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氣!氣!
葉宰帶著一肚子沖天的怨氣回到潞安城外軍營。
得虧他理智還在,盛怒中也沒忘了自己擬定的“營地中禁止縱馬”條例,拉慢紅兔向伴在身后半個馬頭的戚燁偉道:“去叫周將軍、馬將軍、趙將軍、柱子、安國去我帳中軍議。你也來!”
戚燁偉臉上一喜,忙抱拳應下。為了盡快完成任務,他索性跳下慢悠悠的馬兒,邁開雙腿奔跑起來。
葉宰回到大帳,趁著眾人沒到,提筆開始寫信。
第一封給秦佐民,讓其暫緩北上,屯重兵于劍門、陰平,不得放流寇入川;
第二封給盧象升,也讓其暫緩北上,先守好鄖西。只是盧象升不是秦佐民這種武人,巡撫獨立性要強得多,葉宰不得不多解釋了兩句,說東虜寇宣府、大同,本督不能坐視不理,請建斗兄稍安勿燥。
第三封給孫傳庭,讓其盡快組建合格的秦兵,本督可允許你使用一定的非常規手段。信最后總結道:事你放心去做,背黑鍋我來。
第四封信給三邊總督洪承疇。
這封信就不能以命令的口吻寫了,葉宰提起筆一個字一個字的斟酌,直至周遇吉等人都到了也沒寫完。
為何如此鄭重?
實在是洪承疇的身份太過重要,他也是總督,且與葉宰轄區重復,有些事必須得商量著來。
雖然朝廷在任命葉宰的圣旨上說得很明白,葉宰有節制陜、晉、豫、湖、川五省官員的權力。理論上講,洪承疇這個三邊總督也包括在內。
但是,洪承疇是科場前輩,當官的資歷也比葉宰深厚得多。葉宰若是不想背上個“慢怠前輩”的罵名,只能同洪承疇有商有量。
所幸洪承疇此人深諳官場規則,知道葉宰現在是皇帝面前的紅人,遂率先低下身段,以微微謙恭的語氣給葉宰寫了一封信。
葉宰當時拿著這封信,起初是驚訝慢慢又變為了然,不由感慨萬千: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正是因為洪承疇性格中那軟弱、媚俗的一面,才是他以后品行有虧的根本原因!
不過話說回來,自己如果遇到洪承疇同樣的松錦困局,能瀟灑的以身殉國嗎?
恐怕未必……
投降有可能,但絕不可能掉轉槍頭屠殺自己人!
再說了,自己有元寶石,還知道大略的歷史走向,根本不會傻子似的自蹈死局。
強行安慰了自己,葉宰方才心情復雜地給洪承疇回了一封信,預料中的,他得到了洪承疇積極的回應。
書信往來幾封后,兩人商定:葉宰這個五省總督偏重于民政多一點,洪承疇這個三邊總督則偏重于邊防多一點。
大家同時都有一個敵人——流寇!
剿滅流寇以葉宰為主,洪承疇為副。
現在寫的這封信,葉宰就是要請洪承疇按兵不動先堵住西面,流寇要鬧就讓他們在陜西、山西鬧,只要他們不流竄出去即可。再有,因東虜攪局,葉宰一時半會兒去不了陜西,想請洪承疇多支持下孫傳庭的工作。
寫完信,葉宰抬頭一看,帳中諸人均眼觀鼻鼻觀心,屏息斂氣,一副生怕影響到自己的樣子。
“都繃著干什么?隨便坐,喝茶。”葉宰伸手虛抬道。
眾人聽后紛紛舒了口氣,扭動著身體找個比較舒服的姿勢。
葉宰招手叫過戚燁偉,把信遞過去吩咐道:“派出快馬立刻發出。”
待戚燁偉交待完回來,葉宰咳嗽一聲道:“接兵部急報:東虜黃太二次西征察哈爾。七月初回師,以我邊將擾其境、殺其民、匿逃人為名,于七月初八日入寇上方堡,進圍宣府。
宣府守兵發炮擊之,乃退走應州,兵掠大同,攻陷得勝堡。京師震動,先是居庸、紫荊戒嚴,繼而嚴令大同巡撫焦源溥、總兵王樸出兵拒之,再調山西總兵曹文詔入援。”
語音剛落,底下頓時發出一片“嗡嗡嗡”的聲音。
大家一是驚訝東虜又來了,二是驚訝曹文詔竟然被調去了大同。
他們都清楚葉宰的戰略,因為葉宰本就沒遮著掩著的意思,早就和大家說清楚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
沒錯,他無恥地盜用了楊嗣昌后幾年應對流寇的戰略。
關于楊嗣昌此人,主流的歷史書和將“XXXX為綱”奉為圭臬的老歷史學家們對他的看法極壞,從而導致后世人大多對他的印象不好。
因為他主張“攘外必內”,還創造性的設立了“綏靖區”……
但是,如果能拋開XX論,以明代當時的社會現狀為視角,不難看出楊嗣昌是個天才的軍事戰略家。明代末期將才多,戰略家卻極少,也就陳奇諭、盧象升、洪承疇有一點,但都比不上楊。
可惜,因為他的性格原因以及大明已病入膏肓無可挽回,張網的戰略失敗了。卻也不能因此而抹殺他是反運動戰的鼻祖這一事實。
后世微操大師圍剿……呃,換個對比對象。
“我大清”的同治年代,那時尚能茍延殘喘,曾國藩和李鴻章便用出這個策略剿滅了四處流竄的捻軍。
太平軍不算啊,人與清廷是當面鑼、對面鼓,FACE對FACE打陣地戰。
待底下人議論的聲音小下來后,葉宰聲情并茂道:“諸位,今天找你們來并非只是通報北地之事,而是本督想說一個道理。”
所有人立刻身體一正,面對葉宰洗耳恭聽。
“流寇,皇明之子民!或因天災或因人禍活不下去,才會亂起,咱只當是自家的孩子在家里鬧騰一下。
東虜,門外的惡狼!無時無刻不掂記著咱家里的東西,瞅著空子就來一下,讓咱越來越窮,身體也越來越虛弱。最終有一天,咱倒下了,這些惡狼們便會堂而皇之地沖進屋來,做起了咱的主人。咱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還要做他們的奴才!”
說到這兒,葉宰重重砸了下桌子,發出“砰”的一聲巨響,滿面寒霜道:“所以,這不是宣大一家的事,是關系到全大明的事,唇亡齒寒矣!現在我命令:”
周遇吉、張鳳儀、趙匡、馬二柱、田安國、戚燁偉不約而同一起起身,心里仿佛都燃起了一團火。
“各營統計戰馬,能騎的就算。本督要求督標的每一個士兵都能騎上馬匹!不夠的怎么辦?本督不知道。不過,本督要提醒各位,旁邊就是兩個衛和幾家王府,你們看著辦!”
“三天,本督只給你們三天時間。三天以后,本督將擂鼓聚兵奔襲大同,沒馬的你就跟著馬跑!”
“本督要讓東虜知道,我大明不是他想來就來的地方!來一個死一個,來兩個死一雙!來一萬,就給他們刨個萬人坑!”
“散會。”
(求訂閱,求收藏,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