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謹慎的戰役
屯留城趙軍大營中,趙軍大將寇斐站在趙信面前,手里拿著一份文書,對趙信道:“大將軍,鄭將軍抵達黎亭之后,便對黎亭發動了猛攻,但是因為秦軍的奮力抵抗未能攻破,鄭將軍按照大將軍的吩咐沒有繼續猛攻,而是駐軍在黎亭十里外,等候大將軍的命令,不過按照鄭將軍的意思,他是想繼續進攻的,鄭將軍認為他有能力攻破黎亭。”
趙信皺著眉頭,走到輿圖邊仔細觀摩,良久說道:“路上沒有伏兵,秦軍拼死抵抗,這一切的種種都似乎在說明白騏沒有后手,而是打算死守防線,但是本將怎么覺得白騏有所圖謀的,派人給鄭拓傳訊,命他囤兵黎亭按兵不動,沒有本將的軍令,絕對不能發動進攻!”
“大將軍,這……”寇斐有些不解了,秦軍所表現出來的動作,無一不在告訴趙軍,他們要死守防線,而以趙軍的實力,絕對能夠在黎亭撕開一道口子的,為什么趙信放棄進攻呢?
趙信迎上寇斐不解的眼神,說道:“白騏絕不簡單,秦軍的拼死抵抗很有可能是一個假象,如今唯有以不變應萬變,和白騏這樣的名將對弈,誰先心急,誰就輸了!”
盡管寇斐還是不理解,但是出于對趙信的信任,寇斐還是點了點頭,道:“那末將這就派人去給鄭將軍傳訊!”
趙信點了點頭,然后繼續強調道:“告訴鄭拓,按兵不動,如果沒有本將的命令擅自進攻,軍法處置!”
“喏!”寇斐應道!
而趙軍按兵不動的舉動,也讓秦軍主將白騏很不理解,明眼一看,現在面對強大的趙軍,秦軍只能死守防線,為什么趙軍不再進攻呢?
“難道是趙信看出了我的意圖?不應該啊,整個南上黨都在本將的控制之下,趙軍探子絕不可能沒有任何蹤跡就越過本將的防線的,又怎么可能知道本將會在羊頭山埋下伏兵呢?”在面對趙軍的詭異,白騏有些開始不自信了,甚至還在懷疑是不是自己在羊頭山的后手被趙信察覺了,這才導致趙軍按兵不動的。
“太尉,那是不是撤回羊頭山的兵馬?”秦軍大將嬴淮問道,既然趙信有可能已經察覺到了秦軍在羊頭山的伏兵,那李沖的兩萬人在那里已經沒有了任何作用,倒不如撤回來,到其他地方防守呢。
可是白騏搖了搖頭,說道:“不可,現如今趙軍按兵不動,對我軍有很大的好處,而且除了黎亭一處之外,其余各線,趙軍想要強行突破我軍防線談何容易啊,李沖的兩萬人除了黎亭,去哪里都沒有多大作用,還不如就在羊頭山呢,如果趙信真的知道我軍在羊頭山有伏兵,那趙軍定不會貿然發動進攻的,如此情形對我軍有利,如果一旦撤回羊頭山的兵馬,說不定趙軍就會趁機發動進攻,以黎亭的兵力很難擋住趙軍的。”
白騏看得很通透,秦軍實力不如趙軍,暫時的兩軍對峙對秦軍有好處,不過也只是暫時的,等趙國北境的兵馬到了之后,秦軍的壓力就會變得無比的巨大了,所以白騏必須要在趙國北境兵馬到來之前,想出破局之法,不然到時候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白騏想了想,說道:“傳令李沖,讓他囤兵羊頭山,同時給本將密切留意黎亭的情況,一旦黎亭的馬晟所部往羊頭山撤退,讓他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將這支趙軍留下來,另外傳令馬晟,讓他繼續擺出一副死守的樣子,還有想辦法引誘趙軍發動進攻!”
