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想要削藩?”李節也沒有繞彎子,直接道出了朱允熥的話外之意道。
“就知道姐夫你肯定會明白,不錯,我的確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又擔心這么做會引各地的動亂,所以想征求一下姐夫你的意見。”朱允熥也沒有回避,而是點頭回應道。
“那陛下打算如何削藩?”李節并沒有急著反對,而是打算趁著這個機會,考驗一下朱允熥的能力與眼光。
“削藩這件事說容易也容易,說困難也困難。”只見朱允熥露出一副自信的表情道,“各地藩王雖然手握軍政大權,但他們各自的實力都無法與朝廷相抗衡,特別是這次北伐殘元之后,他們應該能認清自己與朝廷之間的差距。”
朱允熥說到這里頓了一下接著又道:“當然了,也不能因此而輕視各地的藩王,所以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分而治之,而且前期不應搞的太大,而是需要挑幾個不太重要的藩王下手,一來試探一下諸王的態度,如果有人敢反對,就可以將幾個跳的最厲害的藩王下手,將他們做為典型處罰,到時定能震懾諸王,然后削藩應該會少掉許多的阻力。”
李節聽后卻是暗自好笑,朱允熥與朱允炆不愧是親兄弟,兩人在別的地方可能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在削藩這件事上,卻有著一致的看法,歷史上的朱允炆也是從弱小的藩王開始削藩,最后逼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因為他再不造反就要輪到他了。
說實話,先從弱小的藩王開始削藩,也并不是一個錯誤的計劃,事實上削藩肯定不能一下子全削了,所以要么是從弱小的藩王開始削起,要么就是從最強大的藩王開始削起,無非就是這兩條路,而且這兩條路都不能說錯,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最終還是看怎么操作了。
“姐夫你怎么不說話,難道是覺得的我這個計劃太簡單了?”朱允熥看到李節沉默不語,于是也有些急切的追問道。
“那倒不是,其實就像你說的那樣,削藩這件事說簡單也很簡單,特別是除了周王之外,排在前五的親王全都去了境外,而他們也是之前實力最強的親王,這也使得陛下削藩少了許多的麻煩。”李節立刻笑著回答道。
朱樉在倭國、朱棡被貶去了呂宋,朱棣則在高麗,而且一心去美洲,剩下朱楨也去了交趾,努力向南洋一帶發展,他們這些親王肯定是回不來了,而且也不在大明的傳統范圍內,就算是削藩也根本削不到他們。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朱棣之所以同意去高麗,本來就是防止有這么一天,畢竟精明如他,也早就料到遲早有一天,朝廷不會容下他們這些手握兵權的藩王,所以他才第一個跑到了外面,朱楨也有同樣的想法,而朱樉與朱棡則是走了狗屎運,被動的去了境外,卻也逃脫了被削藩的命運。
不過朱允熥聽到李節提到境外的朱棣等人時,臉上卻露出一種奇怪的神色,李節也十分敏銳的注意到了,這讓他忽的一愣,隨即就有些震驚的道:“陛下你不會是想把燕王這些人也一起削了吧?”
“這個……嘿嘿,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四叔他們的實力可都不弱,現在大明實力強勁,自然是不用擔心,可若是日后朕的子孫不肖,導致大明實力衰弱的話,到時豈不是……”
朱允熥說到最后也沒有說再說下去,當然后面的話也根本不用再說,是個人都明白他的意思,而李節則更加震驚,他沒想到朱允熥竟然想的這么長遠,連子孫后代都考慮到了。
不過也正是如此,李節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感到高興還是難過,朱允熥能考慮的這么長遠,這說明他登上帝位之后,也的確成長了許多,從某些方面來看,已經算是一位合格的帝王了。
只不過朱棣等人畢竟與一般的親王不一樣,其中朱樉與朱棡也就罷了,朱棣與朱楨卻是主動殺向境外,他們手中的土地與人口,大都是他們親下來的,也許前期的確是借助了大明的實力,但不要忘了,他們也是老朱的兒子,老子幫兒子打下一份基業也是應該的。
所以從某些方面來看,朱允熥想要把朱棣與朱楨等人一同削藩,其實是缺乏道義支持的,甚至連法理上都說不過去,畢竟那是人家自己打下來的,朱允熥什么都沒做,就想將兩人手中的基業搶過來,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
想到這里,李節也不禁面色鄭重的上前一步道:“陛下的想法的確很好,只是燕王等人畢竟不在境內,就算是削藩,恐怕也削不到他們頭上吧?”
看到李節反對,朱允熥先是一愣,隨即也露出失望的神色,不過他很快就恢復如常笑道:“姐夫說的也有道理,無論是高麗還是交趾,以前本就獨立成國,朝廷也不方便把手伸到那里,只不過考慮到他們與我們接壤,所以朕才有此考慮。”
“兵法有遠交近攻之說,燕王等人都在境外,陛下就算是削藩,也不可能從他們削起,所以我覺得現在最好還是與他們加深交流,將他們與大明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然后再全力解決境內的藩王才是上策!”李節再次建議道。
“也好,只是我現在有些擔心,四叔他們若是看到朕對國內的藩王動手,萬一有什么想法,甚至是伸手到國內怎么辦,畢竟之前二叔他可就有過這種想法。”朱允熥先是點頭,隨后再次有些擔心的問道。
上次朱樉與朱雪晴聯絡,企圖監視京城這邊的動向,這件事也讓朱允熥起了極大的警惕,估計這也是他想要削藩的引子,所以他也一直對境外的朱棣等人抱有很大的戒心。
不得不說朱允熥的擔憂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若是削藩的消息一出,境外的朱棣等人肯定也會大受震動,到時說不定真的會聯合境內的藩王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