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帝國官方正史——后乾書
自神武元年始,至永治元年初
乾代大史學家——甄傍、甄秀、甄香聯合編撰
---------------------------------------
「卷一·太宗始皇帝本紀」
“神武元年,太極圣皇定國號大乾,始皇帝遂生于皇都,紫氣充庭,額上有神柱入頂,目光外射,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掌生紋路,只此一字,乃曰'帝'字!
始皇帝誕于開國元年,乃承國運,天命所歸。然身為庶子,恐遭人嫉,遂韜光養晦,收鋒斂芒,實則內秀于心,藏拙于外。
故襁褓不啼,孩提不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年五歲,逢圣母皇太后被欺,怒曰:'吾志在皇位,必報此辱!'”
——摘自[卷一·章一]
……
“大乾神武五年,太宗始皇帝年五歲,嘗聞圣母皇太后泣涕漣漣,心知蓋因己不能言也,遂于心不忍,破口相言。
母大驚,才知其兒乃蓋世英才,非不能言而不可言也!
時霓凰侍奉左右,聞之瞠目贊曰:'殿下此番風采,已有圣皇九分之資,唾得皇位已九成在握!'。
始皇帝正色謙曰:'非也,奪嫡之事十之九死,勝敗僅有五五之數矣!'
霓凰聞之當場跪拜,嘆曰:'殿下已十成在握矣!'”
——摘自[卷一·章二]
……
“大乾神武二年,始皇周歲之禮,其時上擺抓周之物,乃果、筆、弓、金、書、印六物,凡一眾皇子,皆從其中所取。
唯太宗始皇帝,與眾不凡,行事莫測,眼無六物,獨行向前,捉圣皇之手,夯大寶之基!
剎那之間,圣心劇震,滿堂皆驚!
時始皇年只一歲,方知皇家氣運,盡在圣皇一人之手;圣位更迭,只在圣皇一言之中。
故此稚童之舉,暗合帝王之道;此自然之為,實乃天命所歸也!”
——摘自[卷一·章三]
……
“大乾神武五年,逢始皇初次入學,貼身婢女霓凰侍之。
拂曉,未及卯時,自然而醒,霓凰睡中驚醒,詫曰:‘辰時入學,殿下何故卯時自醒?’,始皇搖頭嘆曰:‘天色未明,然我拳拳好學之心已明,大乾今惡敵環繞,我又怎能安心臥榻而眠?’,霓凰當即拜服。
行至道中,內宮至外宮路途甚遠,始皇僅孩提之齡,行此遠程,早已身心俱疲,時霓凰侍奉在側,不忍勸曰:‘道阻且長,殿下年幼,不勝腳力,且容我背負前行’。
始皇大為不喜:‘學府學規森嚴,明令徒步而行,我既心系天下,當為人楷模,以己效之!怎能因不勝腳力,徒惹天下笑之!’
霓凰惑曰:‘雖學府明令禁止,然天下學子,在幼年之時,無不投機行事,見機取巧,此乃常人之舉,殿下何苦為之?’
始皇怒而斥曰:‘荒謬至極!天下人可為之,然我不可為之!此舉雖小,卻能以小見大!此掩耳盜鈴、以葉障目之舉,能欺天下人,可欺我心乎?’
‘我輩君子,豈能行此小人行徑!如此以往,人人以此為榮,視規令如兒戲,視律法如無物,則倫理盡失,國將不國矣!’
言罷,拂袖而去,霓凰慚而退之。”
——摘自[卷一·章四]
……
“大乾神武五年,始皇年五歲,初入學宮,逢太傅鐘邈心有所感,偶有所得,故當眾問曰:‘汝等學子,為何讀書?’,十余學子皆不能答。
時蕓公主在側,直面對曰:‘刻苦奮進,只為以身報國,當死無怨!’,眾學子皆服,嘆其弱女子竟如此勇烈,唯邈搖頭不語,靜待作答,一時滿堂皆寂,無人出聲,不敢應答。
只始皇一人,挺身而出,昂然對曰:‘大丈夫,當為大乾之崛起而讀書!’。
頃刻之間,邈大喜,眾皆驚!”
——摘自[卷一·章七]
--------------------------------------------
「卷二·圣母皇太后本紀」
“班嵐者(字素貞),乾始皇生母,大乾圣母皇太后是也。
班氏本商賈世家,經營百年字號‘班聚德烤鴨’名聲在外,圣母皇太后自小聰慧好學,志向遠大,棄安穩千金之身,求圣皇恩澤雨露。
豆蔻年華經重重選秀,只身入宮,因商賈出身,僅得八品更衣之銜。
然皇太后生性聰慧,相貌姣好,體態豐腴,貴氣十足,于一眾妃嬪中脫穎而出,獨得太極圣皇恩寵,后誕下皇子,擢升三品嬪妃,冊封嵐妃。
皇太后雖為女兒之身,其智計才謀,文韜武略,毫不亞于蓋世英杰!