兩大名將的對弈,往往決定勝負不是能力,而是心境,誰先心急,誰就輸了,誠然,李沖的兩萬精銳駐守在羊頭山,會對秦軍的防線造成很大的壓力,但是也并不是不能抵擋的,所以白騏才會決定繼續將李沖的兩萬精銳放在羊頭山,作為一支奇兵。
就這樣,秦趙兩軍在趙信和白騏兩大名將的率領下,居然在上黨戰線上詭異般的玩起了對峙,雖然現在并不是秦趙之間的大決戰,但是此戰可是關乎秦國的命運和趙國的榮譽,如果此戰敗了,秦國很有可能守不住已經得手的南上黨,如此一來,秦國就會徹底被鄧趙兩國困死在關中、西涼之地,雖然關中有著沃野千里,但是很明顯,單單一個關中,是沒有辦法支撐得起秦國的野心的,在爭奪巴蜀失敗之后,南上黨可以說是秦國最后的機會了。
而趙國,自從擁有趙信這一個戰無不勝的名將之后,從未打過一場敗仗,也許在某些大的戰役上,趙國有局部的小敗,但是最后還是趙國笑到了最后,哪怕是周深、龐廓、韓清這些昔日的天下名將都沒有辦法阻擋趙信和趙軍的腳步,已經年過半百的趙信,是絕對不允許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出現一場敗績。
對于秦趙之間的這場大戰,身在宛城的也是命令明鏡派出了大量的探子,男鞋生命危險潛入上黨戰區,收集第一手的戰況,對于這一場大戰,鄧昇的心情是矛盾的,因為面對強大的趙國,鄧國上下都已經定下了與秦國聯盟抗趙,所以此戰的勝負如何也是牽動著鄧昇的心。
在戰前,鄧昇和一眾重臣都預測說,這一場大戰無論勝負如何,秦國都將會得到南上黨之地,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缺糧的危機,可是令鄧昇始料未及的是,當初自己支持楚國謀取沛郡的一個舉動,卻讓這場大戰的走向變得撲朔迷離了。
在被楚軍突襲沛郡得手之后,趙國被徹底的激怒了,失了面子的趙國,絲毫不顧及鄧楚在中原的壓力,毅然的調動大批中原駐軍進入上黨,甚至還從北境中調集了大批兵馬南下,據探子回報,趙國北境的兵馬馬上就要抵達晉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可以南下上黨了,這對秦國保住南上黨的行動有很大的壓力,甚至可以說,面對數十萬的趙國大軍,秦軍能不能在上黨全身而退都是一個問題。
面對趙國的強勢,鄧昇甚至還想過是不是在適當的時候拉秦軍一把,可是這個想法剛出來就被鄧昇扼殺了,誠然,一旦鄧秦結盟,得到南上黨的秦國無疑是實力大增,對于聯盟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另一個方面想,沒有南上黨的秦國,就會繼續深陷缺糧危機,一旦結盟,就意味著秦國根本沒有任何資本背盟,這對兩國之間的聯盟來說等于上了一把保險,除非秦國會選擇和趙國結盟來對付鄧國,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秦國的野心是奪取天下,與鄧國結盟秦國還有一拼之力,可是如果與趙國結盟,縱然擊敗了鄧國,秦國又如何從空前強大的趙國手中將天下奪過來呢?
所以這場秦趙之間的大戰,對鄧國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作壁上觀,可是又不能純粹的作壁上觀,畢竟如果秦軍敗得太慘,秦國實力削弱得太厲害,對鄧國來說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所以鄧昇密令薛仁貴、李嗣業兩員大將,如果秦軍一旦出現潰敗的跡象,立刻攻打中原把趙國的注意力拉回來,保證秦軍能夠全身而退。
就在全天下都在看著上黨郡的時候,一則突如其來的消息卻讓天下人眼珠子掉一地了,那就是趙國的北境的精銳來不了上黨了,并在晉陽城停留了一日之后就轉身回北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