這么貴,如果每個體系都檢測一次,實在是有些遭不住。

而且還得讓人親自去跑一趟送樣,也是麻煩。

這周的大會和鄔勝男沒太大的關系,因此她的工作繼續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主要是繼續潤色杰青基金的申請書,順帶輔導兩個本科生進行FOIC材料的合成、表征與器件測試等實驗。

魏興思打算在年底前把兩個項目申請書的初代版本都寫出來,這樣等寒假結束回來,再稍微改一改就可以直接提交了。

莫文琳因為大會的緣故,只做了三批器件,不過性能都還不錯。

首先是基于J2:PCE10:IEICO4F的體系,效率12,已經開始整理文章,打算投一篇AM的子刊AFM。

現在隨著涌入非富勒烯領域的研究者越來越多,不少人都盯上了三元體系這一塊,導致做三元體系的人越來越多,很難再像最開始一樣輕易的發AM了。

其次,莫文琳采用了許秋之前提出的“引入三元體系”的方法,把疊層器件的效率優化到了14.3。

聽到這個結果,魏興思兩眼放光。

雖然平常說的時候都是以1為梯度進行展望,但效率真到了14這個級別,能提升0.2、0.3都是非常好的,指望一次性就實現1這樣大的跨越,非常的困難,都是要一點點的慢慢磨。

魏興思轉頭問道:“許秋,你怎么看?”

許秋心道,我還能怎么看呢,我這邊都做到15了,不過嘴上卻說道:

“我覺得基于三元體系的疊層器件,還是有很大的優化空間,比如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這周我打算自己來制備幾批器件。”

“行啊,”魏興思點點頭:“剛好你的文章都投掉了,那就做做實驗唄,權當是換個口味。”

組會結束,接下來的幾天,日子重歸于平淡。

許秋一邊讓模擬實驗系統繼續摸索加工工藝,一邊親自上場制備疊層器件。

他試圖在現實中復現出系統中的15效率。

疊層器件的制備比普通器件的制備要麻煩一些,因為有雙倍的有效層和傳輸層,所以時間成本要提高大約50。

一天下來差不多只能產出一批,想做第二批器件就有些勉強。

周三、周五、周六,許秋一共制備了三批器件。

第一批器件,也許是因為許秋好久沒做器件制備實驗,有些手生,最高效率只有13.67,做的還沒有莫文琳高。

第二批器件,他超過了莫文琳之前創下的記錄,最高效率達到了14.52。

第三批器件,許秋直接把效率進一步提升到15.00。

這次測出來的數據剛好是整數,許秋也是第一次遇見,還挺巧的。

不過,從概率學的角度上來講,在保留兩位小數的情況下,測出來結果是整數的概率大致是1,他做了這么多批器件,遇到一次也很正常。

同時,模擬實驗室中疊層體系的效率也獲得了進一步提升,達到了15.37。

這也讓許秋覺得自己當初優先選擇疊層器件作為突破口,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因為疊層器件主要涉及到的是工藝方面的優化,在這一方面模擬實驗系統有著非常大的優勢。

而Y系列受體的開發,主要涉及到新材料的合成,相對更看重的是分子結構的設計。

換言之,運氣或者說技術成分比較大,只要分子結構不對,任你怎么優化工藝,那都是徒勞。

現在15的疊層器件效率數據,終于是一只腳踏在了有機光伏領域的一個大門檻上,也意味著這個工作已經接觸到了發表CNS文章的門檻。

當然,想要發表CNS,單單15并不是很穩,畢竟是要跨領域和其他熱門領域進行PK。

如果還能做的更高一些,比如16,沖擊CNS成功的概率就更高一些。

而且,能不能上CNS是需要運氣的,編輯的態度、審稿人的認可程度都是不確定因素。

就算是普通的學術大佬,也不敢說自己做出來的一項工作,就一定能發表在CNS上,除非是諾獎級別的學者,那另說。

畢竟CNS每年文章收錄數量有限,成百萬上千萬的研究者,去競爭每年幾千個名額,還是有些困難的。

但不管怎么說,許秋現階段取得這樣的成果,一篇《自然》大子刊基本上是沒跑了。

因此,許秋打算做兩手準備,首先肯定是優化疊層器件的性能,力圖繼續向上突破,16、17、18。

但假如當下的體系遲遲無法突破的話,那就以15的效率去投稿《自然》或者《科學》。

如果被拒稿或被建議轉投《自然》大子刊的話,那么就勉為其難的在《自然·能源》、《自然·材料》、《自然·光電》這三個和有機光伏領域相關的《自然》大子刊中挑選一個。

其實,許秋之前也有想過要不要把Y系列受體拿來做疊層器件。

當時的想法是不太愿意在同一篇工作中,出現疊層和Y系列受體兩個概念,這種就有些浪費。

本來兩個都有望沖擊CNS的體系,合在一起,就算能發一篇CNS,那也是虧的。

雖然有這般的考慮,但許秋也在模擬實驗室中嘗試過這種想法。

反正先把結果做出來,要不要合起來發表到時候也是自己說的算。

最終的結果表明,現階段Y系列受體與疊層器件并不適配,最高效率并不如以IDIC4F為代表的ITIC衍生物,就連15的門檻都過不去。

要知道,基于Y系列的二元器件,最高效率都已經做到14.8了。

而將其用于疊層器件,效率還突破不了15,那就沒太大意義了。

許秋嘗試分析了一下原因。

他覺得可能是因為Y系列受體太過“完美”,當它與J4給體共混后得到的有效層薄膜,可以在300900納米范圍內實現優異的光吸收,這也是Y系列體系能獲得20毫安每平方厘米的原因。

把這樣的一個完美體系,應用在疊層器件中,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如果把Y系列放在底電池,它會把大部分的光都吸收了,留給頂電池的基本上就剩不下什么了,從而導致兩個電池的電流密度極度失衡,比如底電池20,頂電池6。

因為是串聯的結構,所以最終整體電池的電流密度就變為了6毫安每平方厘米,導致器件性能顯著下降。

而如果把Y系列放在頂電池,那它就只能吃到經過底電池吸收后殘余的光,原本那么好的性能也就浪費了。

本來能有20的電流,可能現在就只有12了,最終器件的效率很難超越它本身不疊層時的狀態。

換言之,Y系列可以自己當C,不需要輔助就能發揮的很好,同時因為太過優秀,也找不到一個能與之打配合的輔助。

而讓Y系列去打輔助,又有些屈才了,并不見得比其他專業輔助表現的更好。

也可以這么說,疊層器件其實是將兩個不那么完美的器件組合在一起,從而得到一個較為完美的器件。

Y系列材料的完美表現,放在疊層器件中,反而變為了一種不完美。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龍之谷中文 或者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