大乾國師卜漓嘗言:‘圣母皇太后若非女身,當乃世之明君!’
乾始皇趙政每每提及母后,也嘗激動落淚:‘若無母后,則無今日之大一統也!’
大乾永治元年,加尊號為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仁宣弘靖圣母皇太后。
大乾永治十五年,圣母皇太后駕崩,追封謚號為孝睿貞順任敬安肅正和溫誠順天圣母皇太后。”
——摘自[卷一·章二十三]
……
“神武五年,齊王趙拓攜勝而歸,升破亂將軍,加親王爵位,人心浮動,朝野俱震!
逢圣母皇太后與始皇閑聊之中,提及此事,不由而嘆。
‘齊王者,有千古名將之風,實大乾臣民之福!然家有家規,國有國法,自古立嫡不立長,傳嫡不傳庶,此乃國之大計,不可破也!’
‘縱使齊王屢立潑天大功,也萬不可廢嫡立庶,致使皇室自亂,皇族子孫只顧爭權奪名,無人兼濟天下民生矣!’
‘汝雖奉天承運,順應國運所生,實為大乾中興之兆,然非嫡非長,萬不可若齊王一般,動此千古邪念!’
‘至尊圣位,理應嫡系長子所居!汝奮發向學,刻苦奮進,當全力全心,輔佐燕王上位,不可再生二心!’
始皇喏然而應,謹遵母命。
自此力助燕王,未嘗有半點懈怠!
然燕王趙括自知愚鈍樸華,絕無治世之能,又恰逢大乾內憂外患,稍有不慎便遭傾覆之危!
故效仿上古大賢,主動禪位九弟,以求大乾千秋萬代,一統九州!
自此,燕王禪位之舉,自古傳唱,已成佳話。”
——摘自[卷二·章五十二]
--------------------------------------------
「卷五·齊王趙拓世家第三」
“趙拓(字日乾),太極圣皇四子,神武元年獲封齊王,封地齊山郡。
神武五年,齊王大破北狄,斬首數千,俘敵首將突突巖,后班師回朝,大勝而歸!
逢始皇微服民間,遇凱旋之師,其主將英姿勃發,威風凜然,列隊嚴行有度,軍紀整明。
故有感而發,撫掌嘆曰:‘噫噓唏!生子當如趙日乾矣!’
時霍金在側,不置可否,拱手對曰:‘齊王勇武猛烈,戰功彪炳,固實情也!’
‘然老子有云:‘治大國,若烹小鮮’,如若僅有勇武熱血,只知沙場搏命,則必將無以為繼,國力衰微矣!’
‘惟有殿下這般外柔內剛,陰陽相濟,文武兼修,德能并進!’
‘方能御國之方舟,駛于此大爭之世,而不動輒傾覆矣!’
始皇笑而不語,不以為傲也。”
——摘自[卷一·章三十八]
--------------------------------------------
「卷六·魯王趙焉世家第四」
“趙焉(字從心),太極圣皇五子,神武元年獲封魯王,封地魯南郡。
神武五年,齊王趙拓大破北狄,凱旋而歸,太極圣皇龍顏大悅,遂開國宴,以慶大勝!
未及宴始,魯王初見九弟趙政,大感親近,遂執桃相贈,親愛有加,呵護之心溢于言表。
然始皇年雖尚幼,卻心智早熟,不喜旁人以孩童視之。
但心知此乃皇兄一片赤誠,不可言拒,故舉杯笑曰:‘皇兄莫以三歲孩童視之,吾以五歲有余!當以酒待之!’
言罷,捧爵而飲!
滿堂文武百官,見狀無不稱奇,大贊始皇有圣皇之風,大氣磅礴,豪邁不羈!
魯王大慚,感其豪壯,當即滿飲此爵,舉杯相對!
座中無不稱好,嘆其兄弟情深,以傳佳話。”
——摘自[卷一·章四十二]
--------------------------------------------
「卷八·晉王趙勝世家第六」
“趙勝(字沛齊),太極圣皇八子,神武十年獲封晉王,封地晉陽郡。
神武五年,逢始皇初入校場,技驚四座,持軟弓一把,正中晉王靶心,晉王憤懣不已,掩面而逃。
鳳瑤宮內,晉王大談今日之事,倍覺羞辱,然其母姬霜不以為然,反而斥曰:‘大謬矣!吾觀此子,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年只五歲,深藏若虛,動心忍性,此上古帝王之風也!’
