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銀子足夠多,購置田產當然最穩妥、也最省心的。
但連巧珍哪有那許多的富裕銀子?她還惦記著明年秋季的那場水患,她要帶著銀子,去撿那艘事故船的便宜貨物,借機發財。
那么好的機會,憑她現有的這點銀子,遠遠不夠。
而賺銀子最快的途徑,便是做生意。
如今這種狀況,只能先開幾個食肆。食肆獲利不如點心鋪子和酒樓,但她現在不能太張揚,只能賺這不起眼的銀子。
賺一點是一點吧,誰讓她走背運,吃了官司呢。
她雖然有足夠理由不采納孫氏的意見,卻不能說實話,只好解釋:“我手中銀兩不多,即使勉強買了田產,也不夠安頓這許多人。娘您不用擔心,我有經驗,幾個小食肆而已,不會賠錢的。待我積攢些銀錢,再購置田產便好。”
孫氏張了張嘴,嫁出去的姑娘,終究和在娘家時不一樣。
而且她這閨女,是在外面闖蕩、并成功過的人,她實在也沒底氣指點閨女如何做事。
至于趁著閨女和離之后依附娘家,謀奪她的財物………無論孫氏還是丈夫連茂才,都做不出這等事情。
有道是兒大不由爺,當女兒本事足夠大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
算了,由她去吧,只要那些下人不用連家供養就行。
午間,孫氏第一次試了試被人服侍的滋味。做飯、擺飯、飯后拾掇都不用她操心,而且家里、院子里不太妥當的地方,也被收拾的整齊妥帖。
唯一鬧心的,是孫氏看自家米缸和面袋子時,驚得她狠狠抽了好幾口涼氣,被人伺候的滋味好像也不那么美妙了。
傍晚時分,連巧珍他爹連茂才帶著兩個兒子回來了。
此時,各家都在張羅晚飯,或者在外做事的人也才回家,正在是各自歇息。
于是,連家父子在貓兒巷附近沒遇到熟人,就這么一路走進自家院子
待到進得門來,一眼便看見滿院子仆從衣著的人,當時就嚇了一大跳。
陳婆婆、趙掌柜等人自然知道連巧珍娘家情況,一見這三位進來,就知道是連家正主回來了。剛興起行禮問安的念頭,還沒付諸實施,三位正主就風一樣的卷了出去。
啥情況?
院子里的人面面相覷,難道這三位不是自家主子的父親和兄弟?
不對啊,看年紀,一老倆小,明明就是父子來著。
走錯門還能這么湊巧?
而出去的那三位,更是懷疑自己走錯了門,飛快退了出去。
站在外面,把自家院門看了又看,再打量左鄰右舍……連茂才看看兩個兒子,這是他家沒錯吧?
就在父子三人琢磨是否再進去看看時,有兩個街坊眼尖,遠遠地就揚著手,和連茂才打招呼,并急走幾步,過來搭茬。
幾句話說過,連茂才這才知道,原來他家閨女回來了。
兩個街坊不住嘴的夸她家閨女有本事、長能耐,居然著落的如此富貴。
這倆人全然忘了前段時間,他們也在笑話連家閨女有眼無珠,舍棄了秦老爺家的金龜婿,嫁了更夫的兒子,最后還落了個和離的下場。
今天連巧珍擺出那樣的排場,不但她自己衣著富貴,還帶回來那么多仆從下人,抬回來若干箱籠。
當時的情況,街坊鄰里看見的人不少。三姑六婆們便想過來連家串個門,探聽點新鮮事。
追過來之后才發現,連家的門不是那么好進了。連家院子里進出的人,言行舉止都是一板一眼,看起來竟然比張大戶家的仆人還有氣勢。
被這樣的人看上一眼,三姑六婆們立即打消了串門的念頭,假裝路過,從連家院門口走過,只敢用眼角余光偷瞄兩眼。
而連家婆娘孫氏,竟然也一整天沒出門,只管在家享福了。
日常需要做的買菜、挑水、倒垃圾,甚至于灑掃院子、整理雜物,人們偷瞄后見到的,也是連巧珍帶回來的下人做的。
如今連茂才回來,街坊們這才有機會和連家人說上幾句話,好歹讓大家滿足一下好奇心。
于是,院子外面,連家父子心不在焉的應付著上來攀談的街坊。
院子里,趙掌柜等人也是滿肚子好奇。但連巧珍對他們管教很嚴,探頭探腦這種事絕對不能做。
而外面街坊們熱情的詢問,也成功阻止了他們開門迎接連家正主。
他們當下人的,很會看主家臉色。以連巧珍如此的境況,一定不愿和鄰居多做交流。此時開門迎接老爺少爺,難保那些好奇的街坊們不會跟著進來。
連家父子在外應酬眾多街坊的詢問,也頗感辛苦。
他們這幾日的心情很不靚麗,自家閨女又在這個不靚麗的節骨眼上回來了,太難了。
現在街里街坊的這些人語氣中滿是羨慕,但和離就是和離,閨女這時突然歸家,誰知道發生了什么。
所以連茂才任何實質性的話都不敢說,更不敢往自己家讓人。
好一番口舌之后,遠遠看見胡同深處兩家院門也開了,走出來的人很有過來一湊熱鬧的趨勢,連茂才連忙沖著身邊幾個街坊拱手,一連聲致歉,又給兩個兒子使了眼色,這才退回自家院子。
剛才進來時,父子三人便被趙掌柜等人嚇了一跳。
這時第二次進門,算是有了心理準備,但院子里站立兩排的下人,還是讓他極度不適應,走路都差點兒順拐。
應對著趙掌柜、陳婆婆等人“老爺”“少爺”的問好,連茂才僵硬的點著頭,加快步子,走進自家上房。
連家兩個兒子比連巧珍年紀小,都未娶妻,小兒子今年才十三。不過在古代,這個年紀的男孩子已經能正經做事了。
自從連家接手了易水縣的點心鋪子,連文、連武二人就跟著他們爹,每日去點心鋪子照應。
兩人年紀輕,想法簡單,看到趙掌柜等人的恭謹態度,和對上點心鋪子的掌柜伙計也差不多。
他二人沒有他爹的緊張,沖這些人笑一笑,便緊跟他們爹的步子,進屋去看自家姐姐了。
孫氏和連巧珍一直在屋里坐著,如今夏日,門窗都開著,院子里的狀況都看在眼里。
就像趙掌柜等人猜測的那樣,無論連巧珍還是孫氏,這種情況下,都不怎么愿意和街坊們多做交流,所以也就沒出去招呼。
連茂才進門時,孫氏母女二人已經在門口迎著了。
連巧珍屈膝行禮:“爹您回來了。”
連茂才看著僅一年多不見,但變化很大的女兒,想到今日在縣里見識的熱鬧,心里像壓了塊大石一樣,很是沉悶。
嘴里應了一聲,并不多說,自顧脫鞋坐到炕上正中位置。
連巧珍眉心微動,急忙低垂了眼簾,防止情緒泄露。
她這一年多在外過著當家作主的日子,身邊有了服侍的人,很快就找回上一世很精致、很講究的生活節奏。
就像嫌棄康豪行為粗魯一樣,這時見他爹帶著一身風塵,就那樣脫了鞋盤腿坐到炕上,她很不適應。
好在她還知道她已經是出嫁女,現在又是以和離婦的身份,無奈回到娘家,這里不是她說了算的地方。