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饞李靖的兵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同意侯君集的請求,主要是因為他也想把李靖的學識扣出一點來。
李靖的兵法來源于他舅舅韓擒虎,算是家學,面對家學,沒人有硬學的臉皮,皇帝也是一樣。但是此時李靖站出來說要教導李承乾,可謂是正中李世民的下懷。
這可是李靖自己要教的,那么就不會有人指責皇帝眼饞別人的家學。
李靖點了點頭,道:“臣定不敢欺瞞陛下!”
“好,好,好!”
第一個好字,李世民是站著說的,第二個好字出口時,李世民已經離開了御案。第三個好字出口,已經站到了李承乾的身邊。
毫不猶豫的把李承乾揪起來,李世民恨鐵不成鋼道:“李卿家的兵法造詣,當代無人能及。汝不立刻拜師,錯過了如何是好?”
李承乾懵逼不已,事實上,雖然記住了朝堂的禮儀,但是拜師的禮儀,那個混蛋令官還沒有教他啊!
見李承乾露出迷茫之色,李世民一腳就踹到了他的腿彎,踹的李承乾當即腳軟跪了下來。而他自己,也不顧皇帝之尊,正經的四十五度拱手施禮。
按照正經的拜師禮節,父母應當跟孩子一起跪地拜師的。可是,李世民是皇帝,哪怕四十五度躬身拱手,這樣的禮節也有點過了。
李靖剛剛起身,見到皇帝太子的樣子,急忙上前一手托住皇帝,一手拽起太子,連聲道:“陛下不可!太子不可,臣為臣子,怎能受陛下和儲君的禮節?您這是折煞微臣啊!”
早在被李靖一拖的時候,李世民就已經收起了禮節。
握住李靖的手,李世民激動道:“自古師道為大道,朕又怎敢怠慢!太子尚且年幼,還望愛卿多多管教。至于束脩,過后朕會派人送到愛卿府中,可好?”
所謂束脩,就是拜師禮。朝臣都知道,皇帝送出去的束脩,絕對不簡單。可是既然沒有當堂公布,他們也只能YY一下了。
見李承乾腿還是有點軟,李綱就推了推輪椅,讓李承乾倚靠到一邊,撫須笑道:“陛下貴為天子,對人臣施禮確實不太妥當。可是,陛下尊崇師之道,也為天下人表率,老臣為陛下賀!”
朝臣們也趕忙齊聲道:“微臣為陛下賀!”
這樣的馬屁,李世民極為受用,當即大笑道:“擬旨,著封衛國公李靖,為太子太保,同掌太子親率之事。另,封李德獎為陽山縣縣子、定遠將軍,以彰衛國公退敵之功!”
作為皇帝,不止三省六部的官員,頂級的國公侯爵,就是他們的孩子,李世民都知之甚詳。
李德獎作為李靖的二子,沒有資格承襲衛國公的爵位,最多接受蔭庇成為一個六七品的校尉。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以李靖退敵的功勞,是不足以讓他的幼子擁有爵位和五品定遠將軍的官職的。皇帝此舉,分明是“束脩”的一部分。
同時....
房玄齡等精明似鬼的人,已經看出了李靖此舉的深層含義。
這,分明是毀掉了自己在朝堂的根基,換取了皇帝甚至是下一代皇帝的信任。
明明有家學兵法的存在,李靖一家犯不著這樣“媚上”。可他偏偏就這么做了。
付出的多,收獲的也就多。至少,如今的李靖,已經徹底擺脫了“墻頭草”的影響,得到了兩代皇帝的信任。
大手筆啊!
聰明的感慨于李靖的舉動,愚笨一點的,則是咬著手指眼饞李德獎的爵位。
誰家不是孩子一大堆?除了大兒子能按例承襲爵位外,別的孩子的出路,讓他們撓破了頭。
李靖只有兩個兒子,如今已經全都有了出路。
敲定了李靖和李承乾的師徒關系,李世民心情大好,居然留李靖在宮中用餐,可謂是榮寵到了極點。
太陽已經升起的老高,朝會結束,三省六部的官員回到自己的部門處理工作,沒有職務在身的,則回家。
不管是哪一種,在離開立政殿的時候,都在討論著今天朝堂上發生的事情。
李承乾推著李綱的輪椅,并不急著回東宮,而是準備先去拜訪一下皇后。
給太子親率士兵們放的三天假還在繼續,所以李承乾也暫時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長孫皇后居住在兩儀殿,作為皇后,住在緊靠前列宮殿群的兩儀殿,可以說是理所應當。
一般男子,是不會被準許進入宮城的,能進去常駐的,必須得去掉“010”的部件。就連皇子,成年后無詔也不得入宮。
但是這樣的規矩顯然管不到李承乾和老先生的頭上。
推著老先生,李承乾也不通報,直接就到了兩儀殿門前。
兩儀殿的侍衛宮女自然不敢阻攔,有心細的宮女,先一步進入了殿內,明顯是通風報信去了。
沒幾秒,兩儀殿的大門就打開,除去宮女外,一共三女兩男出現在門口迎接老先生。
兩男自然是李泰和李恪,因為不到開府建牙的年紀,他們目前還是住在皇宮。
三女則是皇后長孫、李恪的生母楊妃,還有一個小不點的公主—李麗質。
面對李綱,就是長孫也得施禮。
待到禮數完成后,李承乾才對長孫躬身問候:“母后近來身體可好?”
長孫側開身體道:“問安的話進去再說,先讓李師進來。”
李承乾點了點頭,推著李綱進入了兩儀殿。
案子上擺著棋盤,但是上面只有寥寥數子,應該是長孫和楊妃一起下棋來著。
李泰見輪椅很好玩的樣子,剛想到后面推一下,就被李承乾瞪了回去。
全都進入殿內后,李承乾給李綱端來了茶湯,但是老先生只是看了一眼,就沒了喝的興致。
以前嘴里沒滋味,茶湯味道雖然怪異,但還是能喝的下去。但是自從喝到李承乾的茶葉后,老先生就對茶湯徹底沒了興趣。
抱著李麗質坐好后,長孫笑著說:“李師今日怎么有閑心來本宮的兩儀殿了?”
李綱撇了撇嘴,指指李泰和李恪說:“還不是因為賭約,老夫跟太子打了一個賭,若是太子勝了,老夫還要同時教導衛王和蜀王二人。這小子從來不打沒把握的賭,老夫感覺很可能要輸,所以就先來看看二位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