‘猶記圣皇當年,以庶子之身成就宏圖霸業,吾觀此子,比之當年圣皇尤甚!’
‘爾生性跳脫,遇事莽撞,日后恐釀大禍,當就此收心養性,追隨左右,以求從龍之功,方可福蔽子孫,延我姬氏百年香火!’
晉王聞言方大夢初醒,深以為戒,自此誓隨始皇,終成大一統之千古偉業。”
——摘自[卷一·章二十四]
--------------------------------------------
「卷九·常山王趙蕓世家第七」
“神武元年,太極圣皇定國號大乾,常山王趙蕓隨始皇帝同日所誕。
其母夜中夢龍,遂懷身孕,生時龍吟陣陣,異光繞室,體有龍鱗遍布,額上生睛,三日方隱,然始皇紫氣充庭,神柱入頂,體有金色,掌生帝紋,更為神異。
故蕓之異像,不為人所知也。
然蕓雖女身,卻志在沙場,自幼習武,英武異常。
自學宮起追隨始皇,浴血奮戰,橫掃八荒,歷四十余載,方平定天下,助大乾開疆拓土,助始皇一統天下,終成千古一帝,遂獲封常山王。”
——摘自[卷一·章九]
-------------------------------------------
「卷十二·關飛列傳第三」
“關飛者(字云翼),三國十大名將之一,大乾五虎將之首也!
其人面色赤紅,髯須密布,擅使青龍寶刀,勇武異常,對陣沙場,嘗單刀直入,取敵將首級于萬軍從中,如同探囊取物!
因甚喜瞇眼,故廣被贊曰:‘關公不睜眼,睜眼必殺人!’
神武五年,逢始皇初入校場,御馬馳騁,英姿颯爽。待人接物,令人如沐春風,心神馳往,關飛心慕甚矣。
后八皇子趙勝欲得飛而不能,心生憤懣,當眾相質:‘中郎將只言白矢之法,不教參連之技,豈非不擅乎?’
飛大慚,面紅耳赤,弓非所擅,無從辯解。
眾人哄笑,唯始皇一人直指對曰:‘皇兄此言差矣!我等年幼尚小,白矢一技尚未精深,如何擅言參連、剡注之法?’
勝嗤笑一聲,仍不為所動,始皇怒而提弓,連射四矢,首尾相連,并成一線,皆中靶心,技驚四座!
‘參連之技,先生早有教我,且更勝我十倍!不教爾等,只怕挫其志氣,好高鶩遠!’
‘汝等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真是可笑至極!’
言罷,始皇拂袖而走,滿座學子,皆緊隨其后。
飛尤感激不盡,幾欲落淚,獨八皇子一人呆怔原地,心中嘆服,羞愧不已。”
——摘自[卷一·章十七]
------------------------------------------
「卷十八·霍金列傳第九」
“霍金者(字凝石),曲陽霍氏長子,官至大乾九卿之吏部尚書。
金為長子,卻非嫡子,實乃庶出,其弟霍銀乃霍氏當代嫡子。
按古例,族長理應由嫡子繼位,然金自幼從學府追隨始皇左右,矢志不渝,未嘗懈怠,助力始皇成就千古帝業。
后被推舉霍氏族長,官至吏部尚書。”
——摘自[卷一·章二十七]
------------------------------------------
「卷二十一·黃善列傳第十二」
“黃善者,始皇心腹宦官也,官至欽差總督西廠官校辦事太監,提督西廠。
神武初年,始皇微服私訪,探察民間,遇宦官子弟當街強搶民女霍氏,怒而止之!
然宦官猖獗,竟持兵對峙,更要在朗朗乾坤之下,當街行兇殺人!
逢時任東廠掌班千戶黃善途經此地,路遇刀兵相持,大惑不解,近而觀之,驚覺乃義子黃良當眾持兇,欲行違法之事!
善怒極,當眾掌而摑之,勒令回府,自此禁足,又以千戶之尊,向微服之始皇懇切致歉,為霍氏女子賠付百金以表歉意。
事畢,始皇對左右贊曰:‘此人行事公義,大義滅親,可予之重任也!’
后始皇嫉宦如仇,清而洗之,宦官上下無不噤若寒蟬,惟掌班千戶黃善幸免于難,未罷反升,擢升西廠提督。”
——摘自[卷一·